慈禧回銮:冠冕堂皇背后的心酸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2年1月,逃离北京17个月的慈禧回到了紫禁城。尽管此时的大清已经残破不堪,紫禁城也被西方人折腾得够呛,连作为门脸的前门楼都被烧了。但是,迎接慈禧的官员们还是尽量把她经过的地方都加以粉饰,能用漆遮住的地方尽量遮住,实在不行就扎上彩缎,再不行就整一座纸糊的楼阁。慈禧喜欢的颐和园虽然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回也一一修复,整了几件古董装饰物摆在那里。
  总而言之,官员们要让慈禧感觉,北京还是她逃走前的样子,庚子之變仿佛没有发生过似的,这自然也是慈禧的意思。同时,大清也要自欺欺人地让百姓觉得,皇帝和太后只是西狩了一次,即去西边打了回猎,所有的耻辱都被风吹走了。这让冷眼旁观的西方记者觉得很滑稽。他们知道这是大清的规矩,源于传统,但他们奇怪大清怎么总是抓住自己传统中特别荒谬的东西不放——大清都混到这个份上了,还要装样子硬撑。
  当然,慈禧心里不是不明白。她声势浩大地回銮之际,在不远的东交民巷的使馆围墙上,就有大批西方人在看热闹。那里跟她逃走时不一样,已经有了几支颇具规模的外国军队。因为义和团事件,《万国公法》规定的“外国使馆由驻在国保护”的条款已经不适合大清。使馆驻军已经赫然写入《辛丑条约》。只要再有什么意外,这些外国军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冲进宫里,把慈禧抓出来,就算她侥幸逃出北京城也有危险,因为从天津到山海关一线都有外国驻军。
  人们总说大清是半殖民地。其实,这个半殖民地到庚子之后才真的名副其实。从那以后,大清的事只要跟国际事务有关,不征得公使团的同意,就不可以做。
  在庚子事件中,由于慈禧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的言论,于是对八国宣战,从而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导致多数西方国家恨死慈禧了,因为他们国家的国民差不多都有在事件中死掉的。所以,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慈禧。但出兵最多的俄国为了自身利益,力保慈禧地位不变。由于俄国人的坚持,其他国家也就作罢了——犯不上跟俄国人翻脸。为保住慈禧的地位,大清付出的代价不菲,俄国人就此赖在东北不走,一直拖到1904年,日本人觉得危及了他们在东北的利益,才跟俄国人打起来。
  慈禧回銮,金碧辉煌的形式是可以挽回她面子的唯一途径。不管臣民怎样看,至少在部分愚民心中,慈禧还是太后,有她在,大清就没倒,那些愚民还有指望。其实,如果换掉了慈禧,此后大清的新政可能做得更好,但能换人的力量只有西方。由于众口难调,加上有一个保守刁蛮的俄国挡着,换人自然是不成了。至于改成什么样,怎么改,西方在意的人并不多,只要别再起义就行。回銮之后的清廷闭口不谈庚子之耻,又有谁在乎呢,只要他们没把这个耻辱说成是自己的胜利和光荣就行了。
  编辑/羽川
其他文献
1101年正月,辽天祚帝即位。一天,闲得无聊的天祚帝来到贵族耶律挞葛的府邸,遇到了其妻妹萧瑟瑟。天祚帝立刻被这个既聪慧娴雅又貌美如花的女子吸引了。刚刚即位的天祚帝踌躇满志、气宇非凡,也让情窦初开的萧瑟瑟一见倾心。天祚帝马上将萧瑟瑟带回了皇宫,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这个意外邂逅的女子。  入宫三年后,萧瑟瑟被正式封为文妃,成为天祚帝四位有封号的后妃之一。不久,萧瑟瑟相继生下了儿子和女儿。两个孩子的出生让萧
罗马街头有位男士化装成油画质感的凡·高,旁边的女士则扮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意在纪念伟大画家,引发众人围观。其实卸妆品牌可以赞助一下,洗净这么厚的油彩也是要实力的。  浙江某渔村因交通不便导致居民集体搬迁,沦为一座被藤蔓覆盖的“空城”,如今变成网红景点,号称“最美无人村”。所以,大家究竟是去旅游还是去探险?  在深圳举办的“凤凰花嘉年华”艺术节庆活动中,一座透明的充气城堡广受关注,人们不仅可以攀
“绍兴人,在北京生活过十多年;个性强毅好斗,擅长骂人,能骂到令人镂心刻骨;喜歡文艺、文笔优长;数十年坚持记日记,一直记到临死前一天。”读了以上描述,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此公是鲁迅,其实也可一字不差地用来描述他的祖父周介孚。  周作人说祖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脾气乖张、极善骂人,上至皇帝老子,下至子侄孙儿,都被他骂遍了。他骂起人来,“明示暗喻,备极刻薄,说到愤极处,咬嚼指甲嘎嘎作响,乃是常有的事情。” 
那天,唐太宗准备去未央宫散心。可就在官道旁深密的草丛里,一个人正带着刀静悄悄地望着唐太宗的车马。  历朝法律都规定,皇帝每次出巡都得有官员净道,沿途不许有闲杂人等,以免有亡命之徒刺杀皇帝。偏偏这次,羽林军没有仔细检查路边的情况,直到那人手中的刀光映衬着阳光射入车内、惊动了唐太宗,护卫车辆的侍卫们才立刻抓獲那个人。  原来,那个人并不是刺客,只是正好路过此地,远远看见羽林军大队人马过来,吓得不敢动,
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僧侣们终日修行,倒不是庙里藏了个黄金屋,他们需要防盗的宝物是书。在当时,书的制作成本和今日完全不同。一本书的每个字全靠手抄,抄写员需要长期坐在一个毫无人体工程学可言的小凳子上,借着自然光来抄书。尽管那时也有蜡烛,但火烛给书籍带来的风险让他们宁可选择在白天工作。  在14世纪写成的一本《圣杯的历史,圣杯的任务和亚瑟之死》中,有一幅图清楚地描绘了抄写员的工作環境。抄写员一手拿笔,另
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二月,驿道上尘烟滚滚,一辆载着钦犯的囚车由士兵押送,日夜兼程地从湖广奔向京城。  那个钦犯的刑枷上贴着封条,看模样是个十四五岁的官宦子弟,他的脸色略带焦虑,但仍遮掩不住一丝喜悦与激动。  早些时候,年仅31岁的明武宗在南巡金陵的途中病逝,没有留下子嗣。临终时,他采纳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的建议,立下遗诏在各地王子中选出一位继承大统,并规定“先抵京者接帝位”。  这道
《子不语》中载,济南有个富翁,非常抠门,人称“老铁”。有一天,老铁心血来潮,找来媒人,说想讨一房小妾,不过要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美的女子”。媒人觉得十分好笑,但也只好答应。过了不久,还真让媒人找着一个,带过来给老铁看。那女子声称不要彩礼,只要管她衣食充足便够了。老铁一听大喜过望,又见女子生得十分漂亮,对她颇为宠爱。  有一天,小妾给他劝酒时顺口说:“相公如今年事已高,收揽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生不
两百年前的医生,做手术的要訣就是一个“快”字。英国医生罗伯特·李斯顿被誉为“伦敦第一快”,他做截肢手术的最快纪录是28秒。为什么李斯顿的动作这样快呢?因为当时没有麻醉术,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他不得不这样做。  不过,即使医生这么卖力地做手术,麻醉术的缺席还是使外科手术的发展长期止步不前,直到乙醚的出现。  1842年,毕业于美国某口腔外科学院的威廉·莫顿开始了自己的牙医生涯。他的专长是镶牙,在镶牙
那年十月,霜叶渐染,落木萧萧,武当山的山道上走来一老一少。  老的那个是我的太师父张三丰,从武学、辈分、名望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第一人。  大家都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可我觉得他只是百年难遇的死肥宅。自我出生,太师父就不曾出山,平日里就是闭关练功,一闭关就是三四年。他练功的时间,加起来比其他门派掌门人的命都长,这样的人就算没什么天赋,也很难不是天下第一。  但一个多月前,他带着五师叔的孩子张无忌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代表作主要有《奔马图》《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  其中《奔马图》中,徐悲鸿以墨色勾勒了马的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画面上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而且,马腿上的直线虽细,但是劲而有力,如钢刀一般,马的腹、臀、鬃、尾等部位的弧线也很有弹性,富于运动感和立体感,仿佛随时会冲破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