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来源 :煤气与热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数值模型,采用FLUENT对制热工况下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运停比、岩土热导率、地温梯度等因素对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的影响。岩土热导率为2.5 W/(m·K),地温梯度为0.03℃/m条件下:不同运停比的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相同供暖期,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由大到小对应的运停比顺序为8∶16、12∶12、16∶8、24∶0。地温梯度为0.03℃/m,运停比为24∶0条件下:不同岩土热导率的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相同供暖期,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随岩土热导率的增大而增大。岩土热导率为2.5 W/(m·K),运停比为24∶0条件下:不同地温梯度的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相同供暖期,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随地温梯度的增大而增大。间歇运行可使岩土得到有效热恢复,增大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其他文献
项目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引领学生围绕与现实世界相关的项目开展研究,经历选择研究题目、设计研究方案、项目研究实践、交流评判结果和项目总结评价等一系列探究式学习过程。本文结合国外项目式学习案例,介绍了教师和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分工,并分析了案例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桥在使用过程中,箱梁的腹板、顶板、底板、横隔板、桥面铺装等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削弱了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结合部颁通用图分析认为,上述病害的产生与箱梁板件厚度、横隔板设置、保护层厚度、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锚固构造、普通钢筋配置、施工质量以及超载等因素相关。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引桥及接线桥为背景,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少相关病害的出现。以通用图中2
项目教学法是美国等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强调学习的多元、开放,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本文通过观察与分析美国教师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过程,提出可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借鉴的启示与思考:PBL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内驱力,也有助于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宽度和深度,还有助于创设语言习得的微环境,培养合作学习习惯,甚至能开拓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空间。
我国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约75%~95%)患有乳糖不耐受症,严重影响牛乳及乳制品的推广。利用乳糖酶生产低乳糖乳及乳制品是解决乳糖不耐受症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乳糖酶在食品和乳制品工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生产乳糖酶就必须解决目前乳糖酶单位产量低、胞内酶生产复杂、适应范围窄等问题,以满足工业生产多方面的要求。 本论文对来源于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的乳糖酶基因lacO进行
受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知识所限,马克思所设定的假设前提也会存在偏颇,并由此导致整个理论体系潜含了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缺陷。例如,基于完全竞争这一假定,传统劳动价值论发展了等价交换规律,由此也产生出李嘉图二难困境;进而,为了解决这二难困境,马克思经济学提出了劳动力和生产价格等概念,由此构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问题在于,作为传统劳动价值论之逻辑前提的完全竞争这一假设是不现实的,由此展开的
“圆”这一单元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板块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于圆的面积推导的学习,相比直边图形的面积推导要困难许多。课程标准这种对圆的面积的学习目标的要求是“探索”和“掌握”——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是要求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探究,发现圆与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存在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找到探究的方向和思路,获得理性、严谨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任务量表”,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技术得到一定的进步与完善,并因自身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市场各行各业中,机械制造行业也不例外。机械设计制造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对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智能化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鉴于此,本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个行业都以极快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中以建筑行业做出的贡献最为卓著。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的建设的基础,国民的满意度与需求才是它长久发展的基础。我国国民对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质量要过关。由此看来,对建筑工程来说,强化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采取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的“灵魂”,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
目的探讨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测定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7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儿童的心肌酶谱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常有心肌酶升高,可能合并心肌损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8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和心脏X线的异常表现,了解其检出率,分析其差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14年1月临床确诊的18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分析治疗前的心电图并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心电图检出率与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检出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