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拉祜山石刻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沧江,一条母亲河,带着青藏高原雪山的寒冰净水穿越广袤的土地,以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古往今来多少天地间的生灵,将历史的沉重注入浩瀚的太平洋。
  澜沧,一个以大江命名的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境内五山六水交错,高山峡谷纵横,史称“拉祜山”。
  远古的澜沧江水流经远古的拉祜山土地,便在这四季如春的家园里滋养着一群远古的生命,这生命里有树木、花草、牛马、虎豹、鸟雀、游鱼,还有我们人类祖先中的一支。我们人类祖先中的这一支,与大自然中这些平等的远古生命相处、相依、相搏斗,以他们的智慧战胜了周围危险与恶劣的环境,用他们的双手在高山巨石上刻磨出各种脚手印记或符号来向神祈祷。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几千乃至上万年后,这支远古的人类祖先们有可能消失了,或者他们又以某一种方式存活在人世间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只是在偶然的机遇下发现了高山丛林中磨刻在巨石上的脚手印记和符号,也就看到了属于这些脚手印记和符号中的一部分的拉祜山石刻。
  2005年5月19日,我和助手李华强在云南省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上南美寨挖掘出了第一个石刻——南美1号石刻。石刻是一只长两米多的人手掌印记,当地人传说为“仙人掌”。正是这只来自远古时空的手,在我第一次看到它后便一把将我拉进了那个远古的世界——历史遗留在澜沧江畔的古老文明中。在此后的6月1日至9日,我们又先后在澜沧县境内大山乡和富东乡的9个地方找到了10个石刻石头和一处古人类生活遗址。
  
  传说中的仙人掌
  
  在澜沧县大山乡南美村有一个传说。过去有一位仙人赶了很远的路,十分口渴,但一路上又找不到可以喝的水。当他来到南美大山上,看到山下奔腾的澜沧江水时,便急不可耐地一手按在南美大山的一块石头上趴在江水中喝水。由于太用力,仙人走后,他的手掌印在了石头上。
  传说归传说,但石头上的“仙人掌”确有其事,它就是我们找到的南美l号石刻。只是它并非哪位仙人的手掌印,而是古人磨刻在石头上的人手掌印记,是一种原始图腾的标志。
  南美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600厘米,宽380厘米,高260厘米。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中,北部有女性生殖器特征;石刻平面朝向天空,有人为加工迹象,为不规则边沿。人手掌印记东西走向,手指指向东方。拇指上指甲长出手指部分长16厘米,为二次刻磨而成;人手掌印记应为右手。手型与现代人相似,但关节部位突出,手指指端较粗。拇指骨节突出,指甲粗长,与手掌相连处的关节较为奇特,两者间的分裂线长而明显。手腕与手掌之间形成一定的转折角度。手掌部位有3处凹陷,应是后期风化所至。
  
  哈叠箐令人费解的印记
  
  在富东乡那东村下丫口寨哈叠箐近60度的山体斜坡上,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头与其周围的石头组成了一堆酷似女性上半身的石头群。那东1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最上方,石头顶部东端有女性生殖器状石刻,朝天石平面上共有石刻印记8个,2个类似人类脚印记,6个为不明印记;那东2号石头处于石头群的左下方,朝天石平面中央有3个不明印记,最大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最小一个长20厘米,宽14厘米。形状与那东1号石刻中的不明印记相同。
  根据那东村下丫口村民讲述,当地人传说石头上的石刻印记是拉祜族先民扎努和扎别踩下的。我曾经在澜沧某地看到过与此相类似的特殊的人脚掌,随行的时任富东乡副乡长自强也证实曾经见到过相类似的人脚掌。这使我们对那东1号和那东2号石刻上的不明印记产生了更多的猜测——这种不明印记真的是人类的脚掌印记吗?它真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吗?如果它不是人类的脚掌印记,那它又是什么呢?
  
  阴兵山上的神灵们
  
  传说富东乡小坝村大平掌寨的阴兵山上住着许多神灵,他们在特殊的日子里从天而降,又在很快的时间里返回天上去。在过去的年月里,附近的地主土豪如果要出兵打仗,必要请麽八(通神的人)到阴兵山上请下天兵天将(俗称阴兵),以求上天的相助。或许因为阴兵山是神山,所以时至今日,当地的老百姓依然没有几个敢到山上去的。如果哪家的人因为“碰撞了神灵”而生病,必要请麽八到神山上去做一翻法事。
  老百姓为什么对神山有那么多的恐惧,他们为什么会认为神山上住着神灵呢?原因就在于山上有一块刻着人类及各种动物脚手印记的石头。在他们看来,那些没有几个人见过的神秘印记正好成了阴兵们从天而降的最有力证据。
  据当地的麽八传人介绍,山上的石头原本有两块。一块为男性,全貌似人体直立,石块中部有明显的男性生殖器状石柱,为人工磨制后组装而成;一块为女性,有人、牛、马、虎、豹、鸡等的脚手印记。解放初期,直立的男性石头在一次雷雨中遭雷击粉碎,就剩下了这块有各种印记的女性石头。当我们用树枝和小棒在高山丛林中找到这块传说中的石头时,它的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近30厘米厚的腐烂树叶。
  小坝1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520厘米,宽290厘米,高290厘米。南北走向,南部埋于山体,北部露出地面:石刻平面朝天,接近方形,长520厘米,宽290厘米。石头上石刻目前已确认的有36个,包括18个人类右脚掌印记,10个人类左脚掌印记,3个牛马等畜类脚手掌印记,5个虎豹等兽类脚手掌印记。另有一处疑似鸡脚的禽类脚掌印记。石刻印记尺寸最大的为人类脚掌印记,全长30厘米,石刻印记在石头上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处于石刻平面最南端的石刻印记为深度磨刻,呈洼陷状,所处位置稍高于整个石刻平面,略占整个石刻平面的5%,内容有人、畜、兽、禽(疑似)等各1个;其他石刻为阴刻线条刻纹图案,散布在除最南端石刻印记位置以外的整个石刻平面,内容为人、畜、兽类等足印记。
  
  水沟边的神秘符号
  
  处在富东乡小坝村小坝河1日寨田水沟上方一块刻满花纹的石头就象一位慈祥的老人,他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似乎只那么一坐就坐了几千年。放牛的孩子在他的上面玩耍、跳跃,耕田的农夫到他的上面休息、吃饭,但它永远只是微笑着。
  小坝2号石刻:全石出土部分长390厘米,宽300厘米,高120厘米。石上布满人工刻制的花纹图案,主要由点、线、圆圈、方块组成,但大部分已经模糊,辨认起来有一定困难。图案中有类似牛蹄、鸡爪、人脚、庄稼、花朵等样式,但准确图案及其具体含义有待更进一步地考察论证。
  
  大石房地的传奇
  
  大石房,因大石头下面可以容纳多人遮风避雨而得名。
  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一群远古的人们刚刚击退了一只猛虎的袭击,紧张地向前转移。探路的几个人手执木棒和石块,几双犀利的眼睛同时向四下里急速地来回搜寻着。就在离他们不远的身后,只见几个人的身影在树丛里躲躲闪闪,看到没有什么危险才跟了上来。他们身体向前弯曲,没有任何的穿戴,皮肤上长着长毛,几乎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执着石块。
  他们翻越山梁,沿着澜沧江的水岸来到一条溪流,之后顺着溪流来到了大石房地。当他们看到大石房地有高大的树木可以遮风,有丰富的浆果可以采食,有巨大的石头可以避雨,有清清的溪流可以饮用,于是留了下来。他们找来各类顺手的石块做工具,用石器砍下树枝做武器。男人狩猎,女人采浆果,生活在原始的大石房地丛林里。为了祈求神的保佑,保佑出生不久的孩子平安长大,保佑不要失去这块新的领地,他们在巨石的朝天平面上磨刻了人和兽的脚手掌印记。在他们看来,石头是神赐予人的特殊之物,而处在高山之上的巨石又是能与神相通的。
  时间向后推移了几千年或上万年,一直推移到2005年6月9日的中午。一群使用着手机和摩托车的新人类来到了大石房地,他们看到了磨刻在石头上的脚手掌印记,从大石房的下面挖出了石器工具,并把这里称为大石房古人类生活遗址。
  此次从大石房遗址初步发掘出石器工具39件。其中石铲1件,石斧l件,石锄1件:砍砸类石器6件,削割类石器2件,盛物类石器2件,锥形类石器5件,带光滑洼槽面石器4件,投掷类石器14件,其他3件。
  
  历史的回音
  
  沧海桑田,世界变迁。澜沧江,拉祜山,两者交汇于浓雾深锁之下隐藏了不知多少秘密。我有幸看到了澜沧拉祜山上历史遗留下来的远古石刻,听到了澜沧江畔于今跌宕缠绵的远古回音,便尽力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存在的真实。根据民间的口头流传来看,被附加了浓重迷信色彩的原始时期石刻在滇西南澜沧江流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但直至目前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实证考察。
  
  责任编辑 王 凯
其他文献
质疑与认同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不经过质疑的认同实际上是对权威的盲从与屈从,是缺乏主体性人格的表现。通过质疑,对事物比较、分析、判断与选择后的认同,才是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
在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中,老产品改型已成为主要方式之一。根据用户的要求,有些产品在其基本结构不变或较少改变的情况下,对其设计略加改进就能满足用户需要的某种特殊功能而成
杜月笙是旧中国最主要的帮会——青帮的头目,上海滩的闻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几乎左右着上海的局面,所以一直到今天,他的故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被人们编成小说、传奇、电影、电视,谁也弄不清那些故事是否可靠,而那些仅是故事和演义而已。本文介绍杜月笙在上海的几处住宅。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浦东高桥一带,家境十分贫寒,13岁时就只身到上海谋生,在十六铺的一家水果行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青帮头子陈
《访问典型的小说家们》中的小说家们堪称文艺界的典范,于他们而言,没事儿养养猪,捉捉蜜蜂,甚至非常具有行为艺术地坐一段时间的监牢,才是写作的正途。原来小说不是构思出来
南诏铁柱古称天尊柱,位于当今云南省弥渡县城西北约5公里的铁柱庙内。它是我们研究南诏历史及唐代冶炼技术的第一手重要实物资料,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铁柱,于1988年
杆秤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制造的称量工具,在我国从古至今,杆秤都被广泛地使用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已被电子秤等现代称量工具逐步取代,只有一些流动摊贩还在使用它.下面
一位司机朋友对我讲过一个笑话:一次,他到安徽淮北市出差,因道路不熟,在一个十字路口走错了路,被交警拦下:“违反了交通法规就必须接受罚款,看你态度好,就罚你‘勒拾’元吧!”我朋友一
“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奥林匹克的口号,也是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强大的动力,也需要特殊的材料.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轮船,要想获得更大
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且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评判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样式、多种方法,竞争与开放并存。真正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