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人文性”教学的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追求较高的考试分数,很多教师都将作文写作机械化,通过为学生总结每一类作文写作的特征,让学生在写作中套用模板。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作文徒具外表,不具内涵,缺乏本应体现的人文精神,作文缺乏“灵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会造成学生在长期的模板套用中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作文兼具外表与内涵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拓展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量
  增强小学生作文“人文性”应该从拓展学生阅读量开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情感表达,体会作品所体现的文化特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多让其去阅读一些文学或者历史题材的内容,在文学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历史题材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推荐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要选择难度适当的作品。很多文学或者历史方面素材对文学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小学生由于各方面能力较弱,理解起来会相对困难。所以,教师在选择文学材料的时候要选择语言相对容易理解的,在选择历史作品的时候可以多选择一些有关历史人物的小故事,这样能够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并且,在学生阅读完这些作品之后,教师要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为学生解释相对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每周布置一篇阅读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然后每周课堂上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谈论阅读体会,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针对目前小学生作文追寻套路,脱离生活,缺乏情感,缺乏人文性的现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用心体会周围事物,使自己的作文内容能够更加灵活生动,体现人文性。首先,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就要从生活着手,多让学生去描写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放学路上见闻”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表述自己在放学路上遇到的新鲜事。在作文的引导下,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就会留心观察周边事物,发现更多的素材。其次,教师要注意多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组织学生就作文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的时候要注意多对学生的细节描写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作文在细节描写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同时,挑选一些细节描写比较充分的学生作文,让学生对照优秀作文进行浏览学习。
  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创造想象
  培养学生的人文性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言,让学生在发言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去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基于培养学生人文性的目的,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文章思想感情,中心思想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三个儿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多去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主人公在各个阶段的内心活动,情感流露等问题。并在分析完人物情感之后,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在体会作者表达意图以及作品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明确这一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强加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可以对答案给予合理的解释,教师就应该对学生予以鼓励,认真思考学生的答案,考虑学生意见的合理性。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展示细腻的情感,使文章情节更加动人。
  四、利用媒体设备技术,营造课堂人文情境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也要充分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人文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挖掘文字的内涵,在作文中更好地应用。教师在授课中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图文并茂地展示某些难以理解的词汇或者内容。例如,在学习有关景色或者自然现象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模拟演示让学生有更加清晰地认识。在学习《日月潭》《桂林山水》这些课文的时候,由于小学生很少去过这些地方,所以难以想象作者所描写的景色,也就无法感受风景之美。但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放映这些地方的图片或者是宣传片就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人文修养。
  由于长期落后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并非一件易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渐进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不断挖掘学生潜力,不仅教师自身要转变理念,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意识,改变过去单纯听老师表达观点,布置任务的习惯,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在一段时期內的成果的检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进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潜力测评的一个主要依据。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共同发展,本文将对教学评价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关键词]  小学 语文 教学 评价 思考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按照一定的
企业文化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被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普遍认同和倍加推崇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这种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就成为了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以人为本,用文
【摘 要】  朴素是事物原始的、本色的、未经修改粉饰的那种特色。因此,他虽不浓烟华丽,却正因此显得本真,显得自然、纯正。朴素的文学作品尤其如此。因此,具有朴素美的作品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朴素美 语文教学 境界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作文中堆砌词藻,半通不通,片面追求语言的华丽。还有的同学编织离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