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开发之我见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
  动课;课程资源;生活;本
  土;家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66—0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那么,如何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选准选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种有益的尝试。
  一、贴近学生生活,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1.以时间定选题。很多特定的时间是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时机。如,端午节前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教学生包粽子、绣荷包等;临近国庆节时,教师可以以《祖国生日》为主题组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历史、祖国各项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春节前夕,教师可组织学生了解春节习俗,搜集与“年”有关的诗词,学做年夜饭,安排年节期间的日程等。
  2.以空间定选题。学生熟悉的生活空间里,有许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话题,从家到学校,从公交车到院落社区,到处都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笔者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结合学生的需求,安排了《交规我知道》《校园设计》《家中隐患知多少》等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二、依托本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其包括宗教、风土民情、民间俚曲、礼俗好尚等众多内容,对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而言,是一座永不枯竭的宝藏。
  1.以地方特产为资源,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上《特产展示会》这一主题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的特产,并将学生带来的特产自由分组展示,包括“百合组、牛肉面组、酿皮组、灰豆组”等。很多学生主动拿出自己的特产邀请同伴品尝,并为同伴介绍特产的特点,神情举止中带有浓厚的自豪感。学生通过观察后,不但了解到特产的制作过程、相关故事及其味道,而且促成了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了自主合作学习,为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
  2.以本地名人名品为资源,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通过《兰州名人》《兰州名片》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兰州,了解兰州”。活动中,学生寻找兰州名人、拜访兰州名人、收集有关兰州名品的资料、练习刻葫芦、练习剪纸、游览名胜等。学生通过汇报调查结果,了解到本地的名人、名景、名品。
  三、发掘家长资源,打造别具一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家长是一个社会群体,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从事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技能,是一本“百科全书”,是重要的“资源库”。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能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活动组织形式更活跃、多样化。如,六年级在开展《茶文化》主题活动时,笔者就曾邀请一位家长来学校作义务教师,为学生现场表演茶艺,冲泡并讲解有关茶的知识。学生看着茶叶在水中翻腾,品尝着各种不同味道、不同颜色的茶水,听着家长讲述有关茶叶的故事、制茶方法等,使得课堂教学趣味盎然。
  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本”课程,这使得师生摆脱了“文本”的束缚,给师生开发课程资源以更大的空间。但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又对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只有有意识地拓宽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才能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落实综合实践课。
  ?笙 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正月初四,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派出所吗,我十岁的儿子不见了!”  “怎么不见的?”  “我们把他的压岁钱要过来,他就跑了。”电话那边的母亲着急地说。  半小时后,我们在马路边找到了离家出走的小男孩,并把他送回了家。关于压岁钱的归属问题——让我们也犯了难。不过,大家还记得小时候你的压岁钱哪儿去了吗?(周海)
初二那年,我们接触了物理。刚开始我学得还可以,还当了物理课代表。但后来老师讲课速度太快,我根本消化不了,到初二结束时,关键的力学部分我还是基本上什么也不懂。  上初三了,我们换了物理老师,这位女老师有50多岁,青丝中略有一些白发,她简单做了自我介绍,说了一些勉励同学们学习的话后便开始讲课了。她讲课的速度是一堂课一小节书本的内容,讲得很快。有一次,由于上一节课时电铃出了一些问题,拖延了下课时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