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文学成就乐音之美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的美离不开美术与文学的想象,本文就这一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 美术;文学;音乐
  
  弹琴需要两只手,指挥需要两只手,就是唱歌,也需要两只手来协助传情达意——一只手伸向美术,一只手伸向文学。 
  音乐是有形象的,不但演奏演唱者心中要有形象,就是听者,心中也必须有形象。当演奏演唱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听者心中的艺术形象相契合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产生。《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就是演奏家心中的艺术形象;钟子期的“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就是听者心中的艺术形象。只有“善鼓琴”和“善听”两“善”结合,才最后完成了一首乐曲。否则,就是对牛弹琴,音乐的魅力无从产生。 
  音乐教师要想塑造好艺术形象,必须懂美术,有美术家的眼睛。傅雷是音乐的行家,也是美术的行家。在分析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他说:“这爱娇的来源,当然是脸容的神秘,其中含有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音乐上一个旋律的片段,两拍子,四音符,可以扰乱我们的心绪以至不得安息。它们能唤醒隐伏在我们心底的意识。一个声音在我们的灵魂上可以连续延长至无穷尽,并可引起我们思想与感觉的颤动。在音阶中,有些音的性质是很奇特的。完美的和音给我们以宁静安息之感,但有些音符却恍惚不定,需要别的较为明白确定的音符来做它的后继,以获得一种意义。像音乐家们所说的,它们要求一个结论。不少歌唱家利用这点,故意把要求结论的一个音符特别延长,使听众急切地等待答语。所谓‘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就是在这恍惚不定的音符上。它呼喊着,等待着个别音符的应和。这呼喊即有销魂的魔力与神秘的烦躁。蒙娜丽莎的脸上,不就有这种潜在的力量,与音乐上飘忽的旋律同样的那种神秘性吗?” 
  你说这是谈音乐还是谈美术?是从音乐中谛听出了美术的奥妙,还是从美术中领悟到了音乐的神秘?我们只能说这是音乐形象和美术形象的完美结合,听觉艺术中的音符和视觉艺术中的线条交融在一起,音中有画,画中有音,音和画共同铸就了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
  光有美术家的眼睛还不够,因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塑造形象,更重要的是分析讲解形象,要与学生“知音”,启发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形象,并进而也能塑造形象,所以,还必须具备文学家的嘴巴。 
  朱自清在散文《歌声》中说:“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默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在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油腻可爱了。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他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他们的尘垢,他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他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你说这是文学还是美术?是文学还是音乐?朱自清先生用各种各样的图画,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感觉,来为我们阐释“三曲清歌”,我们尽管没有听到那“三曲清歌”,通过朱先生的娓娓道来,我们也依稀感受到了歌声所塑造的优美艺术形象。我们虽然不知朱先生的歌喉如何,但我们坚信,假如让朱先生来教学生这“三曲清歌”,经他这一番描述,学生的心中肯定会比较容易树立起音乐形象的轮廓。 
  鸟有双翼,才能飞高;车有双轮,才能驶远;音乐教师必须有两手——一手抓着美术家的眼睛,一手抓着文学家的嘴巴,既能自己塑造形象,又能给学生建立形象——才能在自己的艺术天空中翱翔得更高,更远。 
  所以,我建议:音乐教师最好在自己的钢琴上放几本世界名画,弹累了,唱累了,看看花,看看树,看看山,看看水,花树山水都是音符;在自己的枕边放几本名家散文或诗歌,睡前醒后,品品文,吟吟诗,诗词文句皆有乐谱。如此,你就不单单是个音乐教师,而有可能成为一个音乐教育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的全新挑战下,高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合理的结构,过硬的业务能力,健康的身心,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等基本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以便更好的履行职责,培养出众多的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素质提高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是21世纪全新挑战的时代,在时代挑战
期刊
摘要:工程量清单(Bill of Quantities,简称B.o.Q单)报价,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投标报价方式。国家建设部发布的第119号公告,批准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为国家标准,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素质教育对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我们在政治学科中尝试了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合作修改教材,现从测试的宗旨和基本要求、测试功能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考试制度;合作性;政治学科;修改教材 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将会涉及到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是考试制度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总的来说侧重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对于学生求知能力、实践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县级机构改革给基层文化市场稽查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如:编制问题、经费问题、人员素质和执法质量问题。  关键词:县级机构改革;编制;经费;人员素质;执法质量    随着文化市场20年来的不断发展,各地稽查机构的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从整体来说,发展的步伐不快,而且始终没有树立起应自的法定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
期刊
摘 要: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不仅具有专业技能,同时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这就要求学校要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举。教师,尤其是会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应注意培养个人人格魅力。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师;人格魅力;学生素质; 影响    在越来越法律化、规范化的社会,会计不仅应具备专业能力的素质,更需要具有
期刊
摘要:我国个人教育收益率在经历了脑体收入相对倒挂的低收入阶段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年提高,论文从新就业人员的教育收益率角度做了实证研究,并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沿革等角度分析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教育产品的供给、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就业观念等三个因素对当前个人教育收益率提高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个人收益率;对策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环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国的教育研究主要是科学和人文两大范式的争论,以复杂科学为代表的新理论将改变教育研究范式的这种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的综合性研究范式,回归到符合中国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人文;复杂性;综合;传统    一、中国教育研究概况  伴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开始了有意识有系统的教育研究。从早期生搬硬套的“目的——方法”为思维特征的教育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举例说明了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几种反映。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无不打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烙印。文化是一个包罗
期刊
摘要: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被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客体。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学生主体性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教学观也受到了正面影响。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教学观     文章虽然谈的是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性问题,在这里我想就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作以简要回忆。时下国内外教育学者们对传统教育的持续时间界定在:从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到19世纪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困境和有利环境以及实践情况,指出中小银行的发展必然要立足于中小企业,并且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发展    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自此起步。这些银行历史包袱轻、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经营效益好,在近20年里,已成为银行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