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就应该简简单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要生动,要精彩,内容挖掘之深奥,教学设计之花样百出,让人感到实在是高不可攀,致使语文课给我们的印象是高高在上而又浩瀚无垠的,它如漫天繁星让人不知最亮的是哪一颗;它如雨后春笋让人不知道最壮的是哪一株;它如弱水三千让人不知该取的是哪一瓢。我想要的语文教学是简单的语文教学,在简单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语文爱好者,教师对于语文乐在其中,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走进扎实而快乐的语文教学中。在多年的学习与锻炼中苦苦探索,我找到了简单教语文的答案——抓住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扎扎实实而又简简单单地教学。
  一、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低段的教学重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呢?
  1.在识字方法上,不求多多益善,只为精益求精。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无怪乎这几种:①多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产生定位联想,进而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②与熟字联系:通过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和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不但认识新字,还对学过的旧字进行复习巩固,更区别形近字,可谓一举多得。③生活中识字:这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学习理念,它应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甚至是终身。记得一次教研活动中《画风》一课的生字有六个出现在文中小朋友的名字里,在教研员的建议下,我在巩固识字的环节,设计了换词认读旳练习,巧妙地将授课班级的小朋友名字打在课件中,这样不但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巩固生字,让他们产生识字很有趣的积极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欲望。
  2.在识字巩固上,不必将学生能否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生字的标准。只要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对于识字的考查要基于这个理念设计,比如换词认读。
  3.在写字教学中,要加强指导。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重视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的培养,保证写字的时间和写字的量等。
  二、重视阅读能力培养
  “低段的阅读教学弄得那么麻烦干什么?”这是教研员在指导教研过程中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一篇课文几百个字而已,何必分析来分析去,折腾出那么多的彩儿呢?通过多次参与教研活动,我对低段的阅读教学到底抓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1.抓朗读指导。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情入境地读。
  2.抓主线问题。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覆盖面大、有思考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边读边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合作交流,在交流中避免泛泛地分析,主要引导学生读课文找答案,做到以读代讲。另外,从此次教研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主线问题的确立是有法可依的。前两节课的主线问题均来自课题质疑,第三节课则来自中心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课后问题设计。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帮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展示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这样课堂上学生才会有智慧的碰撞、精彩的生成、惊喜的呈现。
  三、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另外,只有在低年级为学生打好识字、学词、说句的基础,学生有了丰厚的语言积累,到了高年级才会厚积薄发。因此,培养低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不容忽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何落实呢?教研中也有很好的示范。如:《画风》导入环节对诗句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说带有风的诗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识字巩固环节扩词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积累词语,对所学生字正确运用;多音字两种读音的区别,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达到正确运用的目的;依据课文内容做诗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拓展环节“说说你想怎样画风”的设计,找准了读说结合点,巧妙设计了说话训练,意在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纵观一年级《画风》整节课的语言训练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语言文字运用可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2)注重形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词语的积累,常用句式、有特点句式的迁移运用;(3)找准读说结合点,巧妙设计说话训练(美其名曰小练说)。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只要我们抓住语文最根本的东西,扎扎实实而又简简单单地教学,语文教学之于我们就是简简单单。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积累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言积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文章围绕指导朗读,激发语言积累兴趣;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应用;增加作文密度,在写中积累语言;加强语言实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言积累 指导朗读 课外阅读 作文密度 语言实践  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效的语言积累可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
生命像幽谷烂漫的桃花、海上无垠的雪浪,曼妙美丽,雄壮激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不了解生命,不珍爱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  1. 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  2. 文中深含的哲理。  三、基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楹联( )泠泠( )淙淙( )汩汩( )古刹( )  怅wǎnɡ( ) 污ɡòu( ) pú提树( ) xiá( )想  请你记录下文中
伴随时代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当下,面对初中学生开展的语文阅读课程教学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给予教学辅助和支持。“群文阅读教学”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略,介绍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社会对语文教育的空前重视,人们改变了学习语文没有多大作用的错误看法。学习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的热潮涌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于语文教
摘 要: 所谓高效课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遵循科学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然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是:教师付出了极大精力,学生付出了极大努力,语文教学却依然低效化和无效化。所以,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改变这种高付出、低收入的教学现状,促进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这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目前应重点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导向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混淆,或者用教学目的代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的着眼于“教”,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教学目标则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但对具体的教学要落实哪些教学目标没有阐述,目标体系不够健全,目标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