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20~39岁成年人身体素质现状、规律及对策研究

来源 :运动精品(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西20-39岁青年劳动者体质监测结果出发,对青年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比较,成年人的身体素质包括握力、背力、纵跳、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仰卧起坐、俯卧撑、选择反应时等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25岁之后,身体素质相对于20岁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总体而言,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20-39岁城镇非体力者的身体素质普遍优于城镇体力者和农村劳动者,城镇体力者优于农村劳动者.提出建议,提高25岁以上成年人的锻炼意识,加强其身体素质锻炼.加大城镇和农村身体素质锻炼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锻炼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城乡居民的健康宣讲,改善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学会领略因自己的创造,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思维因生成而发展.教育的意义总是要形成什么, 总是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所形成、有所构建,教育的本身是实践的.教育的意义,在已发生的地方显现着,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着一系列生活联系.因而,教育的意义不是一个概念的认识、一个知识的掌握,而是学生思维的提升、实验课堂生成的深化.现在精彩的课堂不是看教师表演的如何,而是看学生学习的怎样、课堂生成的怎样.  物理学是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就是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同时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教育.知法并行教学模式就是物理科学方法之一.  “知法并行”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中的知识发展过程和伴随知识的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为基础,将知识的发展过程及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整理出来的线索,使“知识线”和“方法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展开,并行前进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
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司法部党组成员韩亨林在9月中旬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水平,为司法行政系统党
1项目来源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8-353-344-340。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该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桥
期刊
1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学生在数据收集中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物理学知道“再发现”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掌握科学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要想使物理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把它们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组织,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作为与课改一同成长的老师,受到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启迪,又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经历了一个没有教师,大家又都是教师;没有学生,大家又都是学生的课堂,以下是其中一节课的课堂实录:  一上课笔者就“苦着脸”请“教师”帮帮“学生”的忙,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老师们”笑嘻嘻地纷纷举起手来帮助我“回忆过去”我首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其中两位老师上的两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引发了本人对不同教学设计产生教学差异的思考.从这两节课可以看出,在教学中教师对“怎样的一堂课才是一堂好课”的理解存在偏差,对该怎样教把握不准.现将由此想到的写下来,以供商榷.  1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下面分别截取两位教师(教师A和教师B)课堂教学的“导入新课”、“课堂分组实验”,这两个主要环节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