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侵袭性真菌病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侵袭性真菌病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初步评价其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设计真菌通用、曲霉和念珠菌的属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检测标准菌株和部分临床分离株,探讨这3个检测体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收集确诊或除外侵袭性真菌病的21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3个检测体系实现了在相同PCR条件下的整合.真菌通用检测体系能检测大部分病原真菌,包括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多变根毛霉、少根根霉以及马内菲青霉;曲霉检测体系能检测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念珠菌检测体系能检测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真菌通用检测体系能检测到4 pg基因组DNA,曲霉和念珠菌的检测体系均能检测到2个拷贝数.11例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11份血清标本经该诊断体系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诊断结果完全吻合,且3个检测体系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2例侵袭性曲霉病和2例侵袭性白念珠菌病均被鉴定至属,其他7例患者亦可通过真菌通用检测体系被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10例除外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10份血清均无扩增.结论 建立的真菌通用检测体系能检测临床常见的深部病原真菌,且曲霉和念珠菌检测体系能进一步将临床常见的曲霉和念珠菌鉴定至属的水平.
其他文献
对机械蒸汽压缩式(MVC)海水淡化中的沸腾传热与海水淡化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竖直管式蒸发冷凝器建立具有不同盐度的海水核态沸腾传热模型,对海水的传热性能、热流密度、淡水
以Na2SiO3、Al2(SO4)3和ZnSO4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锌(PAZSS),以高岭土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Na2SiO3的摩尔浓度、Zn/Al摩尔
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复频超声波污水处理装置,研究复频超声、氯盐对甲基橙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改变超声频率、功率、作用时间及甲基橙初始含量、氯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投配率、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对投料氧化沟系统除磷兼顾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对TP、TN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投配率和HRT对系统除磷、脱
采用自制的氧化铁改性石英砂滤料(简称“改性砂”),对生物改性砂联合处理微污染物氨氮的复合挂膜启动性能以及滤料表面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生物普通砂联用效果进行对比.
为了克服传统曝气生物滤池脱除焚烧垃圾渗滤液总氮效果差的缺点,开发了间歇式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曝气与停曝的交替循环,使整个反应器轮流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从而提高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
为开发秸秆发酵生产有机挥发酸的微生物种子资源和研究材料。以牛粪、猪粪堆肥、玉米地土壤、腐木以及猪粪堆肥和腐木混合物为接种物。通过传代富集培养,选育到发酵水稻秸秆产
根据麦芽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气浮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并建成了麦芽废水处理站。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和SS分别为(401~832)、(128.2~240.2)和(88~258)mg/L的情况下,出水COD为36~60 mg/L、BOD5为10.2~14.6mg/L、SS为32~50 mg/L,达到了《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