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启东市海洋与渔业局
【基金项目】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养殖效果以及净化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生物塘对养殖尾水中氨氮、TN、TP、pO43-p、BOD5、CODMn、和Chl-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8%、10.8%、27.1%、26.7%、31.3%、19.2%和37.7%,水质相对稳定,养殖尾水经生物塘处理后基本满足渔业用水要求,鱼体增重、养殖效益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系统实现了污水0排放.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近年来,我县规模养殖步伐加快,如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过度、无序发展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将会日益严重。但不能因为发展畜禽养殖可能对环境造成负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经济工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以及长远性的特点。同时林业科技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村及林区物质文化水平,同时也为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着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及人们活动的影响,社会发展与环境恶化间的矛盾日益突现,掠夺式开发的结果必然是环境的破坏,从而引发气候的变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从2000年
目的探索建立有效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为进一步揭示其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产酸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培养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研究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长期与短期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根据云南
采用湿污泥/锯末共热解制氢所得残余半焦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试验表明,共热解半焦比表面积达到了168.27 m2/g,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溶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工快渗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游石填料层厚度、系统淹水时间、湿干比和水力负荷4个因素对处理生活污水中COD、氨氮、TN去除效果的影
对机械蒸汽压缩式(MVC)海水淡化中的沸腾传热与海水淡化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竖直管式蒸发冷凝器建立具有不同盐度的海水核态沸腾传热模型,对海水的传热性能、热流密度、淡水
以Na2SiO3、Al2(SO4)3和ZnSO4为原料,在常温常压下,制备出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硫酸铝锌(PAZSS),以高岭土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Na2SiO3的摩尔浓度、Zn/Al摩尔
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复频超声波污水处理装置,研究复频超声、氯盐对甲基橙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改变超声频率、功率、作用时间及甲基橙初始含量、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