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听我的
又到周末了,我可高兴了。唐大奇放学时在校门口问我:“豆豆,你明天干嘛呀?”“我没什么事,要么你找豆芽、鼠标他们,明天到我家玩吧,我爸刚给我配了新电脑。”
“那好啊,就这么说定了!”唐大奇这边喊着,那边就消失在人群中。
唐大奇他们一早就来了。大奇口水都快流出采了:“你这电脑真漂亮,要么我们看电影吧!”
豆芽、鼠标他们纷纷表示赞同。我却不喜欢,我很想和大奇一起打游戏。大家为此争论起来,我胳膊一挥:“这是我家,听我的,咱们玩游戏!”
我用电话
爸爸是公司的经理,平时忙得见不到人影。就是回到家,电话也响个不停。妈妈就常说爸爸,我们家是爸爸的第二办公室。
我们家和豆芽他们家是一个小区,豆芽我们俩上学放学都一块,平时写作业不是到他家,就是来我家。如果晚了,我们就各自在家里写完作业,写完后,再打电话对一遍。
老师要明天早上到校就交作业,我这个紧张啊。指针转到了10:30,我才圈上最后一个句号。我拿着作业本兴冲冲地跑向电话,准备和豆芽对作业,却发现爸爸正和一个客户聊的起劲。10分钟后,我从屋里出来,看到爸爸还没有放下电话的意思,我气得大喊:爸爸,把电话给我,我要给豆芽打电话!
去动物园
春暖花开,又逢周末,妈妈提议我们去春游。一听到春游,我乐开了花,又能出去玩啦!
为此,我们家还开了个扩大会议,商讨这次春游的去向。妈妈说我们到水底世界吧,又好玩,又新奇;爸爸说,我们还不如去爬山呢,既锻炼身体又能开阔视野。最终,妈妈说服了爸爸,准备去看水底世界。
可是,可是……听说动物园刚刚来了一批新的动物,我很想去看一看。我一着急,冲着爸爸妈妈喊道:我不去水底世界,我要去动物园!
妈妈心想
豆豆还小的时候,我担心他性格像我一样,有些优柔寡断。没想到这孩子却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武断,专横。别的孩子到我们家来玩,就要听他的;爸爸工作的电话,他也要抢过来用;连我们商量好出去游玩的地方,他也丝毫不赞同。这可怎么办呢?还是问问博士吧。
博士观点
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领导者”能力,却无意中培养出了“霸权主义者”,这是很要不得的。一般来说,出现霸道行为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孩子平时无权力,缺乏自主,什么都由大人说了算,一离开大人,就希望能获得“权力”,对小朋友霸道;二是缺少和社会接触,不懂得和别人交往的技巧,不会恰当表达自己的要求,看到想拥有的东西,要不到就抢;三是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仅仅围着自己转的。同时,如果希望孩子不霸道,家长首先不要对孩子霸道,对于孩子的期望和规定要合理,多和孩子商量;多关注孩子,给孩子一些责任感。具体来说:
第一步,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专横不好。比如,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你和你的朋友玩的时候,我听到好多不愉快的声音。你注意到没有,其他的小伙伴不开心?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想和你玩了吗?是啊,总是让别人按你说的做并没有什么乐趣,时吗?这样做是很专横的。
第二步,解释和巩固新的态度。研究表明,懂得分享,自觉排队,考虑周到的孩子们要求他们的同伴也如此。花点时间帮孩子建立基本的规则。1)讲讲排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玩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来;2)立一条分享的规则。有位父亲立了这样的规则:如果一样东西属于你,而且这件东西就在眼前,你必须和大家分享;3)折中。给孩子解释:你折中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愿意对你所希望的东西做一点让步,另一方也同样做出让步。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显得那么专横,因为至少双方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部分;4)协商。在家里,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我们一起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对大家都很公平,每个人都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这就是协商的定义。
第三步,教孩子怎么做一名好队员。专横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用一些练习,改变孩子的行为。1)解释权力的平衡。告诉孩子,就像比赛,田径场上团队的比赛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教授孩子做小主人的礼仪;3)使用公平的方法替代专横的行为。可以用石头、剪刀、布或者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这件事由谁来做;4)定时的规则。用手表或者闹钟提醒孩子,时间一到,就该轮到下一位小伙伴了。
第四步,巩固协作精神。仔细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了团结协作,和别人分享的行为时,及时鼓励;当孩子重新犯了专横的毛病时,及时提醒。
21天改变一种态度,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过程吧。
第一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到周末了,我可高兴了。唐大奇放学时在校门口问我:“豆豆,你明天干嘛呀?”“我没什么事,要么你找豆芽、鼠标他们,明天到我家玩吧,我爸刚给我配了新电脑。”
“那好啊,就这么说定了!”唐大奇这边喊着,那边就消失在人群中。
唐大奇他们一早就来了。大奇口水都快流出采了:“你这电脑真漂亮,要么我们看电影吧!”
豆芽、鼠标他们纷纷表示赞同。我却不喜欢,我很想和大奇一起打游戏。大家为此争论起来,我胳膊一挥:“这是我家,听我的,咱们玩游戏!”
我用电话
爸爸是公司的经理,平时忙得见不到人影。就是回到家,电话也响个不停。妈妈就常说爸爸,我们家是爸爸的第二办公室。
我们家和豆芽他们家是一个小区,豆芽我们俩上学放学都一块,平时写作业不是到他家,就是来我家。如果晚了,我们就各自在家里写完作业,写完后,再打电话对一遍。
老师要明天早上到校就交作业,我这个紧张啊。指针转到了10:30,我才圈上最后一个句号。我拿着作业本兴冲冲地跑向电话,准备和豆芽对作业,却发现爸爸正和一个客户聊的起劲。10分钟后,我从屋里出来,看到爸爸还没有放下电话的意思,我气得大喊:爸爸,把电话给我,我要给豆芽打电话!
去动物园
春暖花开,又逢周末,妈妈提议我们去春游。一听到春游,我乐开了花,又能出去玩啦!
为此,我们家还开了个扩大会议,商讨这次春游的去向。妈妈说我们到水底世界吧,又好玩,又新奇;爸爸说,我们还不如去爬山呢,既锻炼身体又能开阔视野。最终,妈妈说服了爸爸,准备去看水底世界。
可是,可是……听说动物园刚刚来了一批新的动物,我很想去看一看。我一着急,冲着爸爸妈妈喊道:我不去水底世界,我要去动物园!
妈妈心想
豆豆还小的时候,我担心他性格像我一样,有些优柔寡断。没想到这孩子却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武断,专横。别的孩子到我们家来玩,就要听他的;爸爸工作的电话,他也要抢过来用;连我们商量好出去游玩的地方,他也丝毫不赞同。这可怎么办呢?还是问问博士吧。
博士观点
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领导者”能力,却无意中培养出了“霸权主义者”,这是很要不得的。一般来说,出现霸道行为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孩子平时无权力,缺乏自主,什么都由大人说了算,一离开大人,就希望能获得“权力”,对小朋友霸道;二是缺少和社会接触,不懂得和别人交往的技巧,不会恰当表达自己的要求,看到想拥有的东西,要不到就抢;三是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仅仅围着自己转的。同时,如果希望孩子不霸道,家长首先不要对孩子霸道,对于孩子的期望和规定要合理,多和孩子商量;多关注孩子,给孩子一些责任感。具体来说:
第一步,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专横不好。比如,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你和你的朋友玩的时候,我听到好多不愉快的声音。你注意到没有,其他的小伙伴不开心?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想和你玩了吗?是啊,总是让别人按你说的做并没有什么乐趣,时吗?这样做是很专横的。
第二步,解释和巩固新的态度。研究表明,懂得分享,自觉排队,考虑周到的孩子们要求他们的同伴也如此。花点时间帮孩子建立基本的规则。1)讲讲排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玩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来;2)立一条分享的规则。有位父亲立了这样的规则:如果一样东西属于你,而且这件东西就在眼前,你必须和大家分享;3)折中。给孩子解释:你折中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愿意对你所希望的东西做一点让步,另一方也同样做出让步。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显得那么专横,因为至少双方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部分;4)协商。在家里,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我们一起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对大家都很公平,每个人都能得到他们需要的。这就是协商的定义。
第三步,教孩子怎么做一名好队员。专横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用一些练习,改变孩子的行为。1)解释权力的平衡。告诉孩子,就像比赛,田径场上团队的比赛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教授孩子做小主人的礼仪;3)使用公平的方法替代专横的行为。可以用石头、剪刀、布或者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这件事由谁来做;4)定时的规则。用手表或者闹钟提醒孩子,时间一到,就该轮到下一位小伙伴了。
第四步,巩固协作精神。仔细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了团结协作,和别人分享的行为时,及时鼓励;当孩子重新犯了专横的毛病时,及时提醒。
21天改变一种态度,让我们一起记下这个过程吧。
第一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