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简单看法。
  一、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定律,之后由学生通过实验检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验证原先从课本中得知的结论,学习过程缺乏探索的乐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应发挥自主的教学能动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进行现象解释并得出结论,使学生能够进行交流、评价与反思。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索方法的困难、解决问题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学习效果更好。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进行正规的化学学习,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兴趣,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動性和积极性。具体方法:丰富实验类型,如课堂演示实验、课外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创设实验情境,如问题情境、真实情境、探究情境等。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承载者。而且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学生具备各种能力才能实现。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实验验证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比单纯的识记更能促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教师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一切知识都从感知开始,化学实验及其鲜明生动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无可替代的兴趣诱发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都是化学的初学者,往往对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巧妙地安排色彩强烈、千变万化的化学的演示实验能吸引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含有演示实验,许多知识是通过实验的演示来了解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有些是靠实验推出重要的结论。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主干,它能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分析实验的现象,来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化学实验的教学决不能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体会和感悟。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除了完成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外,还应重视学生分组实验,就地取材、精心设计一些补充实验,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实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求知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新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修改,安排学生动手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多达 33 个。然而,学生分组实验费时又麻烦,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学校条件稍差一些,仪器药品配备不齐全,实验员不到位,上学生实验课很难。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帮”我做实验,当分组实验仪器、药品不够时,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实验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就要依据预习时设计的问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扎实地练,做到全面性强;对于新旧知识易混淆点采用对比练,做到求同存异;对于知识与能力结合点采用创造练,做到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训练题的设计要思维容量大、思维过程强,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迁移的过程。训练的方式要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样活泼,不要拘泥于寻找问题答案。通过练习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教师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行补偿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意义重大。
  在实验教学中我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群体中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的整齐划一。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比如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而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我就反复为其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鼓励他们从点滴做起,最终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五、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实验中,教师要注重留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活动范围,以便能更好地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实验方案;自己正确地选择仪器等,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中,允许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改进实验,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只去探索,去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与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入手进行选取,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的物质入手,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验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再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中,在课标要求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继实验,给以学生探究的机会,如进行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时,布置家庭实验-做鸡蛋壳与醋酸是否也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简易净水器的制作、测定家里农田土壤的 pH 等实验。把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获取感性知识,让化学更加地贴近生活。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课,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高中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其他文献
【摘 要】:许多学业不良的学生,他们总是声称自己学不好是因为老师不好,或者是采取各种行为,如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拖延等阻碍了自己学习变好。如何改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呢?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妨碍行为。是个体在评价情境中,为了避免表现不佳带来的负面评价,避免自己看起来不聪明,从而将失败的原因外化。这是一种印象管理手段。不论学生成绩好差,当学生学习成绩好差会涉及到一个人能力高低评价时,就会去
目的:通过对不同中医证型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特征分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女性高
内容摘要: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发现如今的学生有着一种错误的学习态度,他们学习被动、机械,认为学习是为了他人。错误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没有他人的帮助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不能自主的学习。学生自我向导、激励和监控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如不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做大量重复机械的抄写作业,只会导致学生这种错误的学习态度。古语云:“授
家长会是由班主任组织召集,由学生家长、学校有关领导和科任教师参加的,为了加强教师、学校与家长沟通信息,交流在家庭中对学生的教育经验而召开的会议。各学校都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召开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家长会。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就小學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好家长会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家长会的重要性和特点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教育的有效形式
高中物理新课改无疑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冲击,又是一次难得的新机遇和挑战。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来说,应该首先尽快适应课改要求,融入到新课改下的队伍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如何实施新课改后的教与学。新课改己进行了两年,我在这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中针对我们区高中作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  一、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区高中的学生来说,基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发病率高达7%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教育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应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 中学 班主任工作  笔者在藏区中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触颇深。留守儿童问题是多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的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
摘要:在体操训练中,合理的运用保护和帮助,可以加强学生练习体操的自信心,克服不必要的紧张和畏惧情绪,消除反常的防御反射,有利于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改进和提高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维护和增强学生的健康。由于体操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也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伴随着新的高难度动作的出现,体操训练中的保护和帮助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论述了高校体操训练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