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教育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应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 中学 班主任工作
笔者在藏区中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触颇深。留守儿童问题是多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的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无疑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管理上的一个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工作思路也必须有所调整,我认为做好当下民族地区中学班主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建全班内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经常与他们交流,及时发现班内的不良情况,有意识的让他们去解决,帮他们树立威信。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锻炼,我们会发现从每天的执勤班长,值日组长,到各科课代表,都能各负其责,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助手,班内学习情况、生活情况都步入正轨,一切井然有序。
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学校开始蔓延。逐渐有一部分同学产生了厌学心里,可以说,此时退学一名学生就为社会输出了一个不安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班会课组织辩论会,以不良现象为主题,通过自由发言,使同学们认识到不良现象的危害。带领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踢毽子、跳绳、打篮球等,并将学生分组,经常搞竞赛,增强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搞手工制作,对精品给予奖励。利用课间有选择的在班里播放流行歌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这部分同学转移注意力,乐于回到校园,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二、实施“人文”教育,宽容对待学生
无论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害羞的、听话的、调皮捣蛋的、还是男生、女生等都不能有所偏心,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都应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它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就会有抵触情绪,无法树立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也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不会支持班主任工作,进而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和班级管理混乱。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由于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要做到从思想上对他们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也不能过于简单。班主任用自身的宽容,感染学生学会宽容和理解,能够善待和接纳每一个人,因此,班级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起来。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领者、组織者,同时也是留守学生的家长。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不良心理。藏区中学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生活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如生病送到医院去治疗和通知家长,冬天烧热水给他们洗脸脚,生活费没有要借给,经常到学生寝室走走看看,了解他们各方面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得学生相信老师能够懂得他们的体会,并且与他们有同样的感受,能够知道他们的孤独、懂得他们的失望、理解他们的气愤等等。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搞好班级工作。
三、常规管理多元结合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它是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 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 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通过管理促进教育, 通过教育促进管理。其次,要有可依照的规章制度, 即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狠抓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纪律道德, 使常规管理制度化。再次, 常规管理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班主任可以依靠班级组织的力量,及时了解情况, 适当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还有, 要提高常规管理的效果, 树立典型也是关键。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正面典型, 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 点面结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在做好总指挥员的同时, 寓管理于活动之中。根据各项活动的特点, 制定开展活动的规则, 来管理约束学生。通过活动的发动和组织,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 使常规管理在活动中得到加强。
四、建立公平的班级氛围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佳选择。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分类、类比、转化等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这几种思想处理一些问题可以事半功倍。运用数学的分类法将学生分类,分析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出现的情况。掌握分类原则、方法和技巧,明确分类标准和类别。类比思想是依据两个数学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把一个数学对象已有的特殊知识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对后一数学对象的新知识。类比思想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班主任工作中,“类比思想”的灵活运用也很重要。转化思想是将不知道的、不熟悉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身边的题材,把育人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追求,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提升自身管理素质
1、提高自己班主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还要承担着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责任,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一个班交给自己,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同学们的前途和命运就寄托在自己的肩上。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更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只要从实际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并创造出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就能品尝到创造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 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 要能做到联系具体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 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 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 还需作出长期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新时期 中学 班主任工作
笔者在藏区中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触颇深。留守儿童问题是多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的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无疑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管理上的一个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工作思路也必须有所调整,我认为做好当下民族地区中学班主任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建全班内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经常与他们交流,及时发现班内的不良情况,有意识的让他们去解决,帮他们树立威信。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锻炼,我们会发现从每天的执勤班长,值日组长,到各科课代表,都能各负其责,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助手,班内学习情况、生活情况都步入正轨,一切井然有序。
初中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抑制力薄弱,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早恋、上网、交友、打群架、喝酒、吸烟、逃课等现象在学校开始蔓延。逐渐有一部分同学产生了厌学心里,可以说,此时退学一名学生就为社会输出了一个不安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班会课组织辩论会,以不良现象为主题,通过自由发言,使同学们认识到不良现象的危害。带领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踢毽子、跳绳、打篮球等,并将学生分组,经常搞竞赛,增强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搞手工制作,对精品给予奖励。利用课间有选择的在班里播放流行歌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这部分同学转移注意力,乐于回到校园,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二、实施“人文”教育,宽容对待学生
无论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害羞的、听话的、调皮捣蛋的、还是男生、女生等都不能有所偏心,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都应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努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它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就会有抵触情绪,无法树立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也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不会支持班主任工作,进而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和班级管理混乱。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由于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要做到从思想上对他们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也不能过于简单。班主任用自身的宽容,感染学生学会宽容和理解,能够善待和接纳每一个人,因此,班级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起来。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领者、组織者,同时也是留守学生的家长。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不良心理。藏区中学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生活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如生病送到医院去治疗和通知家长,冬天烧热水给他们洗脸脚,生活费没有要借给,经常到学生寝室走走看看,了解他们各方面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得学生相信老师能够懂得他们的体会,并且与他们有同样的感受,能够知道他们的孤独、懂得他们的失望、理解他们的气愤等等。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搞好班级工作。
三、常规管理多元结合
班级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它是班级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 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 管理与教育相结合, 通过管理促进教育, 通过教育促进管理。其次,要有可依照的规章制度, 即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狠抓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纪律道德, 使常规管理制度化。再次, 常规管理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班主任可以依靠班级组织的力量,及时了解情况, 适当加以引导,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管理落到实处。还有, 要提高常规管理的效果, 树立典型也是关键。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正面典型, 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 点面结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开展各项活动的机会,在做好总指挥员的同时, 寓管理于活动之中。根据各项活动的特点, 制定开展活动的规则, 来管理约束学生。通过活动的发动和组织,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集体主义荣誉感, 使常规管理在活动中得到加强。
四、建立公平的班级氛围
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佳选择。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分类、类比、转化等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这几种思想处理一些问题可以事半功倍。运用数学的分类法将学生分类,分析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出现的情况。掌握分类原则、方法和技巧,明确分类标准和类别。类比思想是依据两个数学对象的已知相似性,把一个数学对象已有的特殊知识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对后一数学对象的新知识。类比思想是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班主任工作中,“类比思想”的灵活运用也很重要。转化思想是将不知道的、不熟悉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身边的题材,把育人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追求,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提升自身管理素质
1、提高自己班主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还要承担着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责任,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一个班交给自己,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同学们的前途和命运就寄托在自己的肩上。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更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只要从实际出发,打破常规的思维,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并创造出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就能品尝到创造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 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 要能做到联系具体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 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 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 还需作出长期的探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