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强国正打造“航天母舰”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爱水少将简介】
  余爱水,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少将军衔,经济学博士,兼任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解放思维》、《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被专家认为是一部集战略性、创新性、思想性、前瞻性于一体的开拓性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构建了一门新的学科体系,在世界上也处于这一领域研究的领先水平,《军事与经济互动论》分获全军首届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第二届许毅财经科学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怎样理解和认识军事空间力量?
  余爱水:空间力量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力量,包括民用、商用和军用空间力量。军用空间力量以航天部队为主体,以航天武器为主要装备,在空间进行军事活动。大力发展空间力量是新军事革命的重要任务。空间力量主要依赖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与军事微电子技术、军事计算机技术、军事光电子技术构成四大“军事骨干技术”。
  太空是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是否可以这样说,在信息化战争中,没有强大的空间力量,就不可能有制天权?
  余爱水:实践证明,夺取制天权已成为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制信息权的先决条件,成为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高边疆”和战略制高点及战争制高点。空间“盾牌”是继“核盾牌”之后,确保国家安全的又一“盾牌”,通过空间力量维护空间的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战略的迫切需要。可以说,谁拥有航空航天优势,谁就能捷足先登外层空间高地;谁控制外层空间,谁就能支配未来世界。
  布热津斯基认为,哪个国家控制了太空,哪个国家就可以控制陆地,又控制海洋。控制太空斗争是控制海洋斗争的继续。对太空的控制会很快转变为地球上的重大地缘政治利益。对掌握了太空霸权国家的政治要求,其它国家必须默从,否则就将还手乏术,自取灭亡。
  世界上主要军事大国在发展利用太空方面都是怎样做的?
  余爱水:俄军认为,未来战争中制天权将成为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主要条件之一,太空武器对抗的结果对达成信息化战争目的将起重要作用。陆、海、空、天一体化和综合集成的特点也迫切需要航天部队的加盟。因此,俄军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把航天装备纳入正规的军事编制序列,相继组建了航天司令部,把太空作战行动视为现代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将太空划分成2个战区,即近地太空战区和月球太空战区。
  美国为谋求新的绝对战略优势,早在1985年9月就成立了联合军事航天司令部,集中执行太空作战任务。1998年4月首次提出实施空间战的长远规划《2020年构想》。《2020年构想》的出笼是21世纪美空间作战理论正式出台的标志。它首次明确提出要从空间使用武力攻击陆、海、空、天设施和目标。其中规定了未来空间作战的四大作战原则:空间控制、全球交战、力量集成、全球合作。
  控制空间即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空间自由行动和阻止对手利用空间的能力。全球交战要求美军充分利用包括天基激光武器、天基微波武器、空间作战飞行器等各种武器在内的一体化的军事航天系统,进行以空间为基础的弹道导弹防御和从外层空间攻击各种航天器、弹道导弹、飞机、舰艇和地面重要目标。力量集成要求空间力量与陆海空作战力量密切协调,联合攻击敌人。全球合作则要求充分利用民用、商用及国际航天系统,以加强美国的空间战能力。
  根据“力量集成”的原则,美防务专家于1999年初又提出了以联合航空航天力量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它规定,将组成一支各军种联合的航空航天力量,通过协调一致的行动去达成作战目的。航天部队负责发射航天器,夺取制天权;空军部队负责快速投送兵力,实施纵深打击,夺取制空权;天基情报侦察系统进行全球监视,夺取制信息权:海军舰载机部队负责协助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对敌实施近距离作战。其作战样式具体分为,联合航空航天力量独立实施的空天一体战;地面部队协同联合航空航天力量实施的空天一体战:联合航空航天力量协同地面部队实施的联合作战等。21世纪美国将把航空航天力量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各国面向外层空间发展军事力量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
  余爱水:充分利用航天技术成果,提高侦察、通信系统的效能和增强战场监视能力,特别是军用卫星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侦察卫星可以全天候、全时域、无国界地侦察、监视和预警,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生存能力强:导航卫星(如GPS系统)可以高精度、实时地为军队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时间信息:测地卫星可以为陆基洲际导弹和潜基弹道导弹提供准确的目标位置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数据。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通过航天侦察所获取的情报数量,已占其军事情报数量的70%以上。军事航天技术中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卫星成为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
  主要军事强国在航天武器装备研发运用中有些什么特点?
  余爱水: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展及军事应用遥遥领先于各国,他们已进行了50多次航天飞行试验。俄罗斯、西欧、日本或有了航天飞机或正在进行试验。美国已登上火星,并将在2015年前完成新一轮登月计划。2005年7月26日至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着陆,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宇航员3次进行太空行走。“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修理等多个第一瞬间。
  外层空间将成为战略防御与进攻的基地,防天、航天兵器趋于与防空、航空兵器融为一体,在永久性航天站的基础上形成“航天母舰”、“装载天军”。在未来战争中,从空间直接攻击地面目标或拦截弹道导弹,将成为重要作战手段。
  航天装备是空间力量的物质基础,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点。一方面,航天装备是先进信息技术的物化,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核心和基础,集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的总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航天装备也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最佳装备。空间拥有比陆、海、空更高的位势,加上其广阔性和无国界性,使得航天装备较之陆、海、空装备更具信息获取和信息攻击的优势。   空间力量发展是如何改变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
  余爱水:空间力量的发展导致了武器装备效能、武装力量结构、作战方式、军事战略和军事理论的重大变革,产生了空间威慑理论。空间威慑是指以强大的空间力量为后盾,通过威胁使用或有限使用空间力量来震慑和遏制对手。美前国防部长科恩曾指出,任何国家试图采取不利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行动,都要顾忌美国的航天部队。空间威慑将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重要战略手段。
  空间力量的发展改变了作战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了远程精确打击战法的出现。空间力量对远程精确打击的保障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地球重力分布、地磁场分布、地球的形状实施测绘和测定地形地貌信息;二是快速发现目标并提供高精度的目标指示;三是提供全天候、全时空和各种地形条件下的高精度导航信息:四是远程打击效果评估。可见,空间力量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的核心。精确制导弹药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的使用量分别为8%、30%~40%、60%~70%,到伊拉克战争中超过80%,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GPS制导武器在整个精确制导武器中的比例,由海湾战争时的10%急增至伊拉克战争时的98%以上。在空间力量的支援下,远程精确打击迅速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战略、战役、战术三者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战场已高度非线式化,无明显的前沿和后方区别。
  空间力量能够把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融为一体,把各军兵种武器系统、作战平台、保障装备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能够优化军队结构和作战力量,实现各种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高度融合,实现战场感知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快速机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的综合集成。C4ISR系统促成了不同层次的作战系统一体化、不同军兵种的系统体化、作战系统各种功能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与武器系统的一体化,实现作战信息、指挥机构及作战单元的无缝链接。C4ISR系统可极大限度地发挥作战部队的潜能,成为战斗力倍增器。它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多维战场联合作战的神经中枢。只有通过这个系统,才能把无数军事信息资源高速有效地转化为信息攻防、远程打击、部队行动的精确指令。C4ISR系统与武器系统相连接,将把目标信息直接传递给武器控制器,“从传感器到射手”,发现与打击一体化,“发现即摧毁”,也就进化为C4ISRK系统。这种远程非接触式作战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精确制导、遥感和探测、卫星通信和卫星预警、全球定位导航、隐身、激光、微光夜视、光电子对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武器系统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传统武器是由物质、能量两大要素构成的,其核心性能是具有杀伤力和机动力。而高新武器追求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的结合,这使传统武器增加了除杀伤力、机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智力和结构力。所谓智力,即使武器系统成为某种程度上具有中枢神经、大脑、眼睛的人机结合体,如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战场机器人等等。所谓结构力,即信息技术的运用把诸军兵种部队及武器平台、指挥控制、情报通信、后勤保障等合成一个精干而密切协同的整体。以信息为主导的武器系统依靠智力和结构力两大性能,提供了精确打击的手段,实战效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高。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近日,国内许多网站以及电视等媒体都报道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导弹——美国“长钉”。但其图片和文字明显“牛头不对马嘴”,给人们造成了误读。此“长钉”实际是以色列的一种新型“长钉”,而非美国“长钉”(详见本刊2009年第七期《迷你“长钉”》一文)。之所以张冠李戴,恐怕和它们相同的英文名字——SPIKE有关。    “长钉”是以色列国防军标准反坦克导弹系列,至今已经发展了至少5个型号,并在18个国
1  [陈老今年八十有三,历经沧桑。当记者希望陈老谈一下自己的历史时,他首先深情地回忆了他的生母——陈赓大将的结发妻子王根英烈士。1我母亲出生在穷苦人家,8岁时就随表嫂到纱厂当童工。11岁时开始在日商恒丰纱厂做工。16岁时就和我大姨王根妹到英商怡和纱厂上班。那日子苦得没法,你如果看过夏衍先生的短篇小说《包身工》,那就是我母亲当时生活的写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24年母亲加入共青团地下组织
本届珠海航展,中国展示了超过25款无人机。在四年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第一次公开了其无人机概念。本届航展除了上届露过面的“彩虹”3(CH-3)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外,比较引人注目的是WJ-600喷气动力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题图)以及一系列无人系统概念,包括无人船、无人自控飞艇、系留气球等。  本文将挑选几种比较新颖和有特色的无人机介绍给读者朋友。    WJ-600是航展上最快的无人机    
初看W95式0.5英寸重机枪的口径,相信很多读者就会想到这是一挺外贸型机枪。不错,W95是一款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该枪以平射为主,主要装备步兵,用来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武器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封锁交通要道和隘口等。必要时,它还可实施高射,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射击。    W95式机枪是以我国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为蓝本研制的,外形相似,借鉴了85式高射机枪的成熟技术,
[编者按]在朝鲜战争短暂的过招之后,东西方阵营又开始了几乎令人窒息的冷战对峙在这一时期,电子工业的最新成果不断被运用到电子战领域中。新技术给电子对抗装备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应用之初的不成熟表现也让它们一度饱受争议。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电子对抗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情况。  [文章编码0618]  微波波段的“大喇叭”——行波管  话说苏联科学家秉承着“拿来主义”的基
2009·十月猜想    2009·10拥抱属于我们的张开想像的翅膀界限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激情的释放铸就即将的盛世不懈的努力    第四卷:三军战术导弹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20世纪80年代,导弹方阵第一次出现在我国1984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威武之姿显示着我们不仅仅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是一次种类齐全的集体大亮相。那一刻的激动,甚至比起 两弹一星来,也似乎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感觉。    战术导弹
2007年1月,美国陆军宣布了对“未来战斗系统”(FCS)项目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决定。2007年3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出了P44新型导弹。这两个事件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有紧密的联系。    填补空白    美国陆军FCS项目所要研制的是一种综合作战系统,规模之大、技术之复杂以及资金投入之巨,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于技术和经费方面的原因,2007年初美陆军决定将FCS的18个武器和传感器分系统削减
不懈的努力  铸就即将的盛世  激情的释放  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  张开想像的翅膀  拥抱属于我们的  2009.10      第六卷:  永远的传说——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其中战略弹道导弹是战略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携带核弹头,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和军事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战略导弹部队是各国军队中高度
不可名狀
三月是一个春风柔暖、草长莺飞的季节,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通用直升机AC313在春风里完成了首飞。这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两年前,5·12汶川抗震救灾中直升机的悲壮表现还历历在目,国人对“万国牌”直升机的抱怨声犹在耳畔,AC313的首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从AC313的首飞,可以感受到航空工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可以体会到我国直升机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空中力量建设、航空产业发展,甚至于对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