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欣赏是提高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通过认真细致的欣赏音乐,可以在感受音乐带给心灵的触动和情感变化。同时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学习音乐语言,积累音乐语言,对于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演员,欣赏音乐对音乐会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简述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鉴赏力,仅仅是谈出我对欣赏音乐的一些体会和看法,意在推动音乐爱好者和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同仁,把欣赏音乐作为一种习惯,不断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让音乐焕发真正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习借鉴;分层分析
一、多听和细听是听懂音乐的最佳方式
俗话说:“熟能生巧”,讲的的就是反复去做一件事总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音乐更是如此。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听觉艺术,通过听才能感受音乐作品的动机、意图和情感的变化等。听在这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本方式,也是欣赏音乐的重要过程。有些音乐作品咋一听会感觉不深似乎没有听懂,但是经过反复的去听,听多了,就开始有感觉了,并在其中的旋律当中听出了起伏变化,在节奏的快慢中体会到了某种动机。在音色和调性的变化中感觉到了景象和意境。
当做到对音乐的模糊到能听懂的状态后,欣赏音乐就应该进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细听,也可以说是“精读”。这种细听就是采取分段听和完整听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收集所有的音乐作品中的信息,并从感情上熟悉它,理解它。经过细听,达到把这个作品记住,并能分析出作品的寓意和创作动机。同时思考这个音乐作品,它的整个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期间还可以通过有关对该音乐作品的品评文章或是倾听欣赏该音乐作品分享的文字材料,帮助加深对你正在细听的音乐作品的认识。对于声乐表演者,欣赏音乐是一个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很多成功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精神营养。很多音乐语言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对于声乐表演和发挥声乐语言有很大的益处。当然,声乐表演者从事的是声乐表演,作为音乐门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音乐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是不能放松的,这对丰富声乐表演,加深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了解,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挖掘可以借鉴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声乐表演者,欣赏音乐的面就更要广阔。比如:交响乐、流行音乐、歌剧音乐有时还要欣赏戏剧音乐。因为,选择这些音乐来欣赏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了解足够多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聆听世界上美妙的音乐,让自己对音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的扩充和延伸。
二、博取众长、多方借鉴,欣赏和学习同步走
音乐的通过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织体、曲式、调式、调性等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有了这些要素才能实现情感表达,创造音乐形象。要想熟悉音乐语言,对于上述的知识和修养必须具备,不然,对音乐就不会有感觉,更谈不上是欣赏音乐了。要提高对音乐语言的熟悉和认识,一方面要靠知识理论,另一个方面就是欣赏音乐。因为知识理论不会产生有声音的音乐,也不会让你产生感受,只有音乐响起,在音乐的不断变化中才会让你心旷神怡。
所以,我们欣赏音乐要注意在欣赏中博取众长,对所以的音乐都应爱好,因为所有音乐都是情感表达所产生的,都有艺术的内涵。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提高。我们欣赏古典音乐会让我们体会到古典音乐的唯美和严谨,端庄大度;我们欣赏传统歌剧又会被歌剧的宏伟和优美声音所感动。
三、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鉴赏力
很多音乐的作品创作就代表一个时代,反映了民族的特征。并通过作曲家的生平、风格流派,表现出了该作品的意图和思想内容。
因此,一首音乐作品就是作曲家对当时生活的写照和感受,要想真正了解作品的动机和意图,必须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在1805——1808年间创作的。在这4年当中,他的创作思想逐渐成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命运又一次向他挑战,生活的磨难和身体的遭遇让他:“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展示出与命运搏斗的姿态,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投入到创作中。写出了气魄恢弘,感人至极的《命运交响曲》。如果你不了解作曲家的这些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境况,对乐曲的感觉就不会很深,也不会因为命运主题的出现,让你如同敲响命运大门的感受。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描写的是发生在日本明治时代,1900年左右的故事。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娶日本艺妓巧巧桑为妻,但平克顿把这段婚姻当成儿戏,新婚过后就将妻子抛弃,而巧巧桑仍然终日痴情等待。三年后,平克顿又一次回到日本,带来了美国妻子,并要求带走他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孩子,巧巧桑应允了平克顿的请求,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婚姻悲剧。在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时,了解到了作曲家的创作动机、意图,了解到当时的背景,就会加速理解这部音乐作品,帮助欣赏者很快领会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作音乐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音乐本身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叹和呼声,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很多音乐作品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寓意,表现出很强的民族特征,给欣赏者提供了了解各民族文化和风俗的窗口。随着音乐语言的增多,以及欣赏品位的提高,欣赏者一定能学会如何欣赏音乐和提高鉴赏力。
欣赏音乐还是美学教育的一部分,它能让欣赏者聆听优美的音乐,接受美的熏陶。当然,欣赏音乐还要正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性,利用想象、感受、体验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认识音乐。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欣赏和接受音乐的效果也会不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和艺术修养较深的欣赏者,越能接受和理解“高雅音乐”,反之则喜欢较易懂简单的音乐。
参考文献:
[1] 张前,王次照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习借鉴;分层分析
一、多听和细听是听懂音乐的最佳方式
俗话说:“熟能生巧”,讲的的就是反复去做一件事总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音乐更是如此。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听觉艺术,通过听才能感受音乐作品的动机、意图和情感的变化等。听在这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本方式,也是欣赏音乐的重要过程。有些音乐作品咋一听会感觉不深似乎没有听懂,但是经过反复的去听,听多了,就开始有感觉了,并在其中的旋律当中听出了起伏变化,在节奏的快慢中体会到了某种动机。在音色和调性的变化中感觉到了景象和意境。
当做到对音乐的模糊到能听懂的状态后,欣赏音乐就应该进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细听,也可以说是“精读”。这种细听就是采取分段听和完整听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收集所有的音乐作品中的信息,并从感情上熟悉它,理解它。经过细听,达到把这个作品记住,并能分析出作品的寓意和创作动机。同时思考这个音乐作品,它的整个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期间还可以通过有关对该音乐作品的品评文章或是倾听欣赏该音乐作品分享的文字材料,帮助加深对你正在细听的音乐作品的认识。对于声乐表演者,欣赏音乐是一个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很多成功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精神营养。很多音乐语言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对于声乐表演和发挥声乐语言有很大的益处。当然,声乐表演者从事的是声乐表演,作为音乐门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音乐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是不能放松的,这对丰富声乐表演,加深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了解,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挖掘可以借鉴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声乐表演者,欣赏音乐的面就更要广阔。比如:交响乐、流行音乐、歌剧音乐有时还要欣赏戏剧音乐。因为,选择这些音乐来欣赏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了解足够多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聆听世界上美妙的音乐,让自己对音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的扩充和延伸。
二、博取众长、多方借鉴,欣赏和学习同步走
音乐的通过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织体、曲式、调式、调性等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有了这些要素才能实现情感表达,创造音乐形象。要想熟悉音乐语言,对于上述的知识和修养必须具备,不然,对音乐就不会有感觉,更谈不上是欣赏音乐了。要提高对音乐语言的熟悉和认识,一方面要靠知识理论,另一个方面就是欣赏音乐。因为知识理论不会产生有声音的音乐,也不会让你产生感受,只有音乐响起,在音乐的不断变化中才会让你心旷神怡。
所以,我们欣赏音乐要注意在欣赏中博取众长,对所以的音乐都应爱好,因为所有音乐都是情感表达所产生的,都有艺术的内涵。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提高。我们欣赏古典音乐会让我们体会到古典音乐的唯美和严谨,端庄大度;我们欣赏传统歌剧又会被歌剧的宏伟和优美声音所感动。
三、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鉴赏力
很多音乐的作品创作就代表一个时代,反映了民族的特征。并通过作曲家的生平、风格流派,表现出了该作品的意图和思想内容。
因此,一首音乐作品就是作曲家对当时生活的写照和感受,要想真正了解作品的动机和意图,必须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在1805——1808年间创作的。在这4年当中,他的创作思想逐渐成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命运又一次向他挑战,生活的磨难和身体的遭遇让他:“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于是,他展示出与命运搏斗的姿态,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投入到创作中。写出了气魄恢弘,感人至极的《命运交响曲》。如果你不了解作曲家的这些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境况,对乐曲的感觉就不会很深,也不会因为命运主题的出现,让你如同敲响命运大门的感受。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描写的是发生在日本明治时代,1900年左右的故事。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娶日本艺妓巧巧桑为妻,但平克顿把这段婚姻当成儿戏,新婚过后就将妻子抛弃,而巧巧桑仍然终日痴情等待。三年后,平克顿又一次回到日本,带来了美国妻子,并要求带走他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孩子,巧巧桑应允了平克顿的请求,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婚姻悲剧。在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时,了解到了作曲家的创作动机、意图,了解到当时的背景,就会加速理解这部音乐作品,帮助欣赏者很快领会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作音乐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音乐本身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叹和呼声,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很多音乐作品都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寓意,表现出很强的民族特征,给欣赏者提供了了解各民族文化和风俗的窗口。随着音乐语言的增多,以及欣赏品位的提高,欣赏者一定能学会如何欣赏音乐和提高鉴赏力。
欣赏音乐还是美学教育的一部分,它能让欣赏者聆听优美的音乐,接受美的熏陶。当然,欣赏音乐还要正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特性,利用想象、感受、体验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认识音乐。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欣赏和接受音乐的效果也会不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和艺术修养较深的欣赏者,越能接受和理解“高雅音乐”,反之则喜欢较易懂简单的音乐。
参考文献:
[1] 张前,王次照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