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要下雨了》这篇课文融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动物预测下雨的方法。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十分生动,在感受内容生动有趣的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与下雨之间的关系。
  课文最后写道:“大雨真的下起来了!”可见小燕子、小鱼、蚂蚁的预报还是非常准确的。细读课文,我们发现课文中很多地方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值得关注:阴沉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阴沉沉的天气是怎样的?一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阴沉沉的天气与下雨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课文的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和第4~6自然段分别写了小白兔与燕子、小鱼的对话,比较着读,我们会发现这两部分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相似处一:
  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这两句话是小白兔分别问小燕子和小鱼的话,比较着读,我们会发现相同之处:小白兔问话时连续两次称呼燕子和小鱼,可見当时的他充满了好奇,同时又是非常急切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同时,这两句话又都是疑问句,句末使用了语气词“呀”,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读出疑问句的语气来。
  相似处二: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这两句话分别是燕子和小鱼对小白兔说的,他们回答了小白兔的问题,表述非常清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燕子和小鱼的回答,用上“因为……所以……”来完整地表达,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清楚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同时在比较中也能够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简洁。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课文第7自然段写的是小白兔遇到了蚂蚁,他与蚂蚁进行了对话。不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法变了,不是刚才的一问一答了,而是有了不少省略。这样的变化和省略正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素材。我们可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模仿前面的写法编故事、讲故事。然后再出示第5自然段,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灵活多变。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这是课文的最后两段,我们会发现这两段话都不长,但都使用了感叹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的语气来。特别是“哗,哗,哗”这三个字,中间使用的是逗号,而不是顿号,可见作者是要表达下雨之大,要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雨的大来。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加、呢”等7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不同的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是不同的。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尝试着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读好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尝试着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板书课题“下雨了”,读题目,照样子说一说:_______________了。体会所写的事件已经发生了。
  2. 补充课题为“要下雨了”。照样子说一说:要_______________了。体会所写的事情将要发生。
  3.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下雨前天气有哪些变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正
  音,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阴沉沉 伸了伸腰 直起身子 山坡 潮湿 空气 搬东西雷声
  (1)指名读,读准字音。
  (2)借助图片,明白“阴沉沉”是什么样子。
  (3)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伸伸腰”“直起身子”的意思,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会伸伸腰?
  (4)指导书写:直。联系插图中站直身子的兔子,指导学生书写,注意横平竖直,里面的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3.再读课文,注意巩固字音。
  4.选择一幅插图,尝试着讲一讲相应的故事。
  5.师生合作,讲完整的故事。
  三、指导朗读,品味语言
  小兔子与小燕子的对话:
  1.出示句子,学生练读小兔子与小燕子的对话。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2.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发现语气词“呀”“呢”,指导朗读。   (2)生活中有没有用过语气词“呀”,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联系生活经验,读好这句话。
  (3)出示:“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引导学生发现连用的两个“燕子”,指导学生朗读。
  (4)生活中,你问别人问题时,有没有这样连续称呼过对方?联系生活说一说。
  3.指导书写生字“呀”“呢”。
  (1)观察比较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写好“口字旁”,注意字的占位。
  (3)交流评价。
  小兔子与小鱼的对话:
  1.出示句子,学生练读小兔子与小鱼的对话。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2.比一比,你发现跟小燕子的对话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会怎样读好这部分对话?
  3.合作读,相机指导。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闷”的意思。
  续编小兔子与蚂蚁的对话:
  1.参照小兔子与小燕子和小鱼的对话,你能不能编一编小兔子与蚂蚁的对话?
  2.自主练习编故事。
  3.指名说,评价,对于能够用上“呀”“呢”的学生要给予肯定。
  4.可是作者却没有这样写,自己读一读课文第7自然段,你发现了吗?
  5.指导读好这一段。
  读好小兔子与妈妈的对话:
  1.自己练习朗读。
  2.关注感叹号,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观察“哗,哗,哗”之间的标点,指导读出停顿,表达出雨下得很大。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加”“边”。
  (1)观察比较“加”与“呢”中的“口”有什么不同,指导书写。
  (2)指导书写“边”,注意笔顺以及走之旁的写法。
  四、 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在下
  雨前的表现,说一说,试着选择一种按照课文中的写法编一编故事。
  2.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一方面故事性很强,非常有趣,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另一方面,课文借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传递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该课很容易上成科学课,关注了知识点,却忽视了语言表达的特点。教学时,我们要用语文教师的专业视角解读课文,避免语文课本色丢失的现象。
  朗读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这一课,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描写生动,教学时我特意加强了朗读指导,并且将朗读指导作为教学重点。朗读要有成效,一定要讲究指导的方法。我从这一课对话的特点出发,进行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词“呀”和“呢”,联系生活找感觉;另一方面发现小白兔对小燕子和小鱼称呼上的特点,指导朗读。正是因为抓住了这部分对话的特点,加强了指导,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朗读效果。
  我们必须清楚,语文课,须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才行。这一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讲故事,续编故事,这样有效地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作者写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对话的方法,然后尝试着编一编小白兔与蚂蚁的对话,这样就让语言表达落到了实处,同时又在对比中感受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灵活多样。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生字的教学,尤其是生字的书写。教学这一课的生字,我引导学生多次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书写方法,如“呢”与“呀”比较相似之处,指导学生写好口字旁;“呀”与“加”比较不同之处,指导写出部件“口”的不同。
  作业设计
  一、描一描,写一写
  (设计说明:先让学生观察写法,再描一描,感受写法,最后独立练习书写,并对照所给出的字进行改进。)
  二、分角色读一读这个故事,
  再合作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说明:分角色读可以让学生身臨其境,如果能够制作头饰,会获得更好的朗读效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着讲一讲这个故事,不仅能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还能有效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小动物真神奇,竟然可以预报天气,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神奇表现,相互交流一下
  (设计说明:小动物不仅可以预报下雨,还能预报天晴呢。相互交流动物预报天气的神奇性,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发不断探究的兴趣。)
  资料链接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一、单篇(课文)阅读“基于核心目标的分步任务单设计”研究背景  传统的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普遍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的设定缺少课程意识  单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是相对独立的,篇与篇、单元与单元、年段与年段之间缺乏系统性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很多传统的单篇(课文)阅读课堂中,教学目标中最核心的往往只针对与本篇课文相关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而缺少课程意识。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四月,江南的杏花春雨里,新学期,终于姗姗而来。  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草木历经春雨的洗涤越发绿得逼眼。学生已经在线上学习了3个单元的微课。复学之初的语文课,我们一边回顾梳理知识,一边讲评已经完成的练习。第10课是艾青的一首现代诗《绿》,课堂作业本中有一个练习,让学生仿写第三小节: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彩色的梦》,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同桌相互读读。(出示词语:森林 草坪 葱郁 苹果 烟囱 叮咛 彩色 精灵 梦境)  师:学习了第1小节,我们知道了——  生:彩色的铅笔在铅笔盒里活蹦乱跳。  师:多么可爱的彩色铅笔,诗人把它叫作——  生:大森林的精灵。  (师出示: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师:在你眼里,精灵是—— 
教学目标:  1.能针对图书馆借阅的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理有序表达。  2.耐心倾听,听清别人的发言,尊重不同看法。  3.交流时,能做到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走进学校图书馆。  1.由教师带领,走进学校图书馆,采访图书管理员,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  2.关注学校图书馆借阅公约栏,读一读。  采访:(1)学生借阅图书,有哪些常见问
2014年的秋天,我永远也忘不了。  刚结束澳门的工作,带着对同事的依依不舍之情,我拖着两大箱子的书和少量的生活用品来到珠海。没人了解我过去的成绩,一切都要从头  开始。  那是我在珠海工作的第一间学校。二年级本来没有八班,班级学生是从其他七个班调过来的。  开学那天,不大的教室被吵闹的孩子和怨气十足的家长们填得满满当当。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小男孩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他咬着嘴唇,满脸泪水。  他的妈妈
行业协会换届以来近四个月的工作情况,秘书长已在会上向大家做了汇报。秘书处的同志们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换届时我设想的争取领导、理顺关系、加强建设等32字工作思路,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展会管理办法、研究落实2007年工作要点等几个方面已取得突出成效。总体上说困难不少,进展顺利。下面我就相关议题和工作讲几点体会和意见。    一、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精神    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在认真学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ɑ、o、e,读准音,认清形。  2.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ɑ、o、e的四声。  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ɑ、o、e。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儿歌激趣  1.小朋友,欢迎来到奇妙的拼音王国!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汉语拼音的快乐学习之旅。  2.出示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需要它。教我说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3.今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里的奇葩。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古诗词130余篇,与以往教材相比,篇目大幅增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古诗词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值得我们深入字里行间,细心品味、虚心涵泳、耐心琢磨、用心迁移,发现古诗词的独特美感。  细心品味,感受语言凝练之美。《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新绮丽的小诗,选编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教学中,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象,
一、彰显文体特征,实现以读促写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小说单元,选取了《桥》《穷人》《在柏林》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烁的人性光辉。单元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在落实此单元“双线”目标时,我将《桥》一文的研读重点放在体会环境描写和情节推进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巨大作用上。如,通过朗
汤瑾老师带领的团队所研制的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二、四、五、六、七单元的习作教学设计,很有借鉴、探究价值。因为从中让我们能比较深刻地感受到:统编本习作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这里,习作已经告别了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命名为中心、随心所欲、难见体系的任意模式,而是有了与儿童认知规律和言语发展相吻合的科学的课程教学结构。因而探究统编本习作教学策略时,我们必须十分关注它的体系性,力避每次习作教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