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极体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来源 :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驻极体调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常温等离子体放电系统将聚丙烯薄膜分别制成5 000 V驻极体(5 000 V组)和-5 000 V驻极体(-5 000 V组),借助于等效表面电位测量其电荷储存的稳定性。利用打孔器完整切除兔耳腹侧全层皮肤,并剥离软骨膜形成兔耳瘢痕模型。通过测量瘢痕组织的增殖指数和CCK-8实验研究正、负极性驻极体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正、负极性驻极体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实验研究在静电场环境下生长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正、负极性驻极体可提供稳定的静电场作用于瘢痕成纤维细胞。-5 000 V驻极体不仅可以促进G1期细胞增殖,还可以抑制S期DNA的合成或缩短其停留时间,加速其进入G2期,并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向伤口迁移。5 000 V驻极体则通过抑制S期DNA的过度合成,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迁移。但驻极体作用较长时间(4~6周),驻极体可以随着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调控瘢痕增生,最终抑制其生长。结论 :电场可引起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从而调控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且正、负极性驻极体对抑制瘢痕的作用机制各有侧重,2种不同极性的驻极体有望分别应用于不同时期的瘢痕生长过程,最终抑制病理性瘢痕增生。
其他文献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平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迅速成长,SPOC作为后慕课时代的教学新模式具有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小规模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为当代高校教学课堂实现信息化提供了转变的新方向。本文研究SPOC模式的特点,阐述SPOC模式下高校课程信息化改革措施,为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改革参考。
如果你是一只弱小的昆虫,要想不被天敌发现和捕食,你会怎样做呢?是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还是把自己装扮成另一种危险的昆虫以蒙蔽天敌?我们来看看学者们是如何揭开达尔文拟态进化之谜的吧!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面对企业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在生产经营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和推动企业发展的这一新课题,山焦盐化(南风化工)党委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提出了"把生产经营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企业党组织在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