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户下奴婢到在籍贱民身分转变的考察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z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法律对平民、奴婢的地位有严格规定,二者身分差异也明确体现在户籍中。战国至汉初奴婢主要且合法的来源是被罚没的罪犯,在“刑人非人”的理念下,“户下奴(婢)”被当作特定财产,附着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西汉中期以后,破产农民成为奴婢主要来源,统治者视奴婢为“人”的意识逐渐抬升。魏晋之际奴婢以“人”的身分著入户籍,与平民并列纳入官府的户口统计,标志着良贱身分制的形成。此后统治者通过禁止自卖、典身等方式,斩断了平民沦为奴婢的途径。与秦汉时期相比,魏晋隋唐时期的奴婢身分有其鲜明特征。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钱穆先生认为特点有三:第一,历史的“悠久”;第二,发展的“无间断”;第三,记载的“详密”。①但是,应该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从传说中的炎黄部落联盟到西周的“普天之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到秦汉大一统,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民族融合到隋唐大一统,从辽宋夏金多个民族政权之间的对峙到元明清大一统,经民国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既是一个民族不断融合、国家不断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与发展的过程
19世纪下半叶,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引发的社会问题,令偏向个人主义的斯宾塞社会学说遭到质疑,并引发关于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关系的深入思考。在西学东渐大潮推动下,欧美学界的思考以学术译介的方式传入日本和中国,并因文化传统、话语体系、时政背景以及学者个人因素的差异而发生流变。岸本能武太《社会学》在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说基础上,以“非社会性”对译人类反抗社会秩序的“反社会性”特征,在缓解斯宾塞个人自由观念给日本社会带来紧张感的同时,借此对抗日本日益膨胀的国家主义思潮。章太炎通过翻译岸本《社会学》,将个人自由思想与中国传统
护国运动爆发后,护国军方面始终反对帝制,但对待袁世凯的态度因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并非一成不变。日本为全面掌控中国,决定利用护国运动之机实施“倒袁”政策,在华扶植亲日势力。日本有意识地密切与护国军的联系,提供借款、军械,增强护国军实力及信心,强化护国军的倒袁立场,以巩固南北对抗的基础。袁世凯取消帝制后,护国军目标得到部分实现,南北妥协的可能性加大。日本对护国军进一步施加影响,压制英国的调停意向,增大了南北妥协的难度,并致使冯国璋主导的南京会议归于失败,冲消了袁世凯去世前南北实现和解的最后可能。护国战争期间,南
欧洲文明采纳和改造不同的文明元素,经历数百年痛苦的文化互动与磨合,终于成形于中世纪中期。其文明确立的标志是有着广泛社会共识、被明确定义并根植于自然权利的“元规则”:财产权利、同意权利、程序权利、自卫权利和生命权利。它们是深层次、始基性规则系统,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它们是不可让渡的应然权利,却影响着实定法权利,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走向。这些元规则自成体系,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从而使西方成为西方。
经过近一年紧张筹备,在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周年之际,《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创刊号顺利出版发行。创办《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举措。该刊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突出原创性、厚重性、系统性和思想性,重点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各领域优秀学术成果,特别欢迎具有深厚学术积累、不乏思想创见的专题研究成果。
1918年11月9日,一场革命结束了德意志帝国的统治,拉开了魏玛共和国的序幕。然而这一德意志历史上首个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并没有把11月9日确立为共和国的“国家庆祝日”。突如其来的政治断裂性与充满各种理解的革命叙事,构成了书写历史的多种动力,同时让共和国的政治合法性在一系列有关“国家庆祝日”的争议中丧失了公共呈现的契机。这种杂糅记忆未能构建起有利于共和国发展的“回忆文化”,反而由此造成历史认知上的持续政治冲突,以至于魏玛德国始终无法完成认同建构的重大使命。这种由历史带来的政治问题正是共和国前进中不断累积的包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中国的中国中古史^①研究无论是学者规模还是研究水平,都首屈一指,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学的一张耀眼名片。如果从学术贡献的角度看,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把握:一是对中国中古史本身的贡献;二是对中国史的贡献,即中国中古史研究如何启发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研究;三是对世界史乃至历史学的贡献。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国中古史研究的整体情况而言,如要在上述三个层次上作出持续的、更大的贡献,打破时段、国别以及专业区隔,尤其是促进世界史和中国史融合发展,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和道路.
一些史学工作者将世界史简单视作国别史的累加。19世纪后半期,德、法、英、美等国历史学家皆以研究本国历史为主要任务。早期历史学期刊如德国的《历史杂志》(Historische Zeitschrift,1859)、法国的《历史评论》(Revue Historique,1876)、英国的《英国历史评论》(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886)、美国的《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895),大部分版面用于刊发本国历史的研究成果。日本的历史研究分为
明清江南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江南史研究更加活跃,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事实上,明清江南史不仅是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全球史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是沟通、整合中国史和全球史研究一个很好的实例。本文拟从以明清江南为中心的东亚海域交流史、世界经济贸易环流中的明清江南、明清江南与中外互动、江南文化中的世界元素、中欧比较视野下的明清江南等方面,谈一点想法。
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席教授、以倡导新文化史研究而闻名遐迩的林恩·亨特(Lynn A.Hunt)出版了《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一书,颇受关注。但许多读者可能没有注意到,亨特在该书中还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当代历史系的建制,她写道:“民族国家依然是世界各国历史教学的重头戏。在美国,39%的高校历史系教师教美国史。位居第二的是欧洲史,有超过25%的历史教师讲授。法国、英国、德国教本民族国家史教师的比例则更高,就德国来说,已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