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何以成为新的“认知主体”:具身认知的可能性与资格赋予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是当代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机器人是否具有认知能力。随之而来的是机器人伦理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对"AI战胜人类"的探讨等。机器人索菲亚的出现加剧了对人—技关系的争论,人工智能究竟能否成为新的"认知主体"?机器人伦理该如何界定?本文将从具身认知、设计伦理两个角度论述人工智能如何可以获得"认知主体"的身份,明确机器人伦理的人类核心原则。
其他文献
教育惩戒权在我国提出了很多年,但纵观来看却并没有起到最初所预想的作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难管,老师难教的情况越来越盛行。在这种压力下有些教师干脆完全放弃使用惩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9月11日,国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除了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突眼、多食、易饥、消瘦、心悸、疲乏等躯体症状外 ,尚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动、注意力涣散
雕塑是情感的造型艺术.人们看事物总是从物象作用于人眼,通过视觉成像生成抽象的符号,进而通过人的大脑解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物象.而雕塑家则是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主观意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关系,探讨不同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cut-off值对AMI的诊断意义,为AMI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