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不断深入,我校“比教学”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亮点纷呈。通过参加综合课教学大比武活动,我深深感受到美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解开了心中很多的困惑、疑问,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感到美术教学的艺术魅力。
现在的儿童有爱美和好奇的特点,因此,小学生对美术这门课还是比较喜爱的。但是初学者只是认为画画好玩。到了中高年级,画得不像,变产生了厌倦和畏难情绪。认为反正是一门副课,学不学没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把学校为什么要开设美术课,学习美术有什么用的问题,浅显生动的讲给学生听,指出“美术”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它对我们道德修养、性格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发展形象思维,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应着重指出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帮助我们学好其他知识,就是各行各业,生活也都离不开美术。所以我们小学生还是应该努力学好它。
上美术课并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老师黑板一挂,学生照着去画”那么简单。它和语、数学科一样,也要抓好备、教、辅、改等几大环节。如备课,在确定教材之后,要明确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简便易学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如上圆锥模型这课,它的重点是如何掌握重心,画出一个端端正正的三角形。它的难点是如何运用线条表达明、暗,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不正确指导,让学生信手去画,肯定会画得歪歪斜斜。这就要求教师课前除准备好圆锥体模型外,还要画好一张写生畫,让学生反复观察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出圆锥像个“三角形”;再叫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三角形画得端端正正,一点也不歪不斜。教师在讲解时画出一条从上到下的中心线,并说明这条中心线的重要性,只有先画好这条中心线,才能掌握重心,画出三角形才不会歪斜。接着在中心线下面画出两端长度相等的横线来。
横线画准确后,加上两边斜线就成了一个端正的三角形了,把地部画一弧线,圆锥体的轮廓就出来了。三角形的画法解决以后,再讲阴影部分的画法,首先让学生找出光射方向,再找出明暗分界线,在阴影部分分界里最暗、次暗、灰色部位,然后板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分层来表现它。学生通过先看模型,再观察写生画,最后又看了具体写生画的全部过程,这样循序渐进地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再让他们画,那就不会是歪歪斜斜的乱画了。
小学生学美术,一般是照着教材上的画或者是实物临摹。指导学生临摹也要方法简易,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特点,低、中年级学生往往在一张纸上难以准确地定好画面布局,勾出大致轮廓了。大多数爱从细节局部开始,最后画整体,而在画局部细节时,又顾不上这一个局部与另一个局部的大小、远近、上下的比例关系。这样就不易画准。如初学画人物,总是把人画成头大身矮,手长腿短,一只眼大一只小……。我们可以把传统的“九宫格”放大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把一幅画分成若干小方块来画。这种画法既简便易学,又准确方便。除采用方格放大法以外,画各种图案,花边,还可以把田字格,米字格,井字格,菱形格,图形格的用法讲给学生听。
另外把学生学过和常见的字或者符号拟似变形来画。如“2”字像鸭子;“个”字像把伞;“大”字像五角星;“立”字像帆船;“h”像靠椅;“人”字像竹叶;问号像耳朵。
在教学中,教师应开动脑筋,多想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口味,简便易学的方法,同时边启发学生自己找“拐棍”。应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拐棍”在学时用一下是可以的,以后还是要通过多看、多画、多练,逐步去掉“拐棍”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准确地把临摹的景物画到作业本或纸上。
总之,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学习,取长补短,注重业务修炼,完善教学过程,以期新的收获。
现在的儿童有爱美和好奇的特点,因此,小学生对美术这门课还是比较喜爱的。但是初学者只是认为画画好玩。到了中高年级,画得不像,变产生了厌倦和畏难情绪。认为反正是一门副课,学不学没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把学校为什么要开设美术课,学习美术有什么用的问题,浅显生动的讲给学生听,指出“美术”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它对我们道德修养、性格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培养美感,陶冶情操,发展形象思维,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应着重指出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帮助我们学好其他知识,就是各行各业,生活也都离不开美术。所以我们小学生还是应该努力学好它。
上美术课并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老师黑板一挂,学生照着去画”那么简单。它和语、数学科一样,也要抓好备、教、辅、改等几大环节。如备课,在确定教材之后,要明确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简便易学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如上圆锥模型这课,它的重点是如何掌握重心,画出一个端端正正的三角形。它的难点是如何运用线条表达明、暗,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不正确指导,让学生信手去画,肯定会画得歪歪斜斜。这就要求教师课前除准备好圆锥体模型外,还要画好一张写生畫,让学生反复观察对比,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出圆锥像个“三角形”;再叫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三角形画得端端正正,一点也不歪不斜。教师在讲解时画出一条从上到下的中心线,并说明这条中心线的重要性,只有先画好这条中心线,才能掌握重心,画出三角形才不会歪斜。接着在中心线下面画出两端长度相等的横线来。
横线画准确后,加上两边斜线就成了一个端正的三角形了,把地部画一弧线,圆锥体的轮廓就出来了。三角形的画法解决以后,再讲阴影部分的画法,首先让学生找出光射方向,再找出明暗分界线,在阴影部分分界里最暗、次暗、灰色部位,然后板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分层来表现它。学生通过先看模型,再观察写生画,最后又看了具体写生画的全部过程,这样循序渐进地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再让他们画,那就不会是歪歪斜斜的乱画了。
小学生学美术,一般是照着教材上的画或者是实物临摹。指导学生临摹也要方法简易,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特点,低、中年级学生往往在一张纸上难以准确地定好画面布局,勾出大致轮廓了。大多数爱从细节局部开始,最后画整体,而在画局部细节时,又顾不上这一个局部与另一个局部的大小、远近、上下的比例关系。这样就不易画准。如初学画人物,总是把人画成头大身矮,手长腿短,一只眼大一只小……。我们可以把传统的“九宫格”放大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把一幅画分成若干小方块来画。这种画法既简便易学,又准确方便。除采用方格放大法以外,画各种图案,花边,还可以把田字格,米字格,井字格,菱形格,图形格的用法讲给学生听。
另外把学生学过和常见的字或者符号拟似变形来画。如“2”字像鸭子;“个”字像把伞;“大”字像五角星;“立”字像帆船;“h”像靠椅;“人”字像竹叶;问号像耳朵。
在教学中,教师应开动脑筋,多想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口味,简便易学的方法,同时边启发学生自己找“拐棍”。应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拐棍”在学时用一下是可以的,以后还是要通过多看、多画、多练,逐步去掉“拐棍”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准确地把临摹的景物画到作业本或纸上。
总之,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知道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学习,取长补短,注重业务修炼,完善教学过程,以期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