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孔雀”栖南鄂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孔雀”栖南鄂。
  金秋十月,香城咸宁满城桂花香。咸宁桂花为什么这样香?缘于“一个孔雀来,一树桂花香”的故事广为流传:2019年,咸宁引进“南鄂英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邓子新。他带领专家团队常驻咸宁专攻桂花研究及其产业化,创建湖北省桂花产业研究院。在邓院士的带动下,陈洪国、史玉敏等一批本土专家围绕“桂花事”,开发出南桂系列护肤品、桂花饮品和桂花食品等桂花特产,一树桂花一树“金”终成现实。
  栽下梧桐树,引得“孔雀”来。2018年以来,咸宁市围绕主要产业,实施“南鄂英才计划”,已引进近70名“高精尖缺”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政策领航引“孔雀”
  “‘南鄂英才计划’的出炉,是时代所趋、咸宁所需。”咸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王江介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咸宁,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吸引一批行业领军型精英人才。
  2018年,“南鄂英才计划”应运而生。它瞄准智能机电、绿色食品饮料、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层级,分类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A类)、省级领军人才(B类)、市级领军人才(C类)、青年创业英才(D类)。
  为确保“南鄂英才计划”政策落实落细,咸宁市委人才办会同教育、住建、科技、金融、人社等部门,制定了子女入学、创业融资、购房租房、生活补贴等具体实施细则,最终形成了南鄂英才“1+8”配合支持體系。至今,已有68名“南鄂英才”获得项目扶持资金和生活补助3000余万元。
  “赤壁市创业氛围很好,各个涉企部门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在这里干事很安心,正筹划在赤壁投资第3家企业。”武汉高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晓忆表示。武汉高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落户赤壁市。目前,该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比42.86%,博士5名,共申请专利40余项。2019年,该公司董事长郑泓博士获评咸宁市“南鄂英才”A类高层次人才。
  “‘南鄂英才计划’的出台,好比按下了我市招才引智的‘快进键’。”王江说,以“南鄂英才计划”为载体,目前已成功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14 人、省级高层次人才 36 人来咸落地发展。咸宁市创新创业的人才数量逐渐增加、人才层次也有较大提升。
  为不断拓宽八方之才进入咸宁的通道,除“南鄂英才计划”外,咸宁市还出台了“咸宁市创新创业先锋行动计划”“关于大学生引进计划的实施意见”“企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基本形成面向不同层次人才,涵盖创新创业、融资研发、评价激励、生活保障、配套服务等差异化支持举措的人才政策体系。
  同时,咸宁市连续5年举办“南鄂杯”高创赛、院士专家咸宁行等引才品牌活动,共吸引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报名和对接;通过向人才智力密集城市开设首批“引才专列”,先后引进200余名高学历专业紧缺人才和一大批大学生来咸实习实训、就业创业。
  才尽其用促发展
  一个人才、一项成果就可以催生一个产业,造就一个企业。
  2018年,国家重点联系专家、清华大学副教授伍晖获评“南鄂英才”A 类人才,咸宁市为其提供了5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以及独栋3000平米的场地,并且免租3年。彼时的伍晖已率领团队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纤维材料,正在全国寻找成果转化基地,“南鄂英才”系列政策,坚定了伍晖让项目落地咸宁的信心和决心。如今,伍晖的咸宁优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日益壮大,不仅开拓了咸宁市在新材料领域的新业态,而且其有关技术和产品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高精尖特”人才领衔的团队落户咸宁办企创业、协同创新,搅动了咸宁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先的科学技术、智力成果,有力推动了咸宁市新材料新能源、康养等产业的创新发展,造就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丰富了全市产业业态和结构布局,形成了产业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0年,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设,获评“南鄂英才”B类人才。近年来,咸宁海威公司申报及取得的专利达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项。公司开发的船舶与海工装备高新复合材料相关制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复合材料螺旋桨等4项创新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项目“奋斗者号”。在大力发展科研的同时,海威公司经营业绩也在不断增长。公司产值从2017年的5000多万元增长至2020年1.5亿元,累计缴纳税额近亿元。
  咸宁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推动人才链、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合一”,构筑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以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为咸宁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底盘。
  筑好巢穴。“南鄂英才计划”不仅成功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来咸,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实现咸宁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强化保障留“活水”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劣,则人才散、事业衰。如何筑牢“蓄水池”,防止人才“活水”流失,是人才工作的关键。
  “研究院提供了事业编制、人才公寓和生活补贴,衣食住行四样就解决了三样,我能安心做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幸福感很强。”赤壁生合元科技有限公司任萌丽说。该公司由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武汉大学宋恒教授团队筹建。
  2020年4月,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成立,同时以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研院公司)作为运营与管理实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近年来,高研院及高研院公司通过招才引智,现有科研技术团队86人,组建7大项目部,22个专家团队,为赤壁市100多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难题攻关服务,与20多家企业合作立项,实现“平台—团队—项目”三位一体循环发展。
  “要留住人才,就要给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和优良的扎根土壤。”赤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留住人才“活水”,咸宁市调动各地各有关单位“一把手”领办人才实事项目,整合金融信贷、法务财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技术转化等专业机构优势资源入驻人才超市,简化人才项目审批手续与前置条件,优化政务流程,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更“省力”;完善“人才绿卡”制度和功能,大力推进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建设,做好来咸宁就业创业人才住房保障;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协调解决补贴申领、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关键小事”,让人才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打破思想“围城”,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湖北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刻认识“思想破冰”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意义,精准把握“思想破冰”的深刻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深度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抓住思想理念这个根本,才能引领行动,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湖北省营商环境建设绩效显著,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问题是表象,根子在思想。没有思想的引领,行动就无法跟进。沪苏浙等沿
期刊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资源浪费、工业用地无序利用等问题。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资源的管理者可从土地资源的出让与使用中获得财政收入;作为地方政府背后的微观行为人政府官员则可从土地资源的出让与使用中获得更多晋升的筹码。测量经济绩效考核下的官员晋升激励对工业用地效益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工业用地效益的提升,而且能为官员考核机制的完善提供线索。
  本文在明确官员晋升激励和工业用地效益内涵的基础上,对官员晋升激励制度和工业用地效益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运用熵权法对我国249个地级市的工业用地综合效益进行了综合的测
38岁突然下岗,人生如何逆风翻盘?  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施敏在社区工作中找到了答案。  拿着一本《党的组织工作问答》,从街头巷尾出发,从邻里琐事入手,施敏在0.26平方公里的社区中默默耕耘18年。  “我们是和社会改革发展一同进步的一代人,成为党的一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我犹如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虽然停不下来,但从不觉得厌倦。”在施敏看来,社区便是她乘风破浪实现
期刊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B2B卖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下,供应商依靠将零售商通过电商平台预定的订单质押给商业银行来获得贷款,能有效解决供应商的融资难的问题。本质上是商业银行对零售商的信任。因此研究信任感知如何影响融资活动中供应商、零售商以及商业银行的交易决策对B2B卖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B2B卖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引入三维信任感知,基于此设计了
跨境电商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符合时代潮流,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增长点。即使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处于低迷状态时,跨境电商也保持年均超过30%的高速增长,2008年到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从不到1万亿到突破8万亿。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跨境物流是否也得到相应的协调发展,两者之间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这都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系统研究
近年来,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工委坚持狠抓农村基层党建,以党建带动班子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拉动集体收入增长,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变了农村面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武当山特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下辖3个办事处、31个行政村、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