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发展快。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自觉学习
  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借兴趣,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键位学习放在游戏之中,因为特别是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练习》,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到底用那个指头来击键。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对于一些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我就用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教学《认识文件和文件夹》,我把文件夹比喻成我们家的柜子、抽屉等,教学《回收站》,我把它比喻成“垃圾篓”等。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任务驱动,加深记忆
  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设置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具体任务,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四年级教学任务有《神通广大的因特网》,这部分我设置任务,让学生比赛查找信息,看谁查的又多又快。六年级做电子报刊,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做电子报刊,参与评比,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成就感。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就更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機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好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生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小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
目的 比较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86例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均对其进行微柱凝胶卡和试管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注重右脑潜力的开发,从生理基础入手,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力的形成除了必需的知识基础以外,生理基础也是其支撑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
歌唱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不仅可以美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情感,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是人们工作、学习以为生活的补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也随之的蓬勃发展起来,歌唱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就我省而言大大小小的歌唱活动数不数胜数,参加歌唱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朴实的农民兄弟,无论是小
目的 评价责任助产模式实施对于提高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接诊的9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模式、责任助产模式,对比
目的 分析在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中应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柔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之艰难,只要我们时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就能尽快走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就能尽快地提高英语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 ; 现状策略;关爱 ;教学方法课外活动  凡是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同行们都知道: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