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引领 效率提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导学案的使用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和主体学习行为,注重了学法指导,强化了知识运用,是新课程改革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效率提升的一种教学探索。
  【关键字】导学案 课堂效率
  一、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追求课堂高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关注的焦点,而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探究创新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设计并使用了导学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它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学行为,注重了学法指导,强化了知识运用。
  二、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教师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课标、教材、学情的深入分析研究之后,编制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学习材料,以“导学、诱思”为出发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来制作导学案,教师不能简单罗列教学内容和步骤,而是要帮助学生将学过知识和将学知识巧妙衔接,为知识学习铺垫,还要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使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探究。同时,学生还能掌握学习方法。它是融学与教为一体,引导和培养学生在预习、展示、复习和巩固中的自主能力,促使学生从观众到主人的转变。
  三、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以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Using Langu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教学为例。
  1.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计算机”展开,是一堂听说读写的综合课。旨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和信息进行听说读写,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听与说;第二部分读、说与写。其中,听力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几种形态或载体,即收音机、书籍、电视和电脑。其中包括四个练习:练习1是听前的热身活动,首先给出IT的定义并让学生列举几种IT形态,然后和同伴比较、讨论;练习2是对文章大意的考查,学生听第一遍并用一句话写出主旨;练习3是对所听内容细节的考查;练习4是一个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就所听内容进行讨论,谈谈四种信息技术载体各自的优劣,是对所听内容再加工的过程。在此练习中给出了表达观点和支撑自己观点的功能性句型。通过对几种信息技术载体优劣的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导学案设计思路:在设计时,笔者分析了教材和学情,整合了学习目标,将原本的听说读写课分成了两个课时。本堂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以复习旧知识导出话题,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听力水平,设计“分层听”的活动,通过三次听完成所有任务并通过填空方式呈现听力材料;创设呈现、运用语言的情景话题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后再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学习内容即与单元话题紧密联系,也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板块;关注情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3.课堂教学反思
  导学案的使用贯穿了任务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体验、探究、合作。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具有很高的心理真实度。教学的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主动思考后的输出。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积累,激发思考,鼓励质疑。在情景中的讨论和理解实现了学生有深度的相互学习。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优生得到巩固提高,学困生有机会弥补。导学案也使教学过程趋于精练,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听,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结束语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课堂导学案的使用,让英语课堂教学有章可循,增强课堂的操作性、实用性,使教学真正成为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努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康艳. 新课程理念下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昌硕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要认真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只有很好预习,学生学习才会进入角色,教师的讲解才会水到渠成,学与教才会“共同振动”。二,好的切入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满堂问”,所提问题没有广度,深度,反而使教学过程繁杂,产生没有价值的效果,同时又浪费时间。四,多媒体泛滥,把一些简单的
【内容摘要】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物理课堂教学逐步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由重积累变为重探求,在物理探究学习活动中强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汇和渗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积极实践 智慧闪光  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物理课堂教学逐步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由重积累变为重探求,在物理探究学习活动中强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汇和渗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升学生物
中国文学自古就追求“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言外之意”,即“留白”,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留白”,焕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让虚实结合的境界融入课堂。  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教学时候,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下面,笔者选取诗歌、散文
教育家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就是全优的了。”可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主动学习地起点,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法宝。为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达到“其进自不能已”的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着手解决下述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  一、挖掘教材,探“兴趣点”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满足高中数学算法教学的实际需求,要充分的注意到对高中数学算法教学方法的总结研究,充分结合“新课程教育”的实际要求,总结出适合高中生群体的高中数学算法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现阶段高中数学算法课程的教学情况,思考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算法教学方法,充分认识算法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应当如何通过数学算法教学,促进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
【内容摘要】在传统的英语语法复习课里,一般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复习效果很不理想。为改变以灌输为主的语法复习模式。笔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情出发,在一定的语境中区完成各项语法训练。让学生在观察、感悟、探索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内化语法规则,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语法复习
【内容摘要】迁移理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很多知识点的教学以及问题的解答中都可以发挥积极的效用。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发挥迁移理论的积极辅助效用。教师可以透过知识点的迁移与延伸来辅助新知教学,并且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架构。这些都是迁移理论可以发挥的功效,合理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将会为课堂教学效率带来显著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迁移理论 应用  迁移理论的灵活使
古人认为人生要义是“立功、立德、立言”,“言”是“功、德”的表述,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所以有“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认同。同时,古人亦对经由这些凝聚功德的所立之言的阅读所产生的教化功能寄予厚望,认为阅读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进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及至个人的阅读体验则以于谦说得更为生动,他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引言  笔者通过对周边县市中小学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作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意在探寻目前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有关部门、人员的重视,并力求提出一些可行的举措,以改进现状,全面提升我周边县市的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质量。  作为曾经的运动员、今天的体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者,在连续反观了近两年的周边县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后,心中时常涌动出一股想要强烈呼吁的欲望:今天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水平为什么
【内容摘要】诵读教学自从叶圣陶、夏丏尊等语文教学先辈的时代起就受到极高的重视,不仅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因为学生能在有效的诵读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增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语感,熏陶情感,从而使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对分数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忽略了诵读能力。本文试图强调中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揭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