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郊记忆休闲游憩设施设计探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成都传统元素在东郊记忆景观设计游憩设施中的应用,促使园区设施不仅具有当地的特色,也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这样的手法有利于城市形象发展。东郊记忆的设计者非常用心地把成都地域文化符号的元素运用在其设计方案里面,分析东郊记忆中的景观设施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关键词:东郊记忆;传统元素;文化符号;景观设施
  设计师将东郊记忆以前遗留下来的不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进行改造并再次利用,充分提升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走在东郊记忆工业区的各个空间中,游客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气息,见到工厂的管架、烟囱、机床、屋架和逝去年代的劳动者的雕塑、标语、壁画等一系列过去的建筑和标志物,感受以前老成都的东郊工业兴迁历史,看到时代的变化与变迁、岁月的流逝。东郊记忆作为西南片区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标签,其景观建筑独具特色。
  一、东郊记忆概述
  东郊记忆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占地大约282亩,由厂房改建,属于老工业区的一部分。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曾有“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美誉。
  二、东郊记忆休闲游憩设施的造型表现
  设施是都市重要修饰造型手法表现的重要手段,反映了现代都市建设,同时也诠释了一个都市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特征的背景,是人们了解、认知这个城市建设的最好途径。对于东郊记忆的街道设计,首先考虑景观造景造型手法是否与城市环境一致,再考虑景观造型是否能与当地文化保持一致。因此,在改造的街道设施建设中应该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等众多城市特色,這种设计是对东郊记忆建筑的一种保护,可以使城市文脉得到延续。其次,应该考虑人性化的原则,设计的本源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街道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因素的适用性,而且还应该考虑大众的心理需求,赋予古城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思考符合大众生活、发展需要的设计。
  (一)运用提取方法
  对东郊记忆有区域特点的地方和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取其精华,并结合具体现实街道场景的景观设施的功能特性,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街道设计相结合。首先,提取大量老成都元素加以放大,以凸显成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东郊记忆注重突出老工业区的文化元素,对原红光电子管厂厂房的遗留进行废物利用,对旧厂区进行复原,保留了厂区原有的老式建筑风格,并且结合现代的元素,展现了老工业区改造后的现代特色。材料的运用也体现了公园的艺术性,例如,利用了旧钢架、轨道车等一系列复古陈旧材料和一些陈旧物的标志性材料、怀旧物品进行旧物改造,设计建筑景观小品,加强了东郊记忆的艺术整体性。利用一些以前人们画的壁画、海报和怀旧标语等绘制墙面进行修饰,引起人们对老工业区改造的认同感,并且与提出的主题紧密结合。
  (二)运用组合方法
  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会体现出不同的设计感,而运用组合的设计手法不仅能体现出形式的多种多样,也能体现出城市地方建设的特色。有特色的建筑建造能带动旧区的更新变化,如东郊记忆的规划设计展示出外部空间的序列变化和重组,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内部空间的严谨。通过改造后的工业建筑,将以前的工业建筑空间和现在的时尚空间联系起来,变成完整的新空间结构,有助于提升建筑空间的趣味性和协调性。东郊记忆的老工业区建筑改造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按照空间内部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对以前的老建筑空间内部进行微调和修改,与此同时加入许多创新、创意的现代化元素,使内部空间结合分布错落有致,如园区入口的旅馆,就是结合原址所留下的建筑并且加入了创新元素;二是在东郊记忆的一些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是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翻修,重新修建其围护的部分,并且将以前的内部空间重新分隔,如利用老工业区建筑改造的博物馆。东郊记忆最具有时代感的红砖墙就是通过利用以前老工业区遗留下来的建筑立面改造而成的,保留了遗留的生锈管道,加入了新的元素,如大面积的现代LED幕墙、广告标志等时尚立面。这样的手法能够形成非常鲜明的新旧对比,从而突出东郊记忆的年代感和新生态。
  三、东郊记忆休闲游憩设施的色彩表现
  色彩可以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色彩在艺术中也是很重要的,由于色彩艺术经历了历史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对每一种颜色所表达的深意有着约定俗成的认识,而色彩本身也是有可识别性、象征性的。不同的色彩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是艺术家们表达自己作品思想的一种无声语言。因此,在面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时,人们可能会对颜色产生不同的观念。
  东郊记忆的色彩基调是依据原址所留下来的旧时代风格,黑、白、灰、褐等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使用较多。运用这些颜色可以使园区更像古时建筑,富有当时的时代感,使人们能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时间的沉淀。
  四、东郊记忆休闲游憩设施的材质表现
  在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后,我们能看到很多材质早就与我们的生活观念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在东郊记忆选材时,多数设计师选择了体现工业时代感的具有工业质感的材料,如钢筋、水泥、塑料管线等以前就广泛利用的材料,这些材质会给人冷硬的疏离感。而园内的花卉植物就很好地中和了这种疏远感。使用不同的材料能够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不同感受体验。
  五、东郊记忆休闲游憩设施的空间重塑
  东郊记忆原本是一个工厂,后变成了怀旧的空间。它的内部空间处理运用了掏空处理的方式,即保留原址中的所有建筑,只是把建筑内部的设备全部移除,并改造了建筑内部空间,通过废物利用,把移除的设备进行利用,将其改成建筑小品等多种装饰。如,1号楼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所以将其改造成了演艺中心,更好地利用了其特点从而使工业区的建筑利用率更高,并且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和现代文化的时尚。而原有的工厂食堂则被改为怀旧的体验式东郊食堂,这样既能保证来往的游客能够舒适地享受到园内的服务,也加强了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通过保留其原有的使用功能,能让现代人感受到当时的生活。除了保持原有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些厂房空间也得到了改造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除此之外,那些废旧的机器从原厂房移除后并没有立刻扔掉,而是结合了现代工艺和现代元素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得到了现在展列在外的道路两旁的具有现代化元素的仿古景观小品。例如,废旧的管道横亘在园区的大道上,虽然很突兀,但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剩下部分保持原有的形态被放置在人们行走的道路两旁,供人们欣赏。总而言之,东郊記忆在景观的塑造方面和建筑塑造方面都能看出以往的工业元素和历史印记的遗留和存在,希望以此引起游客对过往的想象。
  六、结语
  如今,现代化和怀旧因素相结合的空间得到了许多商业实践,但是其冲淡了原有的怀旧想法和怀旧意味,由于商业色彩太过浓厚,文化怀旧气息被冲散,部分景区内部经营惨淡。与此同时,空间消费也会带来消费群体的间隔,造成两极分化。东郊记忆的空间消费更加偏向小资,这就使一些普通游客少消费或者不消费。因为消费水平偏高,虽然客流量较大,但是由于游客的消费水平有限,游客消费少甚至没有,不少游客不具有消费欲望。尽管是公共开发空间,但实际上,这种情怀和消费水平并不能被大众游客所接受,因为游客的介入空间和深度有限,游客可能会产生走马观花的观园效果,从而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背离了设计师的设计初衷,造成消费阶级分化。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发展脉络,如何让工业游憩空间变成与众不同、富有城市历史韵味的地标,而不是单一的复制品,这需要相关设计者深入思考。虽然东郊记忆刚建成不久,但仍然可以看出它艺术生命的旺盛,其得到了广大艺术者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将得到更多的投入,不仅充满时代气息,也会更好体现其历史年代感。
  参考文献:
  [1]张静.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西安街道景观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0(10):116-118.
  [2]诸锡蓉.“东郊记忆”的再利用之道[J].四川建筑,2014(5):46-47.
  [3]刘彬,陈忠暖.城市怀旧空间的文化建构与空间体验: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J].城市问题,2016(9):35-41.
  [4]康金晶,李伟.成都东郊记忆空间环境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3):25-27.
  [5]张可君.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的城市记忆传承与延续初探[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
  [6]朱建伟.基于“城市触媒”理论下的城市旧工业厂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7]蒋丽.从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看成都东郊记忆[J].城市建筑,2014(8):3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往往停留在建筑外表这种物质层面上,忽略了精神层面,其中场所精神的缺失较为严重。然而,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所以,场所精神在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中的营造,并唤起人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保护好完整的街区风貌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以场所精神营造为视角,结合相关理论,初步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社会对新时期的校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和空间环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对空间的需求,以及周围环境与人的各种身体行为、心理活动之间的互动联系,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设计者只有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空间的具体形态,更好地完成设计。以湖南工业大学老冶金楼西侧广场为例,通过调研分析,提出相关设计策略进行设计改造。  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化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近年来,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呈现出了重要的现实价值。为此,以当前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
摘 要: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线上电商行业兴起,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商场百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而公共艺术的出现对于转变商业空间起到巨大的作用。商业空间从先前以展示销售为主的商场逐渐转变为以打造体验感为主的商业综合体,以公共艺术为手段,打破如出一辙的传统商业空间,创造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色功能来吸引消费群体,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公共艺术;商业综合体
摘 要: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街道空间的设计是否具有人性化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十分必要。街道空间每天都会接待许多使用者,人性化设计能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使用者的要求,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城市街道空间;人性化;设计  最初,为了能够给出行、交通提供便捷建立了街道,后来在社会经济进步,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街道在原有基
摘 要: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现代社区商业的开发与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组成来看,社区商业外环境空间景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部分空间,因此社区商业外环境空间的设计研究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良好的设计指导理念及策略,可以帮助社区商业外环境打造良好商业氛围,提高社区质量。  关键词:社区;社区商业外环境;设计理念;设计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区
摘 要:现如今,城市中的老旧社区在现代城市新区的不断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老旧社区发展缓慢与时代的要求相差巨大、居住环境条件落后无法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道路狭窄管线外露存在安全隐患、老旧社区内部风貌与肌理新旧割裂等,这些现实问题已经阻碍了老旧社区的发展。老旧社区有机更新的发展策略如何制定,以及如何既满足当代需求又满足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老旧社区风
摘 要: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小镇文化内涵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个优秀的特色小镇不仅需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外在,更需要有丰富的内涵来完善给予人们的体验。现在许多新建的小镇,也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文化内涵去吸引更多的人,才走向失败。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对小镇文化内涵的挖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一个小镇来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往往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之中,因此对小镇文化内涵的挖掘,也可以说是对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