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对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每一个步骤,以确保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严格控制电气施工设计委托书的质量
设计委托书是否详尽、条款是否明确、表达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环节的建设质量及建设流程,因此,设计委托书必须应包括电气标准的章节,从而以最明确的规范体系体现出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各项电气建设指标、使用规范的具体要求,为电气施工图提供有力的设计依据。具体内容应体现施工对电气的要求规范、对电气功能的诉诸,对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对主要设备情况的明确、施工中对提供电源位置的要求及设计方式、对其他辅助相关专业及其他建筑电气连接的要求、规定及使用性质说明、对工作管理、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时间安排的掌握以及对供配电系统的级别控制、设备用电系数规范等。
(二)严格把关电气施工设计图纸
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在提出设计委托书后,应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让其按照设计委托书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设计单位完成施工设计图纸后,应提交给建筑电气施工企业,而后根据相关规范标准与企业共同审核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并着重对电气设计指标、强、弱电电路布线情况、设备布置情况等进行审核,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审图环节。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能为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在共同审核施工设计图纸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向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关于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全面的说明,让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充分明确、了解施工设计图纸,从而为正式进行施工作业提供保障,排出施工作业中出现的施工技术难题。
(三)设备选型的确定
选择质量合格的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各个设备供货商的选择也应尽可能谨慎。具體来说,在设备质量上,首先要检查外观有无破损现象,然后检查具体的性能指标,如种类、型号、规格等,再综合考虑其外形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将实用和装饰等功能结合起来。在购买这些施工设备时需要看完样品后再订货,这样才能选到最合适的商品。之所以要如此重视设备选型,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之后整个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同时也是保证整个施工都如期完成的重要条件。
二、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探究
(一)配电箱的安装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配电箱的安装至关重要,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
(1)配电箱的型号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合格的一律不予采用。
(2)铁制配电箱的箱体要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制成。
(3)端子板应用大于箱内最大导线截面积2倍的矩形母线制作,但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60mm2,厚度不小于3mm。
(4)箱体安装要牢固,安装配电箱时箱盖紧贴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底边距地面为1.5m。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动力配电箱与照明开关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用一个配电箱,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别设置;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安装应端正牢固,箱下底与地面的距离在1.3~1.5m之间。
(二)控制好电线管的敷设工作
配电线路管施工在整个建筑电气施工中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筑电气施工企业采用的预埋管线材质与规格必须满足电气施工要求;施工电线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并在施工中将其排列整齐,且电线材质、规格、曲半径都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此外,应采取分开敷设的方法敷设控制电缆与动力,若是敷设的电缆为计算机电缆则最宜采用屏蔽手段进行敷设。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控制砖墙内的电线,确保其离地距离大十五毫米,管线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子外径十倍或更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施工技术和新思想也在不断革新,同时采用新型电气施工材料相较于传统施工材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关、插座及面板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安装的插座面板要紧贴墙面,保证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2)漏电开关在安装前要逐个检查,确保漏电开关质量和动作的灵敏。
(3)相同型号并列安装及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不错位。
(4)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要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
(5)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的电压等级区别使用。插座接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或接零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四)防雷保护措施
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如果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要装设独立的避雷针,避雷针要与天线避雷接地装
置进行可靠连接。为综合防雷,天线宜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此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口处,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转换装置避雷器;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分级别保护。
(五)接地保护措施
现代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也可以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应单独设置,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六)调试好电气设备
在整齐好电线并牢固好线盒内后,要测试设备的绝缘性,然后对设备进行先单体后联动或者先空载后负荷的电气的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消防泵,假如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出现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解决,直至能够确保建筑电气施工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结语
建筑电气行业的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员的配合、努力与科学的实践。只有建立适应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的建筑电气施工体系,日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升级才能更加顺畅,我国的建筑电气行业才能高效、有序地前行。
参考文献
[1]胡晓华.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方法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01:92-93.
[2]张振宇.浅谈建筑电气施工与结构配合及预埋[A].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
[3]夏战云.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J].商,2013,23:129.
[4]肖永常.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23:4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严格控制电气施工设计委托书的质量
设计委托书是否详尽、条款是否明确、表达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环节的建设质量及建设流程,因此,设计委托书必须应包括电气标准的章节,从而以最明确的规范体系体现出建设单位对拟建工程各项电气建设指标、使用规范的具体要求,为电气施工图提供有力的设计依据。具体内容应体现施工对电气的要求规范、对电气功能的诉诸,对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对主要设备情况的明确、施工中对提供电源位置的要求及设计方式、对其他辅助相关专业及其他建筑电气连接的要求、规定及使用性质说明、对工作管理、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时间安排的掌握以及对供配电系统的级别控制、设备用电系数规范等。
(二)严格把关电气施工设计图纸
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在提出设计委托书后,应聘请具备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让其按照设计委托书完成施工图纸设计。设计单位完成施工设计图纸后,应提交给建筑电气施工企业,而后根据相关规范标准与企业共同审核电气施工设计图纸,并着重对电气设计指标、强、弱电电路布线情况、设备布置情况等进行审核,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审图环节。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能为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在共同审核施工设计图纸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向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关于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全面的说明,让建筑电气施工企业充分明确、了解施工设计图纸,从而为正式进行施工作业提供保障,排出施工作业中出现的施工技术难题。
(三)设备选型的确定
选择质量合格的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各个设备供货商的选择也应尽可能谨慎。具體来说,在设备质量上,首先要检查外观有无破损现象,然后检查具体的性能指标,如种类、型号、规格等,再综合考虑其外形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将实用和装饰等功能结合起来。在购买这些施工设备时需要看完样品后再订货,这样才能选到最合适的商品。之所以要如此重视设备选型,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之后整个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同时也是保证整个施工都如期完成的重要条件。
二、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探究
(一)配电箱的安装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配电箱的安装至关重要,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
(1)配电箱的型号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合格的一律不予采用。
(2)铁制配电箱的箱体要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制成。
(3)端子板应用大于箱内最大导线截面积2倍的矩形母线制作,但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60mm2,厚度不小于3mm。
(4)箱体安装要牢固,安装配电箱时箱盖紧贴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底边距地面为1.5m。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动力配电箱与照明开关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用一个配电箱,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别设置;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安装应端正牢固,箱下底与地面的距离在1.3~1.5m之间。
(二)控制好电线管的敷设工作
配电线路管施工在整个建筑电气施工中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筑电气施工企业采用的预埋管线材质与规格必须满足电气施工要求;施工电线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并在施工中将其排列整齐,且电线材质、规格、曲半径都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此外,应采取分开敷设的方法敷设控制电缆与动力,若是敷设的电缆为计算机电缆则最宜采用屏蔽手段进行敷设。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控制砖墙内的电线,确保其离地距离大十五毫米,管线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子外径十倍或更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施工技术和新思想也在不断革新,同时采用新型电气施工材料相较于传统施工材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关、插座及面板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安装的插座面板要紧贴墙面,保证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
(2)漏电开关在安装前要逐个检查,确保漏电开关质量和动作的灵敏。
(3)相同型号并列安装及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不错位。
(4)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要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必须选择不同结构、不
(5)同规格和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的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的电压等级区别使用。插座接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或接零线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与零线端子连接。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接线的相序一致。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四)防雷保护措施
要设置天线防雷措施,将天线装置建筑物顶部,必须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而且连接点一定不要少于两处,如果天线的突出部分超过了大楼的防雷范围,要装设独立的避雷针,避雷针要与天线避雷接地装
置进行可靠连接。为综合防雷,天线宜装高天线馈线系统避雷器。此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电缆、引入线应在进出处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口处,将电源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转换装置避雷器;对于信息系统和电源系统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分级别保护。
(五)接地保护措施
现代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应该采用TN-S系统,该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具体措施为: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主要目的是排除干扰源。为了安全起见,接地系统的距离一定要大于20m,而且它们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应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Ω。也可以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通过接地线将各种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应单独设置,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六)调试好电气设备
在整齐好电线并牢固好线盒内后,要测试设备的绝缘性,然后对设备进行先单体后联动或者先空载后负荷的电气的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消防泵,假如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出现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解决,直至能够确保建筑电气施工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结语
建筑电气行业的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员的配合、努力与科学的实践。只有建立适应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的建筑电气施工体系,日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升级才能更加顺畅,我国的建筑电气行业才能高效、有序地前行。
参考文献
[1]胡晓华.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方法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01:92-93.
[2]张振宇.浅谈建筑电气施工与结构配合及预埋[A].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
[3]夏战云.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J].商,2013,23:129.
[4]肖永常.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