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教已有八年时间,在这八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有个共同的两面性:对待学生有欢喜的一面,但难免也有忧愁的一面。也就是说我们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既和我们有亲密的关系,但又是我们最难以用一种方法掌握和控制的群体。那么我们教师究竟应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呢?从我这八年和学生的交往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一、清醒地认识学生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可是所有教师都知道学习也是他们最为抵触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自己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学习。首先,所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很多期望的,要孩子努力学习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大人天天在孩子面前说这些话,这是孩子被动学习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其次,教师虽然不像父母那样对学生进行逼迫,但是教师嘴里也是三句话不离学习,学习几乎是教师和学生说的最多的话,而且教师每节课的指导、监督也是学生被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再次,一个孩子如果他的身边都是不学习的孩子,也许他不会有学习的烦恼。虽然大部分孩子不主动积极地学习,可是他们又被迫被动地学习。学生会想,如果我不学习,我会比其他学生落后。所以这很明显也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推动力量。
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天性不是学习,贪玩、偷懒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惰性也是正常的。我们老师千万不要觉得学生就应该学习,他们进到教室就会全心全意扑在学习上。只有抛弃这种观点,我们教师才能用最真实、最正确的态度面对学生。我认为,只有清醒地认识学生,认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们才能放下对学生过高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所以,我认为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清醒地认识学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明白: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都有惰性,他们随时随地都会发泄他们的惰性。他们是否能把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我们不能期待他们自己做到,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引导。
二、乐观对待问题学生
每个教师都会碰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学生。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时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每天早上、中午、晚自习到校他都会迟到。我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收效甚微。最后,我让这个学生负责抓学生的考勤,也就是说用他容易犯的错误去约束他,效果出奇的好,他不仅不迟到了,而且班里迟到的同学几乎都不迟到了。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千万要乐观,你的乐观会感染学生,你的信任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他毕竟是孩子,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所谓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那些问题,并不是特别难解决,乐观对待他们的问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时刻准备好对学生再教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许我们教师对他的教育在某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改变很大,进步非凡,但是好了一段时间后,又在某一时期旧态复发,问题连连。这时候我们教师一定要正视他的转变,坦然面对。千万不要因为他的反复而对他失望,放弃对他的教育。教师要明白,学生作为一个孩子,接受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寄托于一次教育让他立马转变,改头换面,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孩子多变的特性,作好准备,迎接他的再度挑战。也就是说,随时准备好,抓住他松懈的间隙,再次对他进行教育,夯实上次教育的根基,以期学生再次受教育后的良性发展。我们不要觉得一次教育能达到终身教育的作用,连我们大人都会不断地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呢?他们本来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成长的,我们一定要认可他们的失误,因为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有些错误是值得原谅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学生的“财富”。我们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他把他的这种错误真正转化为财富。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他们又一次失误时及时给他指出新的出路,并再一次肯定他、鼓励他。让他远离同样的错误,不断前进!
四、不能做学生的保姆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学生知识,这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备好课,讲好课,我们大部分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真的是一个良心活:做多做少取决于自己,做好做坏也完全看自己。我觉得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我反对教师成为“保姆”。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如果那样,我们也就没有正确的理解教师的任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就是这样,你想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这是不可能的。重要的应该是方法。保姆式的教师已经行不通了。我们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做有限的事情。我反对教师成为保姆,我认为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多思考,思考如何授予学生“渔”。就比如说班主任工作,有些人很轻松就能干好,而有些教师什么事情都想到,什么事情都做到,却没有带好学生,也就是说,统筹规划强于亲力亲为。
五、和学生相处要热情有度
以前总听同事说要对学生严厉,要板起面孔和学生相处,“严师出高徒”。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孤独、敏感,渴望与人交流。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热情洋溢地面对他们。我们应该用笑容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明丽,并用我们的微笑开启他们倾诉的欲望。但是热情的同时,一定要有度。教师毕竟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热情中也要有自己教师的威严。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走进学生,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朋友、谈想法、说心里话。但在热情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教师的身份和职责。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的指路人。
总之,学生是我们教师教育的主体,认识学生并很好地和他们相处是我们的职责。让我们放飞梦想,收获桃李天下的成功吧!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二中)
(责任编辑:马潇潇)
一、清醒地认识学生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可是所有教师都知道学习也是他们最为抵触的事情,现在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自己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学习。首先,所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有很多期望的,要孩子努力学习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大人天天在孩子面前说这些话,这是孩子被动学习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其次,教师虽然不像父母那样对学生进行逼迫,但是教师嘴里也是三句话不离学习,学习几乎是教师和学生说的最多的话,而且教师每节课的指导、监督也是学生被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再次,一个孩子如果他的身边都是不学习的孩子,也许他不会有学习的烦恼。虽然大部分孩子不主动积极地学习,可是他们又被迫被动地学习。学生会想,如果我不学习,我会比其他学生落后。所以这很明显也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推动力量。
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天性不是学习,贪玩、偷懒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惰性也是正常的。我们老师千万不要觉得学生就应该学习,他们进到教室就会全心全意扑在学习上。只有抛弃这种观点,我们教师才能用最真实、最正确的态度面对学生。我认为,只有清醒地认识学生,认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们才能放下对学生过高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所以,我认为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清醒地认识学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明白: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都有惰性,他们随时随地都会发泄他们的惰性。他们是否能把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我们不能期待他们自己做到,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引导。
二、乐观对待问题学生
每个教师都会碰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学生。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时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每天早上、中午、晚自习到校他都会迟到。我想过很多办法,但是收效甚微。最后,我让这个学生负责抓学生的考勤,也就是说用他容易犯的错误去约束他,效果出奇的好,他不仅不迟到了,而且班里迟到的同学几乎都不迟到了。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千万要乐观,你的乐观会感染学生,你的信任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他毕竟是孩子,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所谓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那些问题,并不是特别难解决,乐观对待他们的问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时刻准备好对学生再教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许我们教师对他的教育在某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改变很大,进步非凡,但是好了一段时间后,又在某一时期旧态复发,问题连连。这时候我们教师一定要正视他的转变,坦然面对。千万不要因为他的反复而对他失望,放弃对他的教育。教师要明白,学生作为一个孩子,接受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寄托于一次教育让他立马转变,改头换面,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孩子多变的特性,作好准备,迎接他的再度挑战。也就是说,随时准备好,抓住他松懈的间隙,再次对他进行教育,夯实上次教育的根基,以期学生再次受教育后的良性发展。我们不要觉得一次教育能达到终身教育的作用,连我们大人都会不断地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呢?他们本来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成长的,我们一定要认可他们的失误,因为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有些错误是值得原谅的,甚至可以说这是学生的“财富”。我们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他把他的这种错误真正转化为财富。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他们又一次失误时及时给他指出新的出路,并再一次肯定他、鼓励他。让他远离同样的错误,不断前进!
四、不能做学生的保姆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学生知识,这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备好课,讲好课,我们大部分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真的是一个良心活:做多做少取决于自己,做好做坏也完全看自己。我觉得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我反对教师成为“保姆”。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如果那样,我们也就没有正确的理解教师的任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就是这样,你想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这是不可能的。重要的应该是方法。保姆式的教师已经行不通了。我们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做有限的事情。我反对教师成为保姆,我认为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多思考,思考如何授予学生“渔”。就比如说班主任工作,有些人很轻松就能干好,而有些教师什么事情都想到,什么事情都做到,却没有带好学生,也就是说,统筹规划强于亲力亲为。
五、和学生相处要热情有度
以前总听同事说要对学生严厉,要板起面孔和学生相处,“严师出高徒”。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孤独、敏感,渴望与人交流。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热情洋溢地面对他们。我们应该用笑容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明丽,并用我们的微笑开启他们倾诉的欲望。但是热情的同时,一定要有度。教师毕竟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热情中也要有自己教师的威严。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走进学生,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朋友、谈想法、说心里话。但在热情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教师的身份和职责。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的指路人。
总之,学生是我们教师教育的主体,认识学生并很好地和他们相处是我们的职责。让我们放飞梦想,收获桃李天下的成功吧!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二中)
(责任编辑:马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