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潮”观念5:性教育,从0岁开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观念:性教育是青春期以后的事;生理卫生课就是性教育
  生活故事
  13岁的小浩刚上初中,这个原本健康阳光的男孩最近却显得心事重重,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家长会上,老师反映小浩上课经常走神,还经常完不成作业。回家后,小浩的妈妈悄悄留意起了儿子的一举一动。她发现,儿子书包里偶尔会出现色情书刊和影碟,还经常偷偷浏览带有色情内容的网页。儿子的表现让她非常不安,便找机会和儿子谈了一下,她告诫儿子:“色情书刊和网站都是不健康的东西,沉迷于此就是堕落,以后再也不许接触了,要专心学习!”从那以后,小浩妈妈再也没发现儿子接触色情内容,心中暗自得意,可小浩的成绩还是一落千丈,并且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为了帮小浩补课,妈妈请了一位老师。一次补课时,家里只有小浩和老师两个人,在年轻的女老师上洗手间的时候,小浩抑制不住好奇蹲在地上从门下部的百叶窗往里看,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愤怒地摔门而去,惊恐万分的小浩担心被父母责骂而选择了离家出走……
  对性的好奇和探究,在青春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因为从小没有得到恰当的性教育,父母发现他痴迷色情内容后又没有加以科学引导,才导致了小浩偷窥、离家出走等事件的发生。也许他的故事稍显极端,但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却很普遍。
  避谈性:易激发好奇心、窥探欲
  千百年来,我国对性的问题一直比较避讳,尤其是晚清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中国对性几乎采取了完全封锁的态度,不让说、不让看。但不说不看不等于不存在,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对青少年成长甚至整个社会稳定都非常不利。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始开展性教育,陆续在中学开设生理健康课,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青少年性犯罪的增加。但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参差不齐,大城市相对好一些,农村或西部地区开展得很不够。上海是国内最早推广青春期性教育的城市,主要针对初中生,内容大多局限在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知识。其实,这远远不够。
  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应是观念教育
  性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因为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观念教育、生命教育。好的性教育,能帮助孩子树立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思想,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健康观、卫生观和性观念。而不健康、不正确的性教育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可能伴随终身。
  性教育,内容、方法因年龄而异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将其推给学校。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性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也要各有特点。
  ●婴儿期性教育,主要通过家长(主要是妈妈)对孩子的抚育喂养进行,妈妈与宝宝多进行身体接触,可增加宝宝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宝宝大脑的分化发育。
  ●幼儿期性教育,家长应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喜欢自己的性别、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与异性和谐相处。如:鼓励男孩勇敢坚强,鼓励女孩温柔甜美、爱清洁,给男孩穿男孩的衣服、给女孩穿女孩的服饰等。此时,可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和基本的性卫生知识。
  ●儿童期性教育仍以性道德、性卫生知识为主,青春期性教育主要侧重于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
  至于性教育的方法,孩子4岁前可以用父母的身体“说话”,3~4岁后可以通过父母与孩子一起看绘本、讲故事等方法进行。同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坚持自然、合适的原则,不能刻意为之,不能回避,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具体地说,需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容许孩子的性好奇、性活动 发现孩子喜欢玩弄性器官、摩擦性器官等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带有偏见地训斥孩子。
  ●顺其自然地进行教育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无论是摸耳朵、吮脚趾、玩性器官,都是出于好奇,家长可因势利导地帮助孩子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使孩子懂得身体各个器官都是自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应告诉孩子性器官是私密部位,应该保护好,不能让别人看见。
  ●正确回答性问题 儿童对性的问题产生好奇时,家长应将其当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地回答。
  Tips:要给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父母首先要学习。如:父母的性价值观要科学,如果父母谈性色变,是不能够对孩子谈性的;父母的性知识结构要健全,不仅要懂得关于性生理的知识,还要学习儿童性心理发展的知识;懂得适时适度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潮爸潮妈”看过来——
  “潮行动”:和孩子一起洗澡
  2~3岁的孩子开始对成年人的裸体产生极大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父母和其他人的身体。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4岁之前,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自然地洗澡,或者满足孩子看自己洗澡、上洗手间的欲望,是让孩子了解成人身体的最自然的方式。
  在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得到满足,其性心理就向前发展一步,表现为兴趣转移,向更高一级的心理阶段发展。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被压制,性心理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表现为这个行为期延长,兴趣持续不发生转移。如果童年时期对身体了解的欲望被严重压制,成年后就容易形成暴露癖或偷窥癖。
  专家忠告:4岁前的孩子如果想了解成人的身体,父母不但要让孩子看,而且还要大方地、坦然地、自然地让孩子看!孩子年龄越小,这个过程就越自然。如果4岁以上的孩子之前对成年人裸体的好奇心没有被满足,那么父母要一边满足孩子对裸体的兴趣,帮孩子补上这一课,一边对孩子进行认识身体隐私和尊重他人身体的教育。
其他文献
上班族手腕痛大都是因为长时间打字、移动操作鼠标或写字造成的。此时不妨多做“伸臂旋腕”动作,能够有效缓解手腕疼痛,具体做法是:  将右手举到身体右前方,掌心朝上,然后手腕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大拇指往下,小指往上;同时,左手向身体左側平伸,让手腕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右手尽量往上伸,左手尽量往下伸,并缓缓吸气,以两手腕周围感到酸麻为度。最后,缓缓吐气,慢慢放下手臂。然后换方向运动,重复做几次。
[摘要]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这是教材文本独有的个性。有效的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个性,并以此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品读重点语句,从而提高统编教材的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本个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
在小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既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言语表达水平低下,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就给作文教学的起步带来了阻碍。看图作文是用文字表述图意,再现图画内容的一种作文练习,其图画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被那些色彩鲜艳或形象生动的画面所吸引。由此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孩子倾听、表达与应对的能力,使孩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我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话题“临别赠言”,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
受访专家:李耀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产科主任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在36—37周做完超声检查后与准妈妈商量分娩计划。很多妈妈即使可以顺产,仍然会找各种理由要剖宫产,而这些担心的理由,根本就不难解决。  怕孩子太大,生得困难  很多孕妇一旦怀孕,第一件事儿就是买一堆水果大吃特吃,认为补充维生素C能让孩子更白嫩。水果虽然维生素C含量高,但果糖的含量更高,会让大人连带孩子的体重直线上升。因此,管住嘴是头等
夏日临近,天气变热,人们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冲进游泳馆、露天泳池,寻找“凉爽的感觉”。对那些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姿势不良的上班族来说,如何既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又帮助缓解肌肉酸痛?不妨试试——    5大特色为健康加油    与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相比,人们在水中做健身操有哪些特别之处?    1 使头脑更清醒 在低于体温的环境中锻炼,大脑皮质和体温调节中枢立即兴奋,调动全身各系统和器官,
[摘要]统编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独立编排了一个习作单元,以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习作单元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将各个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开展教学、从精读课文的学习到习作成果的展示,教师都要将方法的指导渗入其中,以加强习作策略的迁移与运用,体现由认知到实践到运用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6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命活力,语言文字运用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基础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于启发青少年正确理解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展现生命亮点,以便将来在社会上焕发自己独有的光彩。有专家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教学理念[1]。可是,这个理念一直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主要原因是不尊重学科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及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目前,已经明确饮食因素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报道,大约90%的结肠癌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加以预防和控制。因此,平时大家应该合理饮食,多吃有益食品,少吃有害食品,以避免结肠癌的发生,维护身体健康。  多吃有益食品  1、 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素在我们的肠道内不会被消化,是天然的“清道夫”,起到
葛根,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的块根,是一味古老的中药。葛根《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阳气,解诸毒。”  科学研究表明,葛根的块根含有大豆素、葛根素等黄酮类物质,是一些天然的植物雌激素(有着与雌激素相同结构的分子),它可对人体的内分泌进行双向调节,改善更年期综合征,降血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和人体食用报告发现:野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