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家庭医生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许多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国家,都能将80%以上的患者留在社区,处理绝大部分常见病。
  
  双向转诊,合理分流
  在澳大利亚,一旦生病,如果是急症,可以直接前往医院急诊室接受救治;如果并非急症,则需要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诊断后认为病情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会将病人转诊给专科医生。不熟悉这种医疗体系的国人来到澳大利亚会发现,到了医院没有挂号的地方。其实,没有家庭全科医生的转诊证明,除非是急诊,否则到了医院也看不上病。
  由于家庭医生肩负分诊转诊的职责,所以他们还需要与当地的专科诊所、综合医院以及病理检查机构进行良好的协作。家庭医生对于自己所在地区的各领域专科医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知道该往何处转诊。
  优秀的家庭医生,一方面从病人家庭考虑,为他们设计最省钱而高效的治疗、保健方案,另一方面也从国家角度考虑,尽量高效地利用公共资源,减轻医疗体系的负担。
  同样,美国的家庭医生也与附近的专科医生以及综合医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以随时对病人进行转诊。
  与家庭医生一样,专科医生也有自己的诊所、设备和医疗辅助人员,大部分专业医学检查、治疗甚至门诊手术操作都可以在诊所内完成。而医院则主要负责急诊和必要的住院治疗服务,并提供大型手术平台和CT扫描、核磁共振等复杂的医学检查设备。
  在这个体系当中,医疗保险发挥着独特的资源调节作用。通常,居民在加入一项医疗保险计划时,保险公司会根据其所居住的地区提供一份属于该保险计划范围内的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和医院的名单,并划分出“核心网络”“推荐网络”等不同等级,通过不同的保险赔付比例引导病人到属于“核心网络”的诊所和医院就诊。而多数保险公司都要求病人到专科医生那里就诊,同时必须有家庭医生的转诊书才能获得较高额度的赔付。
  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是对病人进行合理的分流,并保证由家庭医生进行初级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资源的错配,降低医疗成本。
  预约也没那么容易
  在家庭医生诊所看病,病人一般都要通过电话提前预约,按时到诊所就诊,省去了不少排队等候的时间,看病环境也相对安静舒适。
  然而,正是这种预约制度,有时候让病人等待时间过长而失去耐心。类似感冒这样的病症,大多数人觉得指不定哪天才能约上家庭医生,还不如自己买点非处方药吃吃省事。实际上,家庭医生的病人很大比例是慢性病(如糖尿病)患者,他们需要定期检查身体状况,跟踪病情发展,并需要家庭医生定期为他们开具处方药。
  生活在伦敦的奶爸Zidane说:“去家庭医生那里看病一般得预约,都不是急症,急症可以去医院看急诊,预约的时候得描述病情,如果家庭医生认为不是很急,就会把你往后排。如果觉得你的病比较复杂,就会写信推荐你到指定的诊所(可能是私人诊所,特别是牙医)或者医院,但当时你是不知道被推荐到哪里的,只能在家里等,等上半个月或者一两月是常事。这里面确实会耽误病情。所以有的病人感觉不好,就会直接去医院或者催一下家庭医生。”
  此外,居住在温哥华的王医生说,虽然每个加拿大公民都可以为自己找一个家庭医生,但由于有些地区医生少,使得有些人根本找不到家庭医生,一旦身体不适,只好去免预约诊所或者社区医疗中心看病。
  十年磨一“全”
  无论中外,从医之路都是艰难的。在澳大利亚,要想做一名医生,无论是家庭全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专科医生,都要在十二年级(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医学院学习,本科4年或研究生6年毕业后,再进入医院实习。在实习的一年里,他们一般要转遍药房、急诊、手术室等多个部门。实习阶段结束后,他们进入住院医师阶段。通常在这个阶段,大家开始深入到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获取各种证书。等住院医师阶段结束,就进入了注册医师阶段,这个阶段,医学生们要确定自己是要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外科大夫,还是其他。如果选择成为全科医生,则需要在导师监督下在注册医师阶段完成至少两年实践并通过考试。
  在美国,大多数家庭医生来自于“家庭医学”这一特定的医学专业。与此同时,儿科、妇产科和内科医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家庭医生的角色。
  虽然家庭医生主要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但美国对家庭医生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和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每位家庭医生都要经过10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和其他医学专业一样,在美国,一个年轻人要想成为家庭医生,首先需要完成本科学位并且成绩优秀,通过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进入医学院,经过4年学习获得“医学博士”职业学位,然后需要接受至少3年的家庭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接受内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外科、急诊医学和老年医学等多个专门科目的训练,再经过一系列考试,他们才能获得行医执照。
  不仅如此,家庭医生还需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进修。根据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的“家庭医生资格维护计划”,家庭医生需要在“专业化”“自我评估/终身学习”“认如能力”“实践表现”4个方面定期接受继续教育,进行自我评估,学分达标且评估通过才能继续持有行医执照。可以说,这样一套长期且严格的教育培训方案,是美国家庭医生为民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基本保障。
  但近年来美国医疗体系面临很多挑战,家庭医生数量的短缺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局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如果美国保持现行的初级医疗服务体系不变,到2020年美国家庭医生将短缺20万名。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对家庭医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美国医学院学费高昂,学生毕业以后通常都要承担不小的还贷压力,而家庭医生的收入要明显低于专科医生。相关统计显示,家庭医生的初始年薪通常不到骨科、泌尿科、心脏外科等专科医生的一半,因而医学院的学生会更愿意选择专科医生作为职业。
  在德国,有一些人觉得家庭医生作为全科医生泛而不精、博而不专,因此有可能对个别病人误诊,实施不当治疗。为解决潜在问题,德国“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规定,参与这一模式的家庭医生除了必须有相应资质外,每年都必须参加“系列医疗业务的培训和研讨会,使他们的医学知识保持在当前最新水平”。
  据2012年的统计,德国目前约有6万名家庭医生。事实上,在德国,家庭医生尽管受到患者尊重,其作用也受到政界重视,但他们在医疗体系中仍然往往被当做“二流医生”,受到专科医生的排挤和医学院教授的轻视。
  此外,由于德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家庭医生模式也面临人才断层问题。德国媒体称,到2020年德国近半数家庭医生将步入退休年龄。
  (张寒荐自《环球》)
其他文献
中美日呈现不等距三角关系  说起亚太地区的大国博弈,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中美日博弈。中美日三国虽然是三角形,但却是不等距的——“美日”非常近,“中美”和“中日”有点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等距三角关系。  当然,如果从两千年来的中日交流史来看,从近现代以来的明治维新到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及冷战以来,三国之间的关系“由友变敌”“由敌变友”,变幻多次。这也应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的老话。从某种意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平津战役纪念馆征集到一些抗战时期的文物,其中一批反映抗战内容的烟卡颇具特色,小小烟卡上的图案呈现在眼前时无疑
2004年8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政治社会研究室和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东亚政治社会转型”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东亚:宪政与民主”
黎城地处潞城、武乡、左权、涉县“拱中之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黎城4次化险为夷,彰显了黎城抗日完整县战略缓冲地与转折地的突出作用和特殊意义。  河南村强渡漳河  1939年7月4日,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挥第二十、一○九师团主力及第十、三十五、三十六、一○八师团、独立第四、第九混成旅团各一部共5万余人,分别从道清路西段、同蒲路南段、正太路及平汉路中段出发,对晋东南实施“一号作战”
期刊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成本会计核算岗位技能是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
摘 要:在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中,新生代农民工渐渐成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主体。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继续采用旧的管理制度已经出现种种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以更好地生存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以应对挑战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新生代农民工  一、新生代农民工
武汉是创新资源富集的中部重镇,有互联网企业2000余家,涌现了斗鱼直播、奇米网络等5家独角兽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期刊
《管理咨询》是一门新型的综合型跨学科管理类课程,教学难度大,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PBL教学模式作为一
介绍了北美数字政府跨国工作组(North Amnerica Digital Government working Group)的研究目标及其第一年的工作进展.北美数字政府跨国工作小组创建于2007年,得到了美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