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并发小肠梗阻伴胶囊内镜嵌顿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26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伴呕吐2月就诊。既往有胶囊内镜嵌顿病史,体格检查发现下腹部压痛。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克罗恩病、小肠内异物(胶囊内镜)。

症状体征

患者于1月25日患者进食后感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伴腹痛腹胀。大便1~2次/ d,呈糊状,黄褐色。3月11日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时感腹痛加剧,后胶囊内镜未见排出。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部压痛( ),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 min。

诊断方法

腹部立卧位片提示:左中上腹空肠积气,明显扩张,肠腔内见液平段。卧位盆腔内重叠区见金属影。诊断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小肠内异物(胶囊内镜)。

治疗方法

排除手术禁忌后,择期行腹腔镜下回肠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下回盲部切除术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小肠排列术 回肠造口术。

临床转归

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目前国内报道此类病例较为少见,介绍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可提高对克罗恩病并发肠狭窄的认识,为后续同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适合阅读人群

消化科;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因"口服农药后咽腹痛、气促6h"入院,服用量原液约200~300ml。症状体征服毒后出现咽部、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及腹疼,伴气促、声音嘶哑、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血性及红色样液体。查体可见声嘶,咽部充血明显,口腔黏膜可见破溃出血,咽部软腭及悬雍垂见有血肿,约2.5cm×2.5cm大小,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诊断方法病史及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清除毒素(全肠道灌洗、水化利尿、血液灌流),合理氧疗,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临床转归治疗7d后转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未遗留后遗症出院。适合阅读人群急诊科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2个月,咳痰伴血丝1个月余"入院。外院胸部CT示:右肺多发斑片状阴影,右肺门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症状体征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诊断方法胸部增强CT提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充盈缺损,考虑肺动脉栓塞,但仔细阅片,充盈缺损密度不均匀,疑为非血栓栓塞,遂行PET/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动脉主干及右上肺动脉起始段内密度略低,FDG代谢增高,考虑恶性病变可能,全身其余部位未见明确恶性高代谢征象,考虑原发血管恶性病变。外
病史摘要患者年轻女性,G0,有生育要求。因月经失调17个月就诊。黄体酮及人工周期治疗未行经,改用芬吗通治疗有效。有压力增大、体重减轻史。症状体征继发闭经;BMI18.8kg/m2。诊断方法达必佳试验。治疗方法口服芬吗通。临床转归芬吗通(2/10)治疗至今,规律行经,周期约24~25d。适合阅读人群妇产科;妇科内分泌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5岁,胚胎植入后34 3周,乏力、发热2周,控制不佳4d。既往有胚胎移植史,有高血压病史。症状体征体温波动于39℃~41.5℃,血压130~140/75~85mmHg(1mmHg=0.133kPa),患者精神萎靡,一般情况差,头痛但无意识障碍,全身皮温高。专科体格检查:腹膨隆,胎位LOA,先露头,胎心160次/min,宫高30cm,腹围95cm,估计胎儿体重3100g,无宫缩。诊断方法根据体温波动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以及痰培养、骨髓穿刺结果,结合既往胚胎植入病史及脾大,考虑妊娠
病史摘要4例患者,年龄3~32岁,因心脏不适就诊。症状体征例1患者反复胸闷胸痛半年;例2患者反复心悸2个月,伴胸闷憋气,休息后缓解,但活动后心悸症状持续存在,入院前1周静息状态下可出现心悸症状;例3患者发现心脏扩大5年,活动后胸闷1个月;例4患者反复心悸半年。诊断方法经影像学及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左心室憩室。治疗方法第1例患儿为主动脉瓣下纤维性憩室,憩室挤压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冠状动脉主干,术后右心室及冠状动脉形态恢复正常。第2例患者合并左室心尖部巨大脂肪瘤,术中同期行脂肪瘤切除术。第3、4例为左室心尖部肌性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2年余"入院。患者病程有2年余,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物,大小约2cm。患者未予重视,未进行任何诊治。近2个月来,自觉左乳肿物较前明显增大,伴有疼痛、进行性排便困难、血便等不适,遂就诊于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2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3年前因右乳纤维瘤行右乳纤维瘤切除术。症状体征双侧乳房对称,无畸形,双乳皮肤光滑,双侧乳头对称,无凹陷,无溢液左乳外上象限距离乳头3cm处可触及6cm×6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楚,有压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5岁,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觉持续性肛门内疼痛。既往冠心病、房颤病史,声带息肉切除史。症状体征肛门指诊检查于距肛门约4cm处膝胸位6点钟方向触及一肿物,质硬,位置固定,无压痛,指套无染血。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方法超声肠镜示距肛门4cm可探及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2.3cm×3.2cm。18F-FDGPET/CT图像可见肝内多发略低密度
病史摘要男性,57岁,反复胸背痛2个月余。PET/CT发现胸3椎体及附件溶骨性骨破坏,SUVmax为1.3。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行"胸3椎体肿瘤切除 椎管扩大减压 人工椎体植入术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72小时内,发生肌酐、尿酸进行性升高,产生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及高肌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血压低伴意识改变。诊断方法胸3椎体术后病理为浆细胞骨髓瘤,骨髓活检提示瘤细胞比例约占60%。术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符合Cairo和Bishop修订的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断标准。术后左侧胸壁软组织肿胀伴新发积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复视伴耳鸣、头痛1月余就诊。症状体征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伴左耳耳鸣、偶涕血、头痛、头晕,无明显听力下降、鼻塞、乏力、面麻等不适,外院诊断用眼多度,予眼药水对症治疗,情况仍未好转,患者起病以来体重下降2kg。诊断方法鼻内镜检查显示双侧鼻腔前庭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出血点;鼻咽未窥清。MRI示鼻咽顶后壁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广泛侵犯颅底骨质及颅底神经孔道,考虑鼻咽癌可能性大。PET/CT显示颅底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PET示肿瘤放射性摄
病史摘要患儿,男,2岁5个月,11kg。2 年前于我院初步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 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基因检测,确诊为杜氏肌营养不良。近2年右腹股沟区包块时有脱出,未予重视。近2个月患儿腹股沟包块嵌顿次数增加,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症状体征患儿右腹股沟可扪及2cm×2cm×2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透光试验(-),手法复位回纳,内环压迫试验( );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诊断方法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基因检测:DMD基因第50号外显子半合子缺失。治疗方法全麻插管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