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的四个环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兴趣、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为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目标,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进行。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一切发明,创新都与它紧密相连,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物理,首先应让他们爱上物理,对物理产生兴趣,没有兴趣,也要学会培养兴趣,引起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呢?物理事,身边事,一切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让他们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比如,讲单摆一节,教师就可以先问学生有没有荡过秋千,以荡秋千的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讨论怎样荡得高等问题来引入单摆的周期与什么有关;问我们说话的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时,可以用想暖壶灌水听声音知道满不满的问题来引入等等。总之,一切以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实例来引入,会让学生更直观,更感兴趣,更愿意听下去,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而科学是从实验开始的,所以在课堂上,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可做可不做的实验一定要做,没有的实验要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体会科学家的不易,才能真正理解某一原理的生成过程,从而对结果更加灵活运用。例如,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一节时,只要学生能亲手拉动纸带快抽 、慢抽一次,对应打出来的点,就能判断出点密集是因为拉动纸带的速度慢而导致的。而后教师再进行理论指导,为什么会是这样,比直接讲要容易得多。还有在讲“火车拐弯时对应的圆心应在一水平面内”一内容太抽象了,很多学生理解不了,教师不如让学生拿出一漏斗,里面放一乒乓球,漏斗让球转起来,让其亲身体验一下,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趣在物中,味在理内,只要有物,理很自然地就凸显出来了。
  三、让学生学会思考
  牛顿的伟大成果和他的奋发好学、勤于思考是分不开的。有人问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说:“靠不停地思考。”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形成的过程,而思维的培养是学物理的关键。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几千年来都是由亚里士多德认为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这一断定垄断着,因为它符合平常观察到的事实。但是逻辑的力量是无穷的,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就对此产生了怀疑,他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认为大石头要比小石头下落得快,如果将大小两块石头绑在一起,由于小石头的原因,大石头下落速度应该减慢。可是,绑在一起的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比大石头还重,因此绑在一起的石头下落的速度会更快一些。这样一来,就与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前提产生了互相矛盾的结论,以至于到最后他推翻了绵延两千年的错误结论,可见思考的成绩是无限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而它的发展又离不开后来者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探索。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人们常说,物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聪明的学科,原因就在于它能不断地让人思考。而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变得聪明一些,从物理学角度讲,那就不妨多思考思考。
  四、有目的地练习
  练习能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且更能熟练掌握它。要学好物理,一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说练习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一只小船漂浮在大海上,如果漫无目的地随风漂泊,它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所以做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这节课的内容,练习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应用,包括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如何灵活应用公式等等。教师要选择让学生能够得着或者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题目,跳半天仍然够不到的题目要学会让学生放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此外,每一次练习都要有时间限制,练习是思维过程的实战演习,要保持从大局出发的原则,要细心、审慎,紧张而又有序,从而争取最后的胜利。
  自然界的规律是简单明了的,物理又是描述自然规律的,所以物理并非一科难学的学科。学生只要多观察,勤动手,善于思考,不断探索,即使未来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也会踏出一条星光大道来。(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针对钪酸盐阴极在装管测试过程中发生发射电流下降,阴极表面出现龟裂等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作为研究手段,分析对比了失效阴极与正常阴极的微观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阴极表面龟裂
【摘 要】文言断句是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学生的阅读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断句 语法分析    文言文断句是中学生的基本功。韩愈《师说》中的“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说的就是古代老师教学生读书和断句的情形。句读,作为我国古代的标点符号,大约起源于汉代。一般而言,在古汉语中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在学生求学之路中起着重要的激励与推动作用。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实现学生的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彻底转变,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数学知识的
【摘 要】如何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怎样才能让对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为语文教师教学手段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动画模拟 影视演播 演示实验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的激增和
古典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一个考点,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鉴赏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以期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我们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小组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 交流  随着新课标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无
说到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很多人可能都会惊讶:教师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会存在什么矛盾呢?你肯定是危言耸听吧。但当某日早晨我来到学校,亲眼目睹一个场景之后,我也确信了。  那日清晨,我来到学校后没有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听到了如泼妇般的怒骂声。我问了一下,才知道是一位家长在骂教师,骂学校。他的孩子在跟同伴的游戏中被划伤了脸,于是进来找教师。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005年发生的教育事件,就不会
教师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常规,突破时空限制,树立“生活处处皆课堂”的意识,给学生自由、广阔的时空,引领学生在原生态的生活中去经历、体验和感悟生活,积极倡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