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目标导学”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恰当的导学目标。导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有: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文本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坚持全面与重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坚持联系现实生活;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同时,目标描述要明确、适切、可检测。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
我校研究并实践的小学语文“目标导学”,主要是指以导学目标引领激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即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甚至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是借助于导学目标的导引进行的。现结合实际研究探索的体会,简要谈一谈导学目标的设计与生成策略。
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为此,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准绳。
二、以教材文本为依据
计导学目标除了要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之外,另一个关键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据。我们要宏观分析,整体观照,重点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设计。
就《雾凇》这篇课文来说,我们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相应纲领性的目标之后,就要再根据课文本身来设计具体的导学目标。
(1)字词导学目标的设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可分别确定如下导学目标:①根据教材要求设计的:学会教材规定的10个生字和5个两会字,其中10个生字必须四会;学会教材要求学会的词语(主要是学会课后练习3要求会运用、会理解的十个词语和课后练习4规定的要进行造句的三个叠词“渐进地”“慢慢地,轻轻地”);②根据课标要求设计的:会用字典、词典识字、解词;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样,将课标与教材有机结合,字词方面导学目标的设计就全面适切。
(2)朗读导学目标的设计。《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这一奇观的惊叹赞美之情。为此,在朗读方面的导学目标就可设计为: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对雾凇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在设计目标时就予以充分考虑。
(3)阅读导学目标的设计。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考虑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结合起来设计的目标。分别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目标: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句话的意思和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几个词体会“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句话所表达的对雾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②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情意导学目标的设计。这篇文章写出了雾凇的瑰丽奇特,使学生能赞美喜爱雾凇,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目标:能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可以用一段话表达一下自己对雾凇的看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导学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关注一下教材的前后联系,这样就能使导学目标的设计更系统,更具针对性。对此,既要关注一册教材中前后单元的联系,更要关注教材各册之间的联系。譬如在设计二年级下册《学棋》这篇课文的导学目标时,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注意教材前后册之间的联系。《学棋》这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学棋》、《“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和《“闪光的金子”》,特别是前两篇,都是讲专心才能成才的故事;而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和《孔繁森》,其中《要好好学字》、《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三篇课文,主要是讲只有用心才能成就事业;再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又都是讲只有有恒心才能成就事业的事。很明显,这些课文虽然分别分布在三个学期,但实际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只不过是在内容、文体等方面进行了逐步渐进的编排而已。在内容方面:三个单元分别讲专心、用心、恒心,层次逐渐深化。
三、以学生实际为基础
要设计好导学目标,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分析学生,以学定教。为此,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水平和学习需求三个方面的情况。仍以《雾凇》这篇课文为例,在字词教学方面,可能课程标准和教材只要我们掌握上文所叙述的内容就可以了。在阅读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能他们还想对雾凇有更深的了解,但课标和教材同样没作要求,对此,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就需要再增加一个目标:课后开展雾凇小型交流会,根据自己的课外学习向同学介绍自己理解的雾凇。
四、坚持全面与重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不同文体类型的课文,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像《艾滋病小斗士》《诺贝尔》等情感性强的课文,就应在以人文性目标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工具性目标;《精读与略读》等以文载道的课文,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应以工具性为主,但也需要进行人文性的渗透,即要在设计字词句等目标的基础上,重点设计课文内容理解感悟方面的目标,同时也要设计一些诸如读书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总之,正是由于我校运用了相对有效的导学目标设计和生成策略,很好地设计和生成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小学语文导学目标体系,才使我校的小学语文目标导学研究得以顺利地推进。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郭仕红.给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N].江苏经济报.2008.
[2]韩军,李海林,王雷.个性与语文教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
我校研究并实践的小学语文“目标导学”,主要是指以导学目标引领激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即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动、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甚至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是借助于导学目标的导引进行的。现结合实际研究探索的体会,简要谈一谈导学目标的设计与生成策略。
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为此,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准绳。
二、以教材文本为依据
计导学目标除了要参照语文课程标准之外,另一个关键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据。我们要宏观分析,整体观照,重点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设计。
就《雾凇》这篇课文来说,我们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相应纲领性的目标之后,就要再根据课文本身来设计具体的导学目标。
(1)字词导学目标的设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可分别确定如下导学目标:①根据教材要求设计的:学会教材规定的10个生字和5个两会字,其中10个生字必须四会;学会教材要求学会的词语(主要是学会课后练习3要求会运用、会理解的十个词语和课后练习4规定的要进行造句的三个叠词“渐进地”“慢慢地,轻轻地”);②根据课标要求设计的:会用字典、词典识字、解词;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这样,将课标与教材有机结合,字词方面导学目标的设计就全面适切。
(2)朗读导学目标的设计。《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这一奇观的惊叹赞美之情。为此,在朗读方面的导学目标就可设计为: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对雾凇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在设计目标时就予以充分考虑。
(3)阅读导学目标的设计。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考虑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结合起来设计的目标。分别可以设计这样三个目标: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句话的意思和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几个词体会“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句话所表达的对雾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②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4)情意导学目标的设计。这篇文章写出了雾凇的瑰丽奇特,使学生能赞美喜爱雾凇,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目标:能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可以用一段话表达一下自己对雾凇的看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设计导学目标的时候,还需要关注一下教材的前后联系,这样就能使导学目标的设计更系统,更具针对性。对此,既要关注一册教材中前后单元的联系,更要关注教材各册之间的联系。譬如在设计二年级下册《学棋》这篇课文的导学目标时,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注意教材前后册之间的联系。《学棋》这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学棋》、《“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和《“闪光的金子”》,特别是前两篇,都是讲专心才能成才的故事;而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和《孔繁森》,其中《要好好学字》、《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三篇课文,主要是讲只有用心才能成就事业;再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又都是讲只有有恒心才能成就事业的事。很明显,这些课文虽然分别分布在三个学期,但实际讲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只不过是在内容、文体等方面进行了逐步渐进的编排而已。在内容方面:三个单元分别讲专心、用心、恒心,层次逐渐深化。
三、以学生实际为基础
要设计好导学目标,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分析学生,以学定教。为此,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水平和学习需求三个方面的情况。仍以《雾凇》这篇课文为例,在字词教学方面,可能课程标准和教材只要我们掌握上文所叙述的内容就可以了。在阅读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能他们还想对雾凇有更深的了解,但课标和教材同样没作要求,对此,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就需要再增加一个目标:课后开展雾凇小型交流会,根据自己的课外学习向同学介绍自己理解的雾凇。
四、坚持全面与重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不同文体类型的课文,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像《艾滋病小斗士》《诺贝尔》等情感性强的课文,就应在以人文性目标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工具性目标;《精读与略读》等以文载道的课文,我们在设计导学目标时,就应以工具性为主,但也需要进行人文性的渗透,即要在设计字词句等目标的基础上,重点设计课文内容理解感悟方面的目标,同时也要设计一些诸如读书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总之,正是由于我校运用了相对有效的导学目标设计和生成策略,很好地设计和生成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小学语文导学目标体系,才使我校的小学语文目标导学研究得以顺利地推进。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郭仕红.给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N].江苏经济报.2008.
[2]韩军,李海林,王雷.个性与语文教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