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要求小学校园不仅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还要重视小学生数学兴趣以及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学知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教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利用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事物创建相应教学情境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其特点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专注度,并激发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索欲望。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用于创建情境的故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由于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较为浓厚,所以老师经常会利用一些小故事来创建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但是,部分老师在创建故事教学情境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①老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不足,导致选择的故事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可能会让小学生难以理解并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而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②在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选择了较为幼稚的故事,虽然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但是对于思维逻辑慢慢走向成熟的高年级小学生而言过于简单,也不利于取得更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采用游戏情境教学时对课堂气氛掌控力度较弱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创建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老师在数学课堂运用互动教学方法时,如果不能对课堂学习气氛以及小学生的兴奋程度进行有效掌控,可能会引起数学课堂教学秩序不受控制的问题。
  (三)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数学知识的演示和讲解,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但是,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一,教学视频或图片中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内容过多,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从而降低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其二,老师只是为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而使用多媒体设备,使得老师在整堂数学课上都在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讲解,没有在黑板上对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记录,而通过一次讲解不可能让小学生理解并记忆数学知识,所以当小学生想要再次了解课堂知识点时,却找不到相应的记录和内容,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创建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创建教学情境,首先要分析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确保所选事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且适用于数学课堂学习内容,才能让小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并利用小学生了解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思考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提升他们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再进行周长的計算教学。比如,老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们进行回想: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家中使用的瓷砖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可以用纸张代替瓷砖实物为学生们讲解长方形的特点,如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以及较长的边我们称之为“长”,而短的边我们称之为“宽”,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就叫做“正方形”。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记忆图形的概念,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根据教材内容创建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建的游戏教学情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戏活动,而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探索欲望,并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例如在学习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圆的认识》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分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先让各小组成员用圆规等学习工具画出圆形,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各自画出的圆形上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等内容,最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对其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进行指点。这种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性和自主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创建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已逐渐走入小学校园,并成为老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一些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们,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而老师在课前备课工作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判断是否选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毕竟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用多媒体教学。而且,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合理性,也不能忽略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三、结语
  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时,应重视情境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其中的针对性是指应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并突出教材重点以及难点的讲解和练习,而适用性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从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并真正实现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慧娜.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106-110.
  [2]张依玫.“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5-羟色胺(serotonin,5-HT)是脑循环中最强烈的血管收缩胺,脑缺血发生后细胞外5-羟色胺浓度迅速升高,表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并且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在这其中不仅仅学生要学会认识和使用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运用在生活中。小学数学核心思想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数学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不断的提升其思考能力,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去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分享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材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保障和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严格。含氟化合物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与众不同的化学性质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氟原子会显著的改变它们的性质,比如说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近几年,三氟甲基由于它具有很强吸电子能力和脂溶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三氟乙酸酯/酮交换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三氟甲
摘 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必须从学习数学开始,数学为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因此,让学生们学好数学是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其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下面编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
摘 要: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数学教师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自己的教学中,通过自学氛围的营造传授自学方法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自学能力;氛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思维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思维训练能够促使其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教学中應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都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强的可塑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的潜能高低对今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进行重视,掌握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更好的完成教育改革对学生素质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本文对挖掘学生潜能的方法进行了探究,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多肽apelin-1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长增殖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发现apelin-APJ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