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皇恩岩寺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u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皇恩岩寺,我想起刘长卿的诗句《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的确,但凡寺院,多建在远离声嚣之处,竹林、钟声、夕阳、青山,构成了世间深远的一部分,也是寂静的一部分。
  皇恩岩寺也不例外。在瑞金市云石山乡石背村的偏僻一隅,它背靠一座植被蓊郁的石山,安静地伫立。我们所途经的乡村水泥公路、一片又一片的松树林,还有白墙灰瓦的松山坪新农村,仿佛也因此具有了沉静的力量。事实上,在日益喧嚷的时代,沉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少林寺,比如寒山寺,人群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地来了,又去了。连同寺院周围的人和物,建筑和道路,也难得有清静之时。是故,当我们怀着渴慕之心来到它们身边,那些期待的文化感受往往无以达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的场景,也许只合在历史中,在反复的吟哦中去找寻了。
  这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一路上,我们撞见一丛丛恣肆开放的白色野蔷薇,撞见一群群闻香而动的小蜜蜂,撞见三两个挑担荷锄的农夫和农妇,撞见四五只悠闲漫步的看家狗……所有的事物,都携带着熟悉而僻远的味道。我喜欢这样的不被打扰的乡村,恰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常常感觉置身于尘世的背面,可以听见自己的内心。
  我在想,这么一个远离皇城,隐秘于安静村落的小寺庙,何以戴上了“皇恩”这样高大上的帽子,难道和某位皇帝沾上了因缘?事实证明我的猜测不无道理。翻开云石山乡的乡志,关于皇恩岩的来历赫然在目:传说清时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不日来到瑞金地界,忽然在途中染疾,恰闻此处有寺庙,又闻此庙菩萨佛心慈悲,便前往寺中拜佛求丹调治。服后顿觉心舒气爽,疾病荡然无存。乾隆龙心大悦,将此岩钦赐为“皇恩岩”,此寺便是皇恩岩寺了。
  远远地,便可望见皇恩岩的状貌。其实它真的很像一条大黄鲶鱼,在平缓的田庄上突兀地隆起、踞伏。鲶鱼头朝东方,尾扫西口。头部陡然隆起一个断层,有几十米高的崖壁,顶部宽阔浑圆,沿西边呈缓坡下滑,恰似鱼的身体。快到尾部时,忽而齐刷刷竖起一堆错落有致的巨石,像极了鱼在水中自由游弋的尾巴。如果站在石山北边侧看,一条大黄鲶鱼简直活灵活现。在被乾隆赐名之前,它是因形赋名的,就叫“黄鲶岩”。此岩高百余米,长约四百多米,其实山岩并不巨大壮观,但岩石皆为石灰岩,往山顶难通道路,倒也显出几分悬崖峭壁的气势。奇的是,平时难得生几棵茅草的石灰岩,在此处竟然密密麻麻地覆盖着植物。
  绿荫掩映下,皇恩岩寺的院落亦高出平地,需仰视才可见。抬起头来,望见大门侧墙上两个硕大的黑体“佛”字。我放慢了脚步,屏息了声气,我相信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看得见凡尘里的造次或虔诚。事实上,我们眼前的寺庙与乾隆所见时相比,早已改头换面了。早在咸丰八年,寺院便因战乱全部烧毁,只留下石基。后来信众集资重修,仍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建筑风格。直到2001年,数村信众商议着又一次扩建修缮,并塑新了佛像,按瑞金的说法,叫“满堂佛”。外围还增筑起了围墙与门楼,显得更为气派。此寺于当地村民心中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沿一级一级的阶梯往上行,入得大院门,忽觉凉风扑面,又是一个洞天。
  的确,深入皇恩岩之后,你会发现它的内里其实深藏乾坤。循着凉风的来处,可见一个巨大的岩洞。这个岩洞就在“鲶鱼”的头部底下,酷似黄鲶鱼张开的嘴巴。而另一面的两个天然洞口,则像极了黄鲶的眼睛。从洞口入内,空间豁然开阔,面积大约有几百平方米。据说此洞能容下一千多人,在最热的夏天也是凉气宜人。清同治《瑞金县志》有载,邑人刘善曾在皇恩岩避暑,题诗曰:“六月不知暑,四时花鸟敏。”其实,此洞之功远不止避暑一项。革命时期,乡人在此聚义会师;战乱时期,乡人在此藏身避难;和平时期,乡人又在此放电影、演木偶戏。可谓是鲶鱼一张嘴,容纳天下事。
  在一位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发现了一个小洞口。这个洞口与左右两边的大洞口不同,洞壁削直,有很明显的人工凿痕。1934年,红军从瑞金撤离后,作为长征出发地的云石山乡,经历了国民党军队的反攻倒算,全乡一片白色恐怖。乡人们为保平安,就将皇恩岩的大洞口全部封闭,在石山的隐蔽处开凿了一个仅容一人进出的小洞口,洞长约二三十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大家立即藏身洞穴,再將洞口密闭起来。可以说,当年皇恩岩洞为保存苏区红色力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今天,原来被封闭的洞口全都打开了,这个人工开凿的小洞也仍然保留着。我想,它应该被更多的人知晓,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岩洞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宽广和包容。
  环岩洞行走,可见洞壁多处流泉,形成岩滴。它们并不肆意奔涌,而是一滴一滴,有着恒常的耐心,细水长流地往下滴着。顺着岩滴的走向,一些石笋和石柱已然成形,有着不经雕饰的自然状貌。在一块褐色的光亮如油的岩壁前,一股细细的清泉缓慢地向下流淌。传说这里曾经不是出泉水,而是出食油。无论庙里有多少人,它出的油总是不多不少刚刚够当天食用。有一天住持和尚想探究这里面到底藏着多少油,于是将泉眼给凿开了。一凿发现坏了,它便不再流油。而另一块外形酷肖米粒的泉壁,也有一个类似的传说。那个泉眼曾经每天流出大米,无论多少人在庙里吃饭,出来的米总是够吃的,不多不少刚刚好。也是那个和尚,给那么一凿开,米也不出了。还有一块岩石则像极了成堆的木柴,据说曾经是出柴火的,其结局和米、油泉眼一致。三个故事,一种禅意:贪心的人,终究一无所有。村里人就这么祖祖辈辈地将故事传了下来,也将一种立世的操守传了下来。
  出岩洞,转身便折进了皇恩岩寺。寺庙建筑从侧面看似乎显得单薄了些,深入寺内,才知它的面积宽大得很,盖因后院的大部分空间嵌进了岩洞内。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无论正殿,还是偏房,总有一两面墙是依着岩石契合的。其中靠里的那面墙,索性不用砌,全是天然的岩石。一些小空间就着岩石的生成,或圆或尖或三角形,有时竟能望到天光从头顶泄下。守庙人就将筛啊篮啊各种物什随意地挂在石壁上,他们把岩石当梯子,当坐椅,或挖个圆孔当石臼,虽然纷乱无规则,倒也显得拙朴自然。
  皇恩岩的下方,是纵横交错的阡陌田园,有的已经种上了瓜菜,畦上插着驱鸟的假人儿;有的还没有翻耕,青草绿绿地铺排在田垄上。几棵棕树散落在田间地头,有些寂寞无主的滋味。青山和村落各自安生在更远些的地方,静默如永恒。如果我没有猜错,在树木茂密之处,必定有一条小溪环村庄缓缓流过。
  出皇恩岩寺时,院内一棵巨大的桂花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据说它的生长年代已不可考,至少有几百年了吧。“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我可以想象,在八月到来的时候,它浓郁的香气将怎样久久不散地萦绕着皇恩岩寺,以及端坐在寺庙里的神灵。
  不过,无论桂花开得再热闹,皇恩岩寺仍旧是世界里静的一部分,我深信不疑。
  编辑:耿凤
其他文献
没有人类,地球将是另一种状态  人,是世间最宝贵的元素。没有人类,地球将是另一种状态。  科学家预测假如人类灭亡,第二天地球将陷入黑暗,城市将变成发酵的废墟。七天后由于水冷系统失效,核反应堆将燃起大火。一年后水的冻融会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驳裂痕。五年后城市的大部分区域已被焚毁。水和野草从根基上腐蚀掉座座城市。木质建筑物将纷纷坍塌。更多的建筑将在20年内倒塌。田野里,甜甜的胡萝卜又恢复了最原始的苦味,
来自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信息显示,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劳动争议18 万多起,其中企业败诉率为职工败诉率的两倍。随着法释〔2006〕6 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实施,这一状况不但不会得到改观,而且将会进一步加重,企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将面临着更大的败诉可能性。    风险一:工资支付争议不能再拿时效说事儿    根据《解释》之规定,
李云飞,1981年生于河北深泽,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1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奖。2016年10月入选江苏省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江苏省扬州市国画院青年画家李云飞,师从写意大家尹沧海,又受国画泰斗陈玉圃点拨,画风清奇出手不俗,陈先生赞其“飘然有禅意”。曾凭大画幅毕业作品《意境》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近观河北书坛实力派书法家陈茂才先生书法艺术,或巨笔榜书,或蝇头小字,或真草隶篆,或秦汉碑碣,无不刚柔相济、浑穆豪迈,一派正大气象,极具审美和研究价值。  成就书法大家需要童子功,需要临池不辍的勤学苦练和不断浸淫。茂才先生以历代书法大家为楷模,自幼习书,拜乡贤,师名家,遍临碑帖,在书法领域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艺术理念,可谓人书俱老,风规自远。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参加百余次大型书
这是一间透明开放的办公室,在北京国贸大厦四层北京诺华制药公司OTC总部,记者一进门,就看到董事长刘贞贤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忙碌着。刘先生办公室的旁边就是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间,透过透明的玻璃墙,董事长和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彼此。刘先生说,这是诺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员工没有固定座位,沟通起来很方便,这也是国外流行的办公方式。    做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近几年,北京诺华的增长速度令行业内外的人都很惊
职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是这两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其列为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您认为今年这一突出问题的解决会有哪些实质性的进展?  苏海南(以下简称苏):在今年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报告里面把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问题列为解决得不够好的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之一,排在六大问题的第四位。而网上的一项调查则把这个问题排在了前三位,可见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之高
王子龙,石家庄人,80后,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现任石家庄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大学语文教师,石家庄市老年大学诗词班特聘教授,中国诗歌网签约诗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2015年参加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节目,蝉联6期擂主,201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荣获季军,并获得“万词王”美誉。  采访王子龙的过程异常顺利,头天提出要求,第二天上午就接受采访,尽管已是名人,却完全没有架子,给人
在浙江商职院2005/2006 学年烹旅系烹饪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年会上,20 多位专家如约而至,俞吉兴院长致开幕词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管理水平,更好地体现院烹饪专业的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学院对此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综合素质教育等内容进行分析指导,确保高起点的学科建设和高水准的教育质量。”  岁月悠悠,一别母校数载,想当年烹饪专业诸学友意气风发
在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热度最高的项目之一,近两年来,每年参加鉴定的人都在10 万以上。随着此项目师级以上职业资格考试的开展,其吸引力进一步升温。今年又有一大批人准备参加各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鉴定,特别是刚刚开展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验性培训和鉴定。针对大家关心的考试中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推广办公
潜规则,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则,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就职场而言,潜规则暗示了一个企业的潜在文化和行事规则,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愉快地生活,就要愉快地面对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彬认为,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太过于依赖所谓的职场潜规则。在寻找和摸索任何职场规则之前,一定要做到四点: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