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和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在分析当下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考察。针对中职学生的相关特点提出一些提高中职数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
1序言
中职学生的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数学课程因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也成为了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模块之一。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同时还对于学生学习的一些专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学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
2.1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基本上不管什么专业都需要进行学习。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目前的数学教学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比较上心。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课被纳入到了学生期末的考核当中,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包括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当然,在考察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一些学生常年的缺席数学课,甚至最后的考试也放弃。虽然这样的极端案例仅仅是极少数的,但是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现在的中职学生群体之中。当然,还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甚至是消极。对于老师上课讲述的内容仅仅是一听了之,在课下做不到深入的思考。课程当中总是存在一些学生在私底下干一些自己的事情而较少听讲。
2.2教学教学现状
大部分老师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时都是比较认真负责的。绝大多数都能够按照预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进行。对于课堂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做到及时的更正和管理。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将课程标准上规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一点,大部分老师是都可以做到的。通过课堂的讲解往往还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不至于让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数学,更多的是某种兴趣的培养。
虽然目前的中职学生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但是深究起来,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因为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性质的课程,和一些专业课程相比重要性不足,所以会产生消极的教学态度。有一些老师往往是将课程当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了,不去理会学生究竟学习和领悟到了没有,仅仅是将上课当成是一种任务,投入感不足。在课下,也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进行巩固,有的时候为了应付检查才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3数学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方法
3.1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是数学的一条经典定义,延续了恩格斯把数学归类于科学的做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生活中,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到完善的地步”。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能够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从而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人类社会创造最大价值。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数学提供解决方案,正如华罗庚所说:“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生活化的科學,所以在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将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对于一些例子的列举也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将数学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需要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当然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们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教学的实效性。
3.2课后练习常态化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环节除了老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学生进行课下的反思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原理真正的学习到位。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将整个课后练习的环节常态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本堂课中教学的相关内容来布置一些课后的练习,既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的好方式,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课下学习的意识。通过系统化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知识学习的印象,从而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种课后练习不仅仅是书面作业的形式,形式是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变化的。除了常规的作业的布置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写一写数学学习和自己专业之间的关系。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必须要将课后练习固定下来,形成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起到了时刻督促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3.3因人而异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这一点同样适用。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往往只是注重对于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中学生的接收能力并不关心。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非常不正确的。真正的数学教学一定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状态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们普遍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讲解和跟进。当然,这需要教师在日常除上课环节之外还需要对于学生知識的掌握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把握,真正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学习的相关情况并及时地给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加具有实效性。对于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晓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师,2014,(11).
[2]谢武松.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2014,(14).
[3]岳晨路.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甘肃教育,2014,(13).
[4]戴艳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与评价,2014,(7).
[5]孙小龙.汲取日常生活营养优化数学教学方式[J].新课程(中学),2015,(3).
作者简介:
赵臻(1988.6—),男,籍贯:江苏苏州,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
1序言
中职学生的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数学课程因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也成为了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模块之一。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同时还对于学生学习的一些专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学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
2.1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基本上不管什么专业都需要进行学习。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目前的数学教学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比较上心。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课被纳入到了学生期末的考核当中,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包括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当然,在考察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一些学生常年的缺席数学课,甚至最后的考试也放弃。虽然这样的极端案例仅仅是极少数的,但是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现在的中职学生群体之中。当然,还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甚至是消极。对于老师上课讲述的内容仅仅是一听了之,在课下做不到深入的思考。课程当中总是存在一些学生在私底下干一些自己的事情而较少听讲。
2.2教学教学现状
大部分老师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时都是比较认真负责的。绝大多数都能够按照预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进行。对于课堂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做到及时的更正和管理。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将课程标准上规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一点,大部分老师是都可以做到的。通过课堂的讲解往往还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不至于让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数学,更多的是某种兴趣的培养。
虽然目前的中职学生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但是深究起来,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因为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性质的课程,和一些专业课程相比重要性不足,所以会产生消极的教学态度。有一些老师往往是将课程当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了,不去理会学生究竟学习和领悟到了没有,仅仅是将上课当成是一种任务,投入感不足。在课下,也不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进行巩固,有的时候为了应付检查才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3数学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方法
3.1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是数学的一条经典定义,延续了恩格斯把数学归类于科学的做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生活中,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到完善的地步”。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它能够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从而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人类社会创造最大价值。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数学提供解决方案,正如华罗庚所说:“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生活化的科學,所以在教师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将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对于一些例子的列举也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将数学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需要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当然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们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教学的实效性。
3.2课后练习常态化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环节除了老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学生进行课下的反思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原理真正的学习到位。对于教师来说,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将整个课后练习的环节常态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本堂课中教学的相关内容来布置一些课后的练习,既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的好方式,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课下学习的意识。通过系统化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知识学习的印象,从而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种课后练习不仅仅是书面作业的形式,形式是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变化的。除了常规的作业的布置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写一写数学学习和自己专业之间的关系。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必须要将课后练习固定下来,形成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起到了时刻督促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3.3因人而异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这一点同样适用。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往往只是注重对于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中学生的接收能力并不关心。这样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非常不正确的。真正的数学教学一定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状态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们普遍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讲解和跟进。当然,这需要教师在日常除上课环节之外还需要对于学生知識的掌握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把握,真正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学习的相关情况并及时地给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加具有实效性。对于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晓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师,2014,(11).
[2]谢武松.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2014,(14).
[3]岳晨路.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甘肃教育,2014,(13).
[4]戴艳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与评价,2014,(7).
[5]孙小龙.汲取日常生活营养优化数学教学方式[J].新课程(中学),2015,(3).
作者简介:
赵臻(1988.6—),男,籍贯:江苏苏州,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