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学习构建表现性评价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1年语文中考浙江嘉兴卷以项目化学习构建表现性评价,对中考命题进行探索。试卷整合结构、命题语料与情境,拓展考查内容,重视对学习策略的考查;注重综合情境、活动、过程与问题的解决因素,设计表现性任务。嘉兴卷的变革,给教与学诸多启示:教师需要确立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整合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形成表达。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表现性评价,中考命题,嘉兴卷
  语文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采用纸笔测试形式的中考命题,也须探索如何才能真正考查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素养。2019年,浙江嘉兴、舟山(两市合用一卷,本文统称为“嘉兴卷”)中考卷开情境化考查先河,产生积极影响。2021年该中考卷又以项目化学习构建表现性评价,将语文中考命题探索推进一步。
  一、以项目化学习组织试卷
  不论是形式结构、题料内容,还是考查设计,2021年嘉兴卷都是全新组织,这源于命题者将试卷设计成项目化学习。试卷卷首语表达了命题者的理念:
  亲爱的同学,为了丰富学习生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嘉舟两地九年级学生开展“水文化的理解与传承”项目化学习。本次学习分“方案设计”“学习实践”“成果构筑”三个阶段,请你一起参加,期待你的精彩表现哦!
  1.整合结构
  语文中考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或冠名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或以序数词标记,各板块考查内容指向明确。嘉兴中考卷改变传统结构,主要由“方案设计”“学习实践”“成果构筑”三部分组成,还设计了卷首语、结束语。试卷创新鲜明,其中“方案设计”是新增的,“学习实践”板块涵盖基础、阅读及小作文写作,亦即将传统试卷除大作文外的所有内容整合到这一部分。此结构即项目化学习过程之浓缩:提出项目化学习的主题—设计方案—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习成果。整合化设计使试卷结构更加紧凑,实现命题语料与任务高度集中:语料与任务整合出现在“学习实践”板块,改变传统试卷中语料、考题碎片式分散呈现的状况。
  2.整合命题语料及情境
  传统语文测评,题嵌在语料中,如填空题,或置于语料后,如选择题、简答题,测评内容碎片化,测评试题无关联。语料、试题分散设计,势必造成考生在阅读语料、解答问题时思维中断或转换,思维的连贯性和深度均得不到保证,因此不能有效考查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
  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与解决问题,均离不开情境、活动、任务等元素,这也正是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元素。嘉兴卷以项目化学习组织试卷,一改语料、試题散点分布,将其整合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整合成融社会生活、个人体验与学科认知于一体的综合情境,从而实现结构化考查。
  嘉兴卷将命题语料整合为“学习实践一”“学习实践二”两部分,结构化呈现。以“学习实践一:实地走访,探究水‘源”’为例,这一部分围绕“身边的水文化”,以嘉兴、舟山两组呈现语料(详见下表),实现多维、多元整合,可梳理如下:
  一是整合两地资源。二是整合不同类型的命题语料,如文字、古诗与现代图文资料。三是整合不同学习形式。四是整合不同文化,使现代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有机统一。五是整合教材与生活。如采访为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情境整合,博物馆参观、社会采访是两地生活情境的再现,有利于唤醒考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三种情境的融合、统一,利于素养考查。
  此外,“学习实践二:文海遨游,探究水‘神’”也实现了多语料整合,这里不再赘述。
  3.整合学习策略考查
  传统语文教学、测试多关注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关注甚少,测试尤其如此。陈述性知识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将三种知识融会贯通:陈述性知识是基础,程序性知识是运用,策略性知识则是方向。传统测试多关注闭合的良构问题,而现实中则多为多元的劣构问题。解决劣构问题,方能真正培养素养。
  利用项目化学习优势,嘉兴卷拓展考查范围,增加考查内容,呈现劣构问题,指向学习策略考查。“项目方案可以从驱动性问题与成果的一致性来评价,请你根据这个原则,评价方案中‘个人成果’的制定是否合理。”这是以往测试中未曾出现的劣构问题,指向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与评价,属于学习策略的考查,直指问题的解决。“学习实践二”整合一组材料(三则文言短文、三部文学名著精彩片段、文学文本《我想去看海》),要求考生将它们建构成一个单元,通过具体任务“建构起更多的单元学习策略”。三项任务各指向不同学习策略的考查。任务一要求“补写单元导读,理解把握主题”,任务二为“研读多样文本,感悟丰富意蕴”,任务三为“展示活动收获,表达个性理解”。其中,任务一最值得称道:考查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知识及策略。这一任务折射出的理念是:从学教材向学会编教材转变,从学单元向学会建构单元转变,从记忆、理解走向主动学习、主动建构,指向解决问题的学习、真正的深度学习。
  嘉兴卷在具体题目的设计上,还通过整合实现结构化考查。如活动二“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补全下面图表”,将“材料一”中三则文言材料的理解、分析、评价以及拓展比较全部纳入考查,形成整体的结构化认知体系。
  二、指向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嘉兴卷对表现性评价作了探索。“表现性评价由目标、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组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表现性评价任务的综合运用构成了表现性评价体系;而表现性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共生关系,以及与教学的统整,将这个系统连接起来,从而促进教与学。”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的中考测评,关键是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在体现评价目标(亦即课程目标),并与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形成连接的前提下,设计表现性任务应关注以下要素:情境、活动、过程、解决问题。
  1.情境
  情境是提出问题的基础与载体,暗示问题与任务指向。指向表现性评价的情境,真实而复杂。以往纸笔测试亦有情境,但多为孤立的,承载一两个知识点的考查,属小情境、碎片化情境,不具有复杂性,也不利于真实问题的解决。嘉兴卷实现突破,所设情境可从三个层面解析。其一,宏观层面的情境是项目化学习的学科认知情境,以“水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统领全卷所有内容,形成学习的宏观认知场域。其二,中观层面的情境可以分为四个:“方案设计”的情境,“学习实践”部分的两个活动与探究情境,“成果构筑”则是一个表达情境。其三,具体学习实践、活动中,又有具体而微的情境,包括“学习实践一”中的语料、“评价单”的小任务、“学习实践二”中的各项小任务,如“水与民俗”“水与建筑”及评判将“嘉禾北京城购物广场改建为‘运河红色文化博物馆’”的提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等。嘉兴卷所设计的情境,体现出系统性、层次性、多维度、结构化特点,设计的考查任务也真实有效。   2.活动
  活动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保障。嘉兴卷全卷就是一个大的活动。大活动分解为小活动,并由小活动支撑,形成严谨的分合关系。活动具有序列性,总活动指导分活动,前面的活动服务于后面的活动。例如评价提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就与情境中的采访活动形成连接;任务二第6题“‘单元导读’告诉我们,阅读文本还可以关注矛盾处。请结合《我想去看海》这个文本设计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就与任务一“补写单元导读”内容形成连接;任务三“古人治水是为了理想,卡梅拉去看海是为了理想,尼摩在海底行驶两万里也是为了理想……至此,你对理想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将文言、文学作品及课外名著阅读活动连接在一起,也将读与写的活动连接在一起。
  3.过程
  活动展开体现为过程,学习者行为展现的过程本质上是内隐思维外显的过程。学业评价是结果评价,是终结评价,表现性评价测试则是向过程评价转型,因而在纸笔测试中要设计学习者外显行为过程的评价。嘉兴卷一方面通过整体设计呈现出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追求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化呈现。文言文阅读活动二,在整合基础上,以“治理原因”“治理方式”“治理成果”呈现这一组文本解读,最后以“治水人和‘叩石垦壤’的愚公形象有何异同”这一任务,实现这组文本与课文的连接,展示阅读拓展的过程。在过程中同步考查考生的思维,展示出其文本理解、信息概括、分析比较、联系评价等不同层次的思维。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测评结果的最后呈现。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能否解决问题是重要指标。嘉兴卷中许多任务的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是否合理,而不仅仅看是否给出答案。如对提案的任务指向不是评判提案优劣,而是问提案可行与否。前者为是非选择性的闭合问题、良构问题,后者就需要阐述理解,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复杂问题、劣构问题。写作表达是表现性评价建构反应中最为综合的路径。与抒写观察、抒发感受等传统写作表达不同,项目化学习的写作表达,需要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终端成果,亦即表达本身就是问题解决的一种形式。“成果构筑”设计表达任务供考生选择:为成果集《水——让生活更美好》写一则序言,或为某一栏目写一篇作文。序言和作文是解决不同问题的成果,都服务于“这本书的制作”,也就是成为整个项目化学习解决问题的其中一部分。
  三、命题对教与学的启示
  评价引导教学。以评价改革促进教与学的改革,特别是教与学活动方式的改革,已成为一种共同遵循。嘉兴卷的变革,对今后初中语文教与学将产生重要影响。
  1.树立大单元教学理念
  嘉兴卷体现出一种理念:回避碎片化知识考查,指向解决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目前的语文教学,多关注单篇、单一方法、单一知识点。统编教材仍以文选型单元为主。统编高中教材文选型单元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将每个单元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群勾连,以“单元学習任务”作为总绾,强调学习任务意识,体现了大单元构建与学习的理念。统编初中教材文选型单元则尚未有此探索,而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则较好地体现了大单元学习的理念。崔允都教授指出:“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进行大单元学习的重构与设计,已成为语文教学的趋势。
  2.整合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并非完全忽略情境。课堂本身就是学科认知情境,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多力求还原文本内容之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如阅读教学第一个环节多为“创设情境”。然而,这些情境是单一的、孤立的,未形成连接、整合。教师缺乏对如下问题的思考:单一学科认知情境中学习的相关知识有何用?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何种情境?文本情境与学科认知情境如何形成连接?教学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就文本教文本、就写作讲写作知识。这也是崔允都教授希望教师提升教学设计站位的原因所在。嘉兴卷围绕项目化学习,整合构建宏大情境,对文选型单元的学习情境构建有所启发。统编教材单元采用双线组元,教学时可以利用单元主题构建大单元学习设计,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将社会生活情境(还原文本中的情境、联系当下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整合到当下学科认知情境中来,如同嘉兴卷所呈现的,实现三者统一。
  3.组织探究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有在具体活动中,才能完成表现性评价。设计与组织活动,要注意四个因素:一是突出学习者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参与活动,而是活动的主人,参与活动设计与实施。二是拓展活动空间。活动空间不限于教室,可通过生活实践、多媒体技术,拓展或摹拟建构更多空间。三是延展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以课时为单位,而以完成整个活动的时间为单位。四是丰富活动形式。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讲解、分析、演说与辩论、评判、演出等,都是表现性评价的建构反应,有利于表现性评价的展开与实施。
  4.形成表达
  外显学习行为具有瞬时性。要对每一个行为都进行表现性评价,评价对象众,学习行为多,评价者少且精力有限,客观上难以完成。因此,需要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瞬间行为固化下来,供表现性评价之用。课堂观察、运用视频微格分析固然可以,更为实用的方法则是让学生书面表达自己的学习行为状态,教师基于学的表达进行表现性评价。
其他文献
“古代汉语”作为一个学科专名,出现于上一个世纪,然而,古代汉语的主要研究内容音韵文字训诂,却是我们国家最为古老的学术研究内容之一。王朝时代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两门:一是“大学”,一是“小学”。“大学”是经学,“小学”就是音韵文字训诂之学。实际上,经学时代以前,“小学”就已经存在。五四运动以后,经学消解,所谓经学的附庸“小学”,不仅没有消解,反而蓬勃发展,相继分立了好几个新的学科,如文字学、训诂学、音韵
自谷歌公司2006年8月在搜索引擎大会上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以来,“云计算”便开始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十几年来,正是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传播给社会增添了愈加显著的“云”色彩,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云时代”。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则以倒逼之势让“云时代”更加深入人心。霎时之间,云拜年、云看灯、云抗疫、云捐赠、云复工、云招聘
对袁湛江老师的敬重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加深的,而当我读完这部洋洋洒洒的书稿时,如久行寂寞山谷者而闻同道足音,敬重之上愈加惊喜。  袁湛江不仅仅是卓越的校长、优秀的教师,也是扎实的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稿时,所产生的崭新印象。学校发展、教师管理、课程开发、教学表率,一般不能统筹兼顾;管理之善和教学之精,历来难以两全,但袁湛江真正做到“四美具,两难并”——正如运动场上,单项胜出可能,全
宋运来是江苏省的语文特级教师。我听他的课不多,但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道理呢?因为他的语文课堂教学内涵非常鲜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定教,聚焦语用”。这里的“语用”不是“语用学”的专用术语,而是广义的语言文字运用:既包括书面语言的运用,也包括口头语言的运用。  一、“以学定教”不是教师被动适应学生  我们的阅读教学曾被批评为“无思考”的教学,因为它以讲读为核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主张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说“好问则裕”,意即善于提问的人,学识就会渊博。  有人这样描述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小学时偶尔会问为什么;上了高中基本不问为什么。这样的说法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也能折射出一个现象: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明显下降态势。  没有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沉寂和僵化,是心灵的冷漠和荒芜。的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
如今,在有些语文课堂上,板书已渐行渐远了。  在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中,板书颇具传统色彩,曾经备受熏视,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进驻课堂,板书的位置已被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声光电取代,渐渐“退居二线”去了。以我之所能见,不要说常态的语文课,即便是有些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现在也已经很难再见到那种构思精巧、构图精美的板书了。  也许,拎着电脑、揣着U盘进教室的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也许,课堂上白始至终轻
伍尔夫在《怎样读小说》一文中说:“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某个大艺术家——给你的一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高尔斯华绥小说《品质》讲述了格斯拉兄弟的故事,他们视鞋为生命,每一双靴子都是凝结了心血的艺术品,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对这样一篇近乎赞美诗的小说,作者似乎“用错了笔墨”,大篇幅描写格斯拉兄弟接订货单时的情景,却省略了满足读者正常好奇心的诸多内容。这些
《陈太丘与友期行》(也作《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古代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全文仅103字,却演绎了一场关于“信”的精彩辩论。各版本教材都将其作为初冲生研读文言文的入门篇目,视作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积极性的典范素材。  由于内容浅显易懂,长期以来,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几乎已成定式,“明礼诚信”的主题分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的问题探讨,频繁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这不但脱离了《
朱子学,又称闽学,由于它发端于南宋初年福建理学家杨时、游酢、罗从彦、李侗等人,朱熹通过他们传承了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的理学思想,并建立起庞大完整且更为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所以一般将朱熹作为闽学的创始者和领袖。朱子思想是我国继儒家思想之后又一思想领域的重要成就,从宋末至清代近800 年间一直处于主流思想地位,被官方认定为正统的哲学思想。钱穆曾评价:“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
与其他同时期的文人相比,郭沫若是一个惯于仰望星空的人。且不说他的诗文集就命名为《星空》,他还有一篇长达4.5万字的天文历法长文《释支干》,让世人惊叹。甚至他那篇飞奔、狂叫、爆炸式的新体诗《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啊/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至今还在我们的耳边燃烧。《天上的街市》同样是作者在远离喧嚣的安静之处,写下的又一篇驰骋想象、眺望星空的作品。  此诗写于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