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诊疗过程的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诊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移植术后发生PTLD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预防、起病、诊断及治疗等病程中的护理要点。

结果

经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后,18例患儿康复,正常存活。1例患儿因消化道穿孔后并发顽固性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患儿进展至淋巴瘤死亡。就护理而言,在预防阶段,需注意坚持随访以便早期诊断;诊断时需取得患儿配合;美罗华治疗时需加强监护;针对消化道穿孔、梗阻及出血等并发症时也需加强相应护理。

结论

PTLD护理复杂,需在不同环节根据具体情况做到个体化、精细化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1(hCLCA1)表达水平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患者肺部炎症水平、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或门诊的肺病患者,按照疾病分为3组:ARDSp组(2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组(26例)及正常对照组(28例)。检测各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CLC
甲状腺疾病通过影响心脏的变时性和变力性进而导致心律失常,改变收缩的力度和速度、舒张的速度、潜伏期的持续时间、房室不应期的持续时间和传导时间,调节循环及外周血管床,从而有效促进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而甲状腺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具体机制还未可知。文中通过可能的机制概述了甲状腺疾病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
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重要诱因。但患者个体差异很大,为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国际呼吸杂志编辑部组织编写了本共识。主要推荐意见包括:(1)轻度AECOPD患者、无脓痰者暂不给予抗菌药物,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脓痰时应实施抗感染治疗。(2)应结合疾病危险分层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制定抗感染方案。除高度耐药地区外,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第一代或第二代
若急性肺血栓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未完全溶解,在肺动脉内遗留残余血栓并机化,可进一步发展至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其发病隐匿,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研究、预防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提供参考。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还未出现。在病理进程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病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发基于细胞-细胞通讯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交互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不同病理进程所扮演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1年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广东省人民医院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接受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患者(其中6例为Olympus多中心临床研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分别行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等检测,并
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护理能力分层培训方案提供基础资料和循证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16个地级市40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护理相关科室的2 06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评价量表对其老年护理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总均分为(2.30 ± 0.71)分,3个一级维度中专业素养得分最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在护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护生自护学习性。方法以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12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干预组护生采用基于Mini-CEX的护理教学查房,比较分析2组护生实习综合成绩、Mini-CEX得分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PICC带管患者实施微信健康教育的体验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使用微信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微信健康教育的体验分为3个方面10个主题。开展微信健康教育的优点:降低医疗服务消费成本,减轻工作负担,健康教育的时间更加灵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护患关系
目的探讨决策树分类法在外科病区护理工作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2月20日至3月26日收集23个外科病区每日护理工作量统计指标,采用决策树对各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价,分析各预测因素的重要性及分类规则。结果入院人数是预测病区每日护理工作量的首优变量(F=39.128,P=0.000),按照入院人数≤1,1<入院人数≤4,4<入院人数≤7,入院人数>7将病区每日工作量划分成4个等级;手术人数(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