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陌生化技巧与阅读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概念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起初主要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后来发展到整个文学艺术界,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熟悉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经验,经过艺术家的处理产生的艺术形象以异于熟悉的面孔呈现在观者面前。对于文学创作,通俗地说,就是让表达异于常见的形式,使表达的内容,给读者以从未谋面的陌生感。
  在文章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从文题、立意、构思到语言表达,皆可发现其匠心独运的魅力。
  1.文题: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所针对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本国文化遗产),这一问题重要但并不特殊,特殊的是鲁迅的提法。“拿来主义”是鲁迅的独创,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格,形象而具针对性,新颖而引人注目。“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和“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似平矛盾,但鲁迅有意寄寓了深刻的含义。“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意为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标题反映了鲁迅先生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再比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这样的文题都充满了新、奇、趣的特点,读者的思维怎么会不留此小憩呢!
  2.立意:面对人们早已熟悉、司空见惯、甚至视而不见的写作对象,求新是创作者刻意追求的。乐景写乐意,悲景抒悲情,是艺术表现中的普遍规律。但是,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却着意渲染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并以此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故都之秋。这虽与作者忧郁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客观上,它突破了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也因此文章显现出了独有的意蕴。在《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作者却禁不住“大吃一惊”,并由此阐发出自然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深刻哲理。
  3.构思:构思可以凭巧妙见新,如《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切入的角度选得好,这个角度就是纪念刘和珍君;构思可以借奇特见新,如庄子的《秋水》;构思可以凭出人意料见新,如莫泊桑的《项链》;构思还可以借严谨极致见新,如《荷塘月色》。
  4.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历来都是作家追求的语言境界,但这种语言本身往往并不奇特怪异,而是经过陌生化技巧的处理,使得语言平中见奇,常中见异。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比喻这种修辞格是人们较为常见的修辞方法,且这三个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也都是人们常见的事物,然而这三个比喻却给人以新奇之感。原因在于,一般情况下,荷叶与舞裙、荷花与明珠、星星是很难联系在一起的。朱自清抓住了特定背景(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下的荷叶、荷花的特征,使比喻形神兼备,新颖别致。再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的语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古有“眉似青山,眼若秋水”之语,因此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本无新颖之处,但作者却妙出高招,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眉黛”之喻给“痣”之喻铺垫,“痣”之喻又强化了“眉黛”之喻,令比喻陈中出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陌生化技巧是文学创作者求新求变的必要手段,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因此,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上说,它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把握的内容,也是阅读教学教法突破、学法创新的亮点。
  第一,挖掘作品创作的陌生化技巧,可以激活现代阅读教学。作为特殊的阅读群体——教师和学生,其阅读行为已经远离了阅读过程本身,而为教学的功利性目的紧紧操控。教师有绩效考核,学生有学绩考核。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暇顾及作品本身的审美情趣,作品被反复地掰开揉碎,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完整艺术品的意义。整个阅读教学,重教学而轻阅读。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感官越来越迟钝,阅读教学枯燥而乏味。作为个体的语文教师,在无力改变整体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就应该在教法学法方面寻求突破点。而文学创作的陌生化技巧是文章活力所在,是文章审美所在,也正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阅读过程、激活整个阅读教学的命门所在。
  第二,挖掘作品创作的陌生化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阅读教学的文章并不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准的。因而,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就必须选准阅读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往往就是文章的独具匠心之处,是陌生化技巧闪烁灵光的地方——它新颖、奇异、美好、富有情趣,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的兴奋点。阅读教学就应抓住这样的点,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第三,挖掘作品创作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学作品“陌生化”效果的产生,源于思维的多向。相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观察思考,会生成不同的创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作品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新意识。
  第四,挖掘作品创作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契合写作教学。文章的陌生化技巧,是写作的重要手法。作为阅读教学,把它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积累学生阅读经验的同时可以增加学生作文方面的新意识,从而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
其他文献
<正> 2001年陶氏公司收购联合碳化使之成为北美表面活性剂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在陶氏原有的Dowfax和Hamposyl系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联合碳化公司的Triton和Te
<正> 农用塑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的农用塑料已远远超出最初的单一农业中的农用地膜、农用灌溉管材的范围,正在向广义的农业即农、林、牧、副、渔业多方面扩展,延伸
<正> 核苷和脱氧核苷是由核苷碱基分别和核糖或脱氧核糖以苷键形式而构成的,它们是组成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元件,是遗传基因的基础。核苷和脱氧核苷系列
曾几何时,一篇《误尽苍生是语文》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大批判,时至今日,语文学科的改革浪潮虽几度“惊涛拍岸”,但“改革从来就是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漪),因而语文课仍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困惑。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时出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新《课标》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 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占其需求量的2/3),也可用于制取丁苯橡胶(SBR)、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树脂、不饱和聚酯等。此外,也是生产涂料、染料、合成医药的重要原
独生子女,由于长期受家长过分的关心和爱护,往往养成唯我独尊心理: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又由于城镇里单门独户居住,孩子养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针对这
研究了猕猴桃秸秆快速堆肥技术。结果表明,使用EM作为发酵菌剂,升温快、温度高,容易达到快速腐熟的目的。添加粪肥、大堆发酵可加快腐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