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14条陆地边界除中印、中不两条边界外,其余均已划定,边境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周边一些热点问题仍未解决,新的复杂因素又不断出现。《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给学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案例平台,对于学员面对不同边境的具体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及时正确地定下处置决心非常重要,必须认真研究。
关键词:军队院校;突发事件;案例教学
目前,我国14条陆地边界除中印、中不两条边界外,其余均已划定,边境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周边一些热点问题仍未解决,新的复杂因素又不断出现。美国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全方位对我进行遏制围堵,极力插手我周边事务;印度加紧推进边境军备建设,强化与我再争议地区的抢控争夺,发生边境武装对峙、军事摩擦,甚至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严重存在;中日钓鱼岛之争,悬而未决;周边邻国“海洋圈地”,中国南海面临瓜分;朝鲜拥核意志坚决,一旦朝核危机升级,美韩对朝实施有限打击,可能引发朝大量人员涌入我境、核生化设施遭袭污染我境,甚至中朝界江桥梁和电站、大坝等重要设施遭受打击;多国势力抢滩缅甸,制衡中国,缅甸内部政府与“民地武”组织在“武装、权力、地盘”等问题上分歧严重,武装冲突与零星交火不断,大量边民涌入我境避战;越南反华势力活动猖獗,极端分子悍然打砸中国企业和人员;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周边一些邻国政局持续动荡,暴力恐怖事件频发。
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置各类边境突发事件关系到国家边防的安全稳定,提高边防基层指挥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任职培训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给学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案例平台,对于学员面对不同边境的具体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及时正确地定下处置决心非常重要,必须认真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在《处置边境突发事件》课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通常以区队为单位进行,其步骤可分为五步,依次为:课题预告、案例预习、分组讨论、课堂讨论和归纳总结。
第一步:课题预告。在上次课学习结束后,教员要告知学员下次课学习的课题,要求学员对相关理论进行复习,为案例教学储备知识。
第二步:案例预习。在课题预告的同时,教员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发给每个学员,要求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问题查阅资料,准备发言材料。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员以班或寝室为单位,围绕案例问题进行讨论。分组讨论前,教员可以抽点部分学员进行案例复述,以检查学员对于案例的熟悉情况。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员要引导学员结合案例来说明观点。最后各组要指定发言人,准备课堂讨论的发言材料。这段时间教员可以深入到各组进行旁听,收集学员讨论中的热点、难点,为下一步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第四步:课堂讨论。可以采取各组代表发言、教员随机点名发言和学员主动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让学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员互相争论。这时教员对学员的争论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并做好讨论情况记录。为了使课堂引导更具说服力,教员在备课中要结合案例对于学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先思考,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五步:归纳总结。教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对学员发言情况进行归纳、评价,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启发,最后归纳总结出案例分析的基本案,引导学员做更深一步的思考。
二、《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案例选择要真实典型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一是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边防实际。教员要根据学员岗位任职的实际,在充分搜集案例素材的基础上,根据所需要的知识点设计案例,使所选案例符合边防部队实际,符合实战化要求。二是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员学习时往往不易接受,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既能够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又要符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要兼顾不同方向,考虑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把“4.14帐篷对峙事件”等近年来新发生的案例运用于教学。三是选择的案例尽可能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案例尽可能真实、具体,让学员信服,而“信度”提高了,“效度”也就自然提高了,也就达到了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案例教学要遵循“三个原则”
案例教学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营造则必须实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学员主体的原则。以学员为主体是任职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案例教学中,学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员由讲解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学员还是教员,都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案例教学中,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案例,查询资料,参加讨论。二是坚持激励参与的原则。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在案例教学进行前,教员要做必要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并制定适当的分组和考核办法。三是拓展学习空间的原则。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员独立思考、获取信息、语言表达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使学员获得全面学习的能力。
(三)要处理好教材与案例的关系
案例教学不是不要教材,恰恰相反,而是必须遵循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员“教”和学员“学”的基本依据,案例是为教材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使学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更好地激发学员自觉地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实现“会学”。因此,教材与案例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互为依托的,只有编写出了好的案例,学员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只有以教材为蓝本,才能准确地把握理论课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军队院校;突发事件;案例教学
目前,我国14条陆地边界除中印、中不两条边界外,其余均已划定,边境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周边一些热点问题仍未解决,新的复杂因素又不断出现。美国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全方位对我进行遏制围堵,极力插手我周边事务;印度加紧推进边境军备建设,强化与我再争议地区的抢控争夺,发生边境武装对峙、军事摩擦,甚至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严重存在;中日钓鱼岛之争,悬而未决;周边邻国“海洋圈地”,中国南海面临瓜分;朝鲜拥核意志坚决,一旦朝核危机升级,美韩对朝实施有限打击,可能引发朝大量人员涌入我境、核生化设施遭袭污染我境,甚至中朝界江桥梁和电站、大坝等重要设施遭受打击;多国势力抢滩缅甸,制衡中国,缅甸内部政府与“民地武”组织在“武装、权力、地盘”等问题上分歧严重,武装冲突与零星交火不断,大量边民涌入我境避战;越南反华势力活动猖獗,极端分子悍然打砸中国企业和人员;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周边一些邻国政局持续动荡,暴力恐怖事件频发。
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置各类边境突发事件关系到国家边防的安全稳定,提高边防基层指挥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任职培训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给学员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案例平台,对于学员面对不同边境的具体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及时正确地定下处置决心非常重要,必须认真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在《处置边境突发事件》课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通常以区队为单位进行,其步骤可分为五步,依次为:课题预告、案例预习、分组讨论、课堂讨论和归纳总结。
第一步:课题预告。在上次课学习结束后,教员要告知学员下次课学习的课题,要求学员对相关理论进行复习,为案例教学储备知识。
第二步:案例预习。在课题预告的同时,教员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发给每个学员,要求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问题查阅资料,准备发言材料。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员以班或寝室为单位,围绕案例问题进行讨论。分组讨论前,教员可以抽点部分学员进行案例复述,以检查学员对于案例的熟悉情况。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员要引导学员结合案例来说明观点。最后各组要指定发言人,准备课堂讨论的发言材料。这段时间教员可以深入到各组进行旁听,收集学员讨论中的热点、难点,为下一步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第四步:课堂讨论。可以采取各组代表发言、教员随机点名发言和学员主动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让学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员互相争论。这时教员对学员的争论要进行正确地引导,并做好讨论情况记录。为了使课堂引导更具说服力,教员在备课中要结合案例对于学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先思考,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五步:归纳总结。教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对学员发言情况进行归纳、评价,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对有争议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启发,最后归纳总结出案例分析的基本案,引导学员做更深一步的思考。
二、《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案例选择要真实典型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一是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边防实际。教员要根据学员岗位任职的实际,在充分搜集案例素材的基础上,根据所需要的知识点设计案例,使所选案例符合边防部队实际,符合实战化要求。二是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员学习时往往不易接受,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既能够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又要符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处置边境突发事件》案例要兼顾不同方向,考虑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把“4.14帐篷对峙事件”等近年来新发生的案例运用于教学。三是选择的案例尽可能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案例尽可能真实、具体,让学员信服,而“信度”提高了,“效度”也就自然提高了,也就达到了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案例教学要遵循“三个原则”
案例教学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营造则必须实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学员主体的原则。以学员为主体是任职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案例教学中,学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员由讲解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学员还是教员,都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案例教学中,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案例,查询资料,参加讨论。二是坚持激励参与的原则。高度的参与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只有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在案例教学进行前,教员要做必要的说明和动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并制定适当的分组和考核办法。三是拓展学习空间的原则。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员独立思考、获取信息、语言表达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使学员获得全面学习的能力。
(三)要处理好教材与案例的关系
案例教学不是不要教材,恰恰相反,而是必须遵循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员“教”和学员“学”的基本依据,案例是为教材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使学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更好地激发学员自觉地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实现“会学”。因此,教材与案例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互为依托的,只有编写出了好的案例,学员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只有以教材为蓝本,才能准确地把握理论课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