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刺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观察针刺传统经穴与结筋病灶点治疗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80例NLBP患者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选择大肠俞、委中、腰眼等辨证取穴进行针刺.试验组患者先进行经筋触诊,确定结筋病灶点部位后按照针刺流程操作;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记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VAS、RMBQ评分以及腹、背肌等长耐力测试.结果:共脱落12例,均保留在原组并使用干预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中和治疗后,两组VAS评分、RMDQ评分,腹肌和背肌耐力测试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治疗后指标均优于治疗中(P<0.01).试验组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结论:经筋刺法与传统刺法均能明显改善NLBP的临床症状与肌肉耐力,且前者作用更优.
其他文献
目的:以pH值、出膏率、转移率、指标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为参数对灵芝饮片标准汤剂进行研究并确立质量评价方法,为灵芝饮片标准汤剂规范化及其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其多糖、三萜及甾醇的含量,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及转移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指纹图谱.结果:12批灵芝饮片标准汤剂中含多糖以葡萄糖(C6H1206)计>0.78mg/mL,三萜及甾醇以齐墩果酸(C30H48O3)计>0.23mg/mL;pH值为4.0~4.8,多糖转移率范围为27.6%~75
目的: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安全合理管理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以PIVAS为中心,从安全用药角度出发,提取分析说明书各项信息,对比不同厂家同一品种的差异.结果:纳入说明书309份,涉及129个品种、211家企业,发现不同品种之间或同一品种不同厂家中药注射剂贮藏条件存在差异;54个品种缺乏传统功能主治的阐述;禁忌及不良反应信息丰富,禁用、忌用、慎用描述多样;28个品种推荐使用一种溶媒,26个品种明确滴速,81个品种没有明确用药疗程;辅料含有聚山梨酯80、苯甲醇、乙醇等
目的:分析蜘蛛香地上茎叶部位和地下根茎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部位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蜘蛛香地上茎叶部位挥发油鉴定出5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5.88%;地下根茎部位挥发油鉴定出3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98.79%;其中茎叶部位和根茎部位的共有成分28种,主要有广藿香醇、α-愈创木烯、α-布藜烯等;仅存于茎叶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有29种,其中新植二烯首次在蜘蛛香挥发油中发现.结论:蜘蛛香地上茎叶部
李杲对小便淋闭有着系统论述,文章以李杲及其师张元素相关著作为基础,对其辨治小便淋闭经验进行探析.李杲认为,小便淋闭是邪热为病,分上焦气分及下焦血分.治疗上以阳中之阴药清肺渗泄治上焦,以阴中之阴药补水泄热治下焦.组方上重视药物气味、剂量、数量,防止药过病所.创通关丸、清肺饮子等方,并对气血兼病及杂病进行论述.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病,均可参考其经验讲行治疗.
目的:探讨及分析各因素间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患病率的差异及各因素与乳腺癌术后继发失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次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万冬桂主任医师乳腺癌门诊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对其进行体质调查,统计纳入患者基本信息,比较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分型、治疗方案及体质类型乳腺癌术后失眠患病率差异,运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因素间乳腺癌术后失眠差异,分析各因素与乳腺癌术后患者失眠的相关性.结果:年龄段为≤30岁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继发失眠患病率(75.00%)远高于其他年龄段;肿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创始人赵炳南教授将结节性红斑辨证为湿热下注证、经络阻隔证、气血凝滞证.内服药物以木瓜、防己、厚朴、伸筋草清热祛湿解毒,舒筋通络;以牡丹皮、丹参、红花、三棱、莪术、鬼箭羽、鸡血藤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特色外用药物以祛毒药粉清热解毒,除湿消肿;紫草洗方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紫草茸油活血散瘀,软坚;紫色消肿膏活血化瘀,软坚消肿,止痛.文章总结和分析赵教授治疗结节性红斑内服及外用药特点,以传承赵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经验.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具有冬重夏轻的季节规律性,西医对本病季节规律的探究尚无定论.中医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对疾病的季节规律有独到认识,文章试从中医理论出发,以天人相应、阴阳消长、气机升降出入等为切入点,分别就从血分论治、从玄府论治、从伏邪论治角度阐释银屑病冬重夏轻的机制,以探究本病季节规律的本质.
医药卫生历史古迹,是中国优秀医药文化成果的遗存,亟需相关的定级标准,确保文物的安全,以利于文物的保护和文化推广.文章以构建医药卫生文物研究为宗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在医药卫生文物定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二级医药卫生文物的定级标准,加强医药卫生文物定级管理的措施,对医药卫生文物的定级和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提出国家在组建中国医史博物馆的同时,亟需大力培养文物学、考古学和医史文献学跨学科高级人才,加强对文物定级人员的培训,为真正实现对医药卫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夯基垒石.
张畹香为清朝江南名医,主要存世著作有《医病简要》《温暑医旨》及《张畹香医案》两卷.张畹香学术底蕴丰厚,临证用药独到,遵古不泥古,善治伤寒、温病,彰显自身特色.通过整理《张畹香医案》部分医案,可窥探其治疗疟疾、泄泻、温暑和月经病的临证经验,呈现出“治疟谨遵《素问》分型而有异治,疗泻内不离肝脾、外不离湿邪,温暑以利小便为特色疗法,月经病总以调肝法,既补肝体又实肝用”的临证特点.
文章从髀之涵义、两髀的作用、脾与髀的关系等方面探究了“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的理论,并且较完整得从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探讨脾之邪客的临床应用.笔者认为治疗的核心就是恢复股的正常形态以及髀枢的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祛除脾邪的目的.今后将针对其他五脏邪客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五脏邪客有较全面的论述,对临床有更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