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澳大利亚赏识教育这一主题,主要分析澳大利亚对学生实施识教育的五个途,径:多元化的选课制度、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人性化的教师课教学、学校及社会教育的激励机制以及教育部门的奖励措施。通过大量涉及澳大利亚教育体制和教师教学的介绍展现澳大利亚学校教育的一些特色,旨在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赏识教育;澳大利亚;学生;老师
【中图分类号】G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7-0020-05
因爱人在澳大利亚读博。孩子Fred跟随父亲就读于西澳州一所政府公立中学(Churchlands SeniorHigh School,下称CSH中学)。笔者有机会体验了澳大利亚中学教育体制所展现的无尽魅力给孩子Fred带来的无限活力。其间,渗透于澳大利亚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令笔者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进而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久熏幽兰人自香。”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赏识教育具体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实现:多元化的选课制度、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教师人性化的教学、学校及社会教育的激励机制以及教育部门的奖励措施。
一、多元化的选课制度
澳大利亚有6个州和2个特别行政区。教育质量具世界一流水准。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为13年,5岁起入读幼儿园预备班。其后是10年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为2年。其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实行综合性教育,即全面的、同一的普通教育,基本上不分科:高中阶段实行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以选修为主的课程运行机制。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三大类。基础课程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澳大利亚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自然科学方面,如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如世界史;文艺方面,如音乐、戏剧;英语方面以及英语以外的语言方面,如英语文学、中文、法文等。拓展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地方特色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如理财、心理调节等。职业技能课程是为毕业后上职业学院或直接工作的学生开设的。澳大利亚各州高中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由几十门到一百门左右,如维多利亚州多达129门。学生每学期最多可选学其中的6门课程,最少要选学4门课程。高考分以分数最高的4门课程的分数计算。各门课程在考试时的分值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数理化或音乐、体育等。除非英语背景学生必须选学一门英语课程的规定外。学生无论选学什么科目的课程是绝对自由的。学校也给予一些选课指导,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学生会收到课程目录及课程简介的光盘或指南,同时招开家长会,具体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家长沟通等。由于选课的多样性。参加高考学生的考试科目因人而异。参考科目无疑都是该生的强项。
澳大利亚高中多元化选课制度的益处之一是,学生可全凭自己的天赋、兴趣、志向与能力、精力来确定学习的科目类型和科目数量。学习自己喜欢且擅长的科目,学生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得到肯定和赞赏,也更容易拥有自信和成功感。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其不断追求成功。吃饭、穿衣、健康只是他们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学生无形生命的需求。客观地说,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是不一样的。澳大利亚的选课制度承认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差异,帮助孩子面对差异获得自我价值感,进而发展自尊、自信。其多元化选课制的益处之二是,学生在自主选择了学习科目外,在科目的难易程度上也有很多选择。如,仅数学就有Math Specialist、Math3A/3B、Math2A/2B、MathlA/1B四个级别,非英语背景学生的英语也分ESL3M3B、ESL2A/2B、ESLlA/1B三个难度级别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等。为了保证不同级别考试时的公平,教育部门出台了“加分”政策,即选择难度系数高的课程的学生,考试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分级别教学不同于分快慢班,是针对每个科目的难易程度所对应的个体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班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对同一课程不同难度级别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都不尽相同,如对高级别学生的教法而言。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和拓展的机会,而对低级别学生的教学就要加倍细致、耐心。澳大利亚的高中没有“班”的概念,学生上课的教室总是流动式的,因为各个学生的选课科目不尽相同,即使科目相同,课程难度级别也有差异。也许,这个科目在高级别班,另一个科目可能在低级别班。这样的选课制度使学生在各方面的优势总能体现,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他是“音乐王子”……每个人各有千秋,学生不容易自暴自弃,相反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产生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时,每当因成绩提高进入更高级别的课程学习时,学生都拥有被肯定的激动、被赏识的欣喜和更上一层楼式的鼓舞。澳大利亚学校按科目难易程度分级别教学避免了成群教育的粗略、彰显学生的优势、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孩子积极向上、发展自我、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澳大利亚多元化的选课制度使孩子多种多样的天资、才能、兴趣、志向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地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被尊重、被肯定、被赞赏、被激励,从而也得到了更多地把优势转化为成功的机率。
二、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个人的发展。在这里,考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要挤的独木桥。
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为高中毕业生构建了除考大学之外的无限广阔的成才天地。首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义务教育形成了有机联系,课程设置彼此衔接,学分可以相互转换。目前澳大利亚高中毕业生直接升入职业学院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2%。学生可从高中开始同步进行义务教育文凭和职业教育就业资格的学习。学校提供的职业技能课程涉及各个领域,如社区服务、幼儿教育、汽车修理、建造房子、医院护士、食物营养学、家政、营销、旅游、信息技术等。学习内容以应用性为主,所有课程按行业标准的要求实施。社会对职业学院毕业生也抱有较高的认同感,一般都能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薪酬在某些行业比大学教授还要高。为方便学生,职业学院的学分和学术型大学的学分在相关专业可相互转换。其次,对高中毕业后选择自己创办企业的有志青年,政府还有各种贷款政策支持,手续也十分简便。甚至对于失业人员。政府的“失业救济金”也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另外,澳大利亚各州的高中证书考试、高考已得到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界的承认,学生用本国考试的成绩,就可以申请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就读。“条条道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澳大利亚立交桥式的成才通道使学生对未来抱有更多乐观的憧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欢乐。”这里的“未来的欢乐”是指对前途的追求。澳大利亚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真正体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言,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才能的一种肯定和欣赏,是对学生前途命运的一种责任的担当。它与赏识教育的追求和倡导——“生命的自信与尊严”、“成长的快乐和喜悦”不谋而合。 三、教师人性化的教学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这就是赏识。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虽然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不同,但在他们个性特征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美。学生在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阵地。澳大利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小学1-12年级的班额:一年级为25人。2-10年级为30人,11~12年级为25人。较少的学生人数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更好地实施赏识教育奠定了基础。在澳大利亚的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没有固定的排列,学生甚至可以摆放各种他认为舒服的姿势听课。学生上课吃巧克力老师会由衷地说“味道一定美极了!”老师对学生很少批评,老师会尽一切可能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除了鼓励还是鼓励。在孩子取得进步或成绩的时候,社会、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肯定都会欣然而至。我的孩子Fred在澳高中两年间共获得23张奖状,其中有参加全澳数学、经济竞赛获得的奖励,有参加会计协会举办的竞赛获得的奖励,有高考成绩优秀获得的西澳州教育部的奖励,更多的是每学期考试成绩全优获得的来自学校的奖励或因出色完成各种大作业而获得的出自任课老师的奖励等等。在我看来,这些奖励的功效非同小可,这一次次的奖励和一张张奖状,不仅记录了孩子一个个苦读的日夜、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行行前行的脚步、一次次被肯定的欣慰,它更如一股股巨大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一天天不辜负老师的厚爱,努力学习,向前奋进。
澳大利亚的老师善于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艺术性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来打造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石。如,一次Fred写论文时由于对论文的格式不太清楚,结果字数超标,重点突出不够,老师对此论文首先的评价是“你简直写了一本书给我!”先肯定了孩子的工作,然后才点评该论文的缺憾。孩子自然欣然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意见,并明白了论文写作的要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修改中。澳大利亚的教师更具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他们对学生的表扬从不吝惜,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Good(好)!”“Excellent(太棒了)!”“Well done(完成得真好)!”“Good boy(好男孩)!”‘Good girl(好女孩)!”在一次一对一的家长会上,孩子的英语老师会见了我,当老师说要谈谈孩子的缺点时,我在洗耳恭听的同时开始猜想这些缺点的种种可能。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Fred是如此优秀的男孩!他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很完美!”这一席出自英语老师对孩子Fred“缺点”的描述真令我大吃一惊。其实,Fred当时初中毕业到澳才几个月,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正在努力地适应。老师把孩子的努力和进步都看在眼里,也常给予一些额外的辅导和鼓励。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Fred对挑战英语学习从此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与老师的配合也出奇地默契。两年后,Fred参加了澳洲本地高考,英语成绩在非英语背景学生的高级别考试中分数位居全校第一和全西澳州第三,英语雅思考试也取得了听、说、读、写四项总平均7分的优异成绩。
澳大利亚的老师善于利用班级的平台营造相互激励的成长氛围,这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意想不到的。一次,Fred的老师在宣布《经济学》考试的结果时说“猜一猜,谁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同学们面面相觑后,老师宣布:“让我们为新同学——Fred欢呼吧!”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用拥抱和赞许的微笑向这位来自中国的新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祝贺。老师和同学的这一次激励,让刚到澳洲三个月,在学习上下了番功夫的Fred第一次感受到了西方式赏识教育的魅力,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在8个月后获得了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主办、PWC国际金融公司赞助的“PWC全澳中学经济知识竞赛”高中组的一等奖,成绩全澳排名第八名,随后产生了大学学习经济类精算专业的志向。经济学老师再次肯定了Fred的能力,并把报刊对她的一个往届学生——第一个由西澳本土培养的精算师的报道及一些精算专业的信息资料给Fred。在学习之余,经济学老师还与孩子保持电子邮件联系,在学习、课外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并不断鼓励。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正是通过五彩纷星的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关爱,对学生正向关注、积极引导、相信成功,使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的。
四、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激励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评价与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优秀意识、激发学生的优秀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优秀的内驱力。Fred所在的CSH中学不失时机的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渗透赏识教育的甘露。学校每个月都会出版一期大对开的彩色校报寄发到学生家里。校报对校内各项活动和比赛进行文字或图片报道。每学期都会停课召开全体学生家长大会。其重要议程之一是表彰在文体活动、学业竞赛、社会工作中的成绩佼佼者。会前,学校会来信告知孩子获奖的信息,以促使家长到场祝贺。届时,获奖的学生将在主席台特设的领奖席就座,校长对获奖者亲自逐一颁奖。每次大会全程录像与照相记录,需要图像资料的学生可免费获得光碟以留念。大会的气氛非常热烈,穿插校乐队演奏的乐曲、学生模特的时装秀、学生的歌曲弹唱及外邀嘉宾的表演等节目。
CSH中学的赏识教育方式丰富多彩,为鼓励优秀学生,学校从11年级(高一)开始吸纳年级前50名学生加入“五星早餐俱乐部”。我作为入围的学生家长也应邀参加了在位于Scarbrough Beach海滩的五星级大酒店举行的俱乐部聚餐活动。当天,学校邀请了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往届毕业生作报告,激励学生。“五星早餐俱乐部”每学期活动一次。前50名学生名单也每学期排列一次,这对希望保持排名和欲提高排名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毕业典礼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赏识教育实践。典礼在市中心富丽堂皇的音乐厅举行,门票在市内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出售,35澳元一张的入场券,比电影票要昂贵许多。当晚,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团将就座于表演台的正中,近400名毕业学生身穿统一的高中毕业袍,在盛装出席的家人见证下,由校长逐一颁发高中毕业证书,摄影师将适时地记录每个学生被授予证书的精彩瞬间。“各学科的优胜奖”、“社区服务奖”、“体育男(女)孩奖”、“男(女)主持人奖”、“年度协调员奖”等数十个奖项将由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逐一颁发。在每个奖项的颁发时都配有大银幕对获奖业绩的精彩视图解说和学生照片显示。一幕幕授奖的精彩瞬间,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穿插着学生交响乐队的演奏和教师小乐队的演唱,一次次地把典礼推向了高潮。 在澳大利亚,社会团体和组织如大学、协会和公司也积极创造机会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励志活动。Fred在西澳州会计协会举办的学科竞赛中以全校最高分获得了一等奖。会计协会代表亲临学校颁发证书及讲话,对成绩给予肯定。另一次难忘的活动是我作为获奖学生家长受邀参加了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和PWC国际金融公司赞助的年度“全澳高中组经济知识竞赛佩斯地区颁奖酒会”,酒会在佩斯的国际贸易大厦举行,获奖学生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也在被邀之例。Fred所在的CSH中学为体现学校的风采,提供了一套从领带、衬衫到印有学校校徽标志的彩色西装装扮两名获奖学生。会上主办方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及PWC国际金融公司澳大利亚区域总裁的精彩演讲及酒会高雅的气氛、丰盛的食物、窗外的美景无不让获奖者再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澳大利亚的政府部门也会亲自策划并参与一些励志活动,与学校形成共教合力,激励学生。毕业前夕,Fred因在新一年度的"PWC全澳中学经济知识竞赛”中的出色成绩,被选派与另外三位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参加澳大利亚经济工业部已举办了11年的由各中学经济学科精英学生参加的“年度经济问题现场讨论会”。出席大会的有国家经济工业部首席执行官、州长、市长、州财政部部长、教育局局长等政要和银行分析师、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考经济科目改卷负责人等。会上就与时政有关的经济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听取学生对国家经济问题的看法。学生通过与政要、名流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外经济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长了见识、树立了自信。
五、教育部门的奖励措施
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中旬山花烂漫之时,西澳大利亚州正进行着一年一度的高考。次年1月,对在高考和平时学习中涌现出的各方面学业成绩优胜者,州教育部门将举行盛大颁奖典礼授予奖金、奖状以资鼓励。奖项设置有“最高奖”、“总体成就奖”、“单科成就奖”、“荣誉证书奖”、“杰出证书奖”、“特别奖”等六大类,计173项。奖项的设置面面俱到,包括了少数民族土著学生、难民学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方言的学生以及一些在特殊方面具才能的学生。如,2009年获得此奖励的学生约800名,按约22000名毕业生计算,获奖面占学生总数的3.6%。按参加高考的约11000人计算,获奖面占7.3%。各奖项介绍、获奖学生姓名及就读学校等信息将由州教育部印成画册赠与学生和学校留作纪念。在征得学生同意后,获奖信息还将刊登在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上,以彰显他(她)们的荣誉。如西澳报纸《The West Australian》在2010年1月8日用巨大版幅报道和刊登了“州大奖”各方面的信息和图片资料。在颁奖典礼暨酒会前夕,获奖学生及家长会收到来自州教育部的精美邀请函,获奖者的奖金、筹备发奖典礼的经费由社会各界如国家教育部、本州的几所大学、养老金管理公司、一些协会、企业等慷慨赞助。Fred在从初中毕业到澳求学两年q零三个月后,因出色的高考成绩——99.15%(含意为获得的高考总分成绩在100各学生中占0.85名),在首轮录取中一举获得了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阿德雷德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澳洲八大名校的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的八份录取通知书和部分学校的奖学金。Fred最后如愿地选择了世界名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实现了就读精算和金融专业双学位的梦想。同时,因在高中阶段11个所学科目的年度大考中取得的11个“A等”成绩及高考的出色成绩,获得西澳州教育部颁发的“学业杰出证书奖”及“99俱乐部奖”。Fred的相片和成绩介绍分别出现在校报和西澳报纸《The West Australian》上。在州教育部举行的盛大颁奖典礼暨酒会结束的当晚,Fred带着荣誉和祝福飞向了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迎接新的大学征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所孕育的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像春雨般滋润,和风细雨。恰到好处,促使了千万个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它在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精英的同时,制造了更大一批带着成功心态走向社会的年轻人。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甘璐)
【关键词】赏识教育;澳大利亚;学生;老师
【中图分类号】G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7-0020-05
因爱人在澳大利亚读博。孩子Fred跟随父亲就读于西澳州一所政府公立中学(Churchlands SeniorHigh School,下称CSH中学)。笔者有机会体验了澳大利亚中学教育体制所展现的无尽魅力给孩子Fred带来的无限活力。其间,渗透于澳大利亚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令笔者如沐春风、耳目一新,进而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久熏幽兰人自香。”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赏识教育具体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实现:多元化的选课制度、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教师人性化的教学、学校及社会教育的激励机制以及教育部门的奖励措施。
一、多元化的选课制度
澳大利亚有6个州和2个特别行政区。教育质量具世界一流水准。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为13年,5岁起入读幼儿园预备班。其后是10年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为2年。其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实行综合性教育,即全面的、同一的普通教育,基本上不分科:高中阶段实行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以选修为主的课程运行机制。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三大类。基础课程涵盖六个方面的内容:澳大利亚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自然科学方面,如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如世界史;文艺方面,如音乐、戏剧;英语方面以及英语以外的语言方面,如英语文学、中文、法文等。拓展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地方特色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如理财、心理调节等。职业技能课程是为毕业后上职业学院或直接工作的学生开设的。澳大利亚各州高中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由几十门到一百门左右,如维多利亚州多达129门。学生每学期最多可选学其中的6门课程,最少要选学4门课程。高考分以分数最高的4门课程的分数计算。各门课程在考试时的分值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数理化或音乐、体育等。除非英语背景学生必须选学一门英语课程的规定外。学生无论选学什么科目的课程是绝对自由的。学校也给予一些选课指导,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学生会收到课程目录及课程简介的光盘或指南,同时招开家长会,具体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家长沟通等。由于选课的多样性。参加高考学生的考试科目因人而异。参考科目无疑都是该生的强项。
澳大利亚高中多元化选课制度的益处之一是,学生可全凭自己的天赋、兴趣、志向与能力、精力来确定学习的科目类型和科目数量。学习自己喜欢且擅长的科目,学生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得到肯定和赞赏,也更容易拥有自信和成功感。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其不断追求成功。吃饭、穿衣、健康只是他们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学生无形生命的需求。客观地说,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是不一样的。澳大利亚的选课制度承认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差异,帮助孩子面对差异获得自我价值感,进而发展自尊、自信。其多元化选课制的益处之二是,学生在自主选择了学习科目外,在科目的难易程度上也有很多选择。如,仅数学就有Math Specialist、Math3A/3B、Math2A/2B、MathlA/1B四个级别,非英语背景学生的英语也分ESL3M3B、ESL2A/2B、ESLlA/1B三个难度级别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等。为了保证不同级别考试时的公平,教育部门出台了“加分”政策,即选择难度系数高的课程的学生,考试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分级别教学不同于分快慢班,是针对每个科目的难易程度所对应的个体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班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对同一课程不同难度级别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都不尽相同,如对高级别学生的教法而言。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和拓展的机会,而对低级别学生的教学就要加倍细致、耐心。澳大利亚的高中没有“班”的概念,学生上课的教室总是流动式的,因为各个学生的选课科目不尽相同,即使科目相同,课程难度级别也有差异。也许,这个科目在高级别班,另一个科目可能在低级别班。这样的选课制度使学生在各方面的优势总能体现,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他是“音乐王子”……每个人各有千秋,学生不容易自暴自弃,相反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产生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时,每当因成绩提高进入更高级别的课程学习时,学生都拥有被肯定的激动、被赏识的欣喜和更上一层楼式的鼓舞。澳大利亚学校按科目难易程度分级别教学避免了成群教育的粗略、彰显学生的优势、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孩子积极向上、发展自我、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澳大利亚多元化的选课制度使孩子多种多样的天资、才能、兴趣、志向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地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被尊重、被肯定、被赞赏、被激励,从而也得到了更多地把优势转化为成功的机率。
二、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个人的发展。在这里,考大学不是千军万马要挤的独木桥。
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为高中毕业生构建了除考大学之外的无限广阔的成才天地。首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义务教育形成了有机联系,课程设置彼此衔接,学分可以相互转换。目前澳大利亚高中毕业生直接升入职业学院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2%。学生可从高中开始同步进行义务教育文凭和职业教育就业资格的学习。学校提供的职业技能课程涉及各个领域,如社区服务、幼儿教育、汽车修理、建造房子、医院护士、食物营养学、家政、营销、旅游、信息技术等。学习内容以应用性为主,所有课程按行业标准的要求实施。社会对职业学院毕业生也抱有较高的认同感,一般都能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薪酬在某些行业比大学教授还要高。为方便学生,职业学院的学分和学术型大学的学分在相关专业可相互转换。其次,对高中毕业后选择自己创办企业的有志青年,政府还有各种贷款政策支持,手续也十分简便。甚至对于失业人员。政府的“失业救济金”也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另外,澳大利亚各州的高中证书考试、高考已得到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教育界的承认,学生用本国考试的成绩,就可以申请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就读。“条条道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澳大利亚立交桥式的成才通道使学生对未来抱有更多乐观的憧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欢乐。”这里的“未来的欢乐”是指对前途的追求。澳大利亚立交桥式的成才渠道真正体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言,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才能的一种肯定和欣赏,是对学生前途命运的一种责任的担当。它与赏识教育的追求和倡导——“生命的自信与尊严”、“成长的快乐和喜悦”不谋而合。 三、教师人性化的教学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这就是赏识。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虽然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经历和环境不同,但在他们个性特征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他们都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赞美。学生在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阵地。澳大利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小学1-12年级的班额:一年级为25人。2-10年级为30人,11~12年级为25人。较少的学生人数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更好地实施赏识教育奠定了基础。在澳大利亚的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没有固定的排列,学生甚至可以摆放各种他认为舒服的姿势听课。学生上课吃巧克力老师会由衷地说“味道一定美极了!”老师对学生很少批评,老师会尽一切可能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除了鼓励还是鼓励。在孩子取得进步或成绩的时候,社会、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肯定都会欣然而至。我的孩子Fred在澳高中两年间共获得23张奖状,其中有参加全澳数学、经济竞赛获得的奖励,有参加会计协会举办的竞赛获得的奖励,有高考成绩优秀获得的西澳州教育部的奖励,更多的是每学期考试成绩全优获得的来自学校的奖励或因出色完成各种大作业而获得的出自任课老师的奖励等等。在我看来,这些奖励的功效非同小可,这一次次的奖励和一张张奖状,不仅记录了孩子一个个苦读的日夜、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行行前行的脚步、一次次被肯定的欣慰,它更如一股股巨大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一天天不辜负老师的厚爱,努力学习,向前奋进。
澳大利亚的老师善于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艺术性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来打造学生自信、自尊、自爱的基石。如,一次Fred写论文时由于对论文的格式不太清楚,结果字数超标,重点突出不够,老师对此论文首先的评价是“你简直写了一本书给我!”先肯定了孩子的工作,然后才点评该论文的缺憾。孩子自然欣然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意见,并明白了论文写作的要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修改中。澳大利亚的教师更具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他们对学生的表扬从不吝惜,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Good(好)!”“Excellent(太棒了)!”“Well done(完成得真好)!”“Good boy(好男孩)!”‘Good girl(好女孩)!”在一次一对一的家长会上,孩子的英语老师会见了我,当老师说要谈谈孩子的缺点时,我在洗耳恭听的同时开始猜想这些缺点的种种可能。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Fred是如此优秀的男孩!他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很完美!”这一席出自英语老师对孩子Fred“缺点”的描述真令我大吃一惊。其实,Fred当时初中毕业到澳才几个月,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正在努力地适应。老师把孩子的努力和进步都看在眼里,也常给予一些额外的辅导和鼓励。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Fred对挑战英语学习从此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与老师的配合也出奇地默契。两年后,Fred参加了澳洲本地高考,英语成绩在非英语背景学生的高级别考试中分数位居全校第一和全西澳州第三,英语雅思考试也取得了听、说、读、写四项总平均7分的优异成绩。
澳大利亚的老师善于利用班级的平台营造相互激励的成长氛围,这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意想不到的。一次,Fred的老师在宣布《经济学》考试的结果时说“猜一猜,谁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同学们面面相觑后,老师宣布:“让我们为新同学——Fred欢呼吧!”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用拥抱和赞许的微笑向这位来自中国的新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祝贺。老师和同学的这一次激励,让刚到澳洲三个月,在学习上下了番功夫的Fred第一次感受到了西方式赏识教育的魅力,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在8个月后获得了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主办、PWC国际金融公司赞助的“PWC全澳中学经济知识竞赛”高中组的一等奖,成绩全澳排名第八名,随后产生了大学学习经济类精算专业的志向。经济学老师再次肯定了Fred的能力,并把报刊对她的一个往届学生——第一个由西澳本土培养的精算师的报道及一些精算专业的信息资料给Fred。在学习之余,经济学老师还与孩子保持电子邮件联系,在学习、课外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并不断鼓励。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正是通过五彩纷星的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关爱,对学生正向关注、积极引导、相信成功,使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的。
四、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激励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评价与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优秀意识、激发学生的优秀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优秀的内驱力。Fred所在的CSH中学不失时机的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渗透赏识教育的甘露。学校每个月都会出版一期大对开的彩色校报寄发到学生家里。校报对校内各项活动和比赛进行文字或图片报道。每学期都会停课召开全体学生家长大会。其重要议程之一是表彰在文体活动、学业竞赛、社会工作中的成绩佼佼者。会前,学校会来信告知孩子获奖的信息,以促使家长到场祝贺。届时,获奖的学生将在主席台特设的领奖席就座,校长对获奖者亲自逐一颁奖。每次大会全程录像与照相记录,需要图像资料的学生可免费获得光碟以留念。大会的气氛非常热烈,穿插校乐队演奏的乐曲、学生模特的时装秀、学生的歌曲弹唱及外邀嘉宾的表演等节目。
CSH中学的赏识教育方式丰富多彩,为鼓励优秀学生,学校从11年级(高一)开始吸纳年级前50名学生加入“五星早餐俱乐部”。我作为入围的学生家长也应邀参加了在位于Scarbrough Beach海滩的五星级大酒店举行的俱乐部聚餐活动。当天,学校邀请了参加过四届奥运会的往届毕业生作报告,激励学生。“五星早餐俱乐部”每学期活动一次。前50名学生名单也每学期排列一次,这对希望保持排名和欲提高排名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毕业典礼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赏识教育实践。典礼在市中心富丽堂皇的音乐厅举行,门票在市内主要的文化活动中心出售,35澳元一张的入场券,比电影票要昂贵许多。当晚,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团将就座于表演台的正中,近400名毕业学生身穿统一的高中毕业袍,在盛装出席的家人见证下,由校长逐一颁发高中毕业证书,摄影师将适时地记录每个学生被授予证书的精彩瞬间。“各学科的优胜奖”、“社区服务奖”、“体育男(女)孩奖”、“男(女)主持人奖”、“年度协调员奖”等数十个奖项将由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逐一颁发。在每个奖项的颁发时都配有大银幕对获奖业绩的精彩视图解说和学生照片显示。一幕幕授奖的精彩瞬间,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穿插着学生交响乐队的演奏和教师小乐队的演唱,一次次地把典礼推向了高潮。 在澳大利亚,社会团体和组织如大学、协会和公司也积极创造机会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励志活动。Fred在西澳州会计协会举办的学科竞赛中以全校最高分获得了一等奖。会计协会代表亲临学校颁发证书及讲话,对成绩给予肯定。另一次难忘的活动是我作为获奖学生家长受邀参加了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和PWC国际金融公司赞助的年度“全澳高中组经济知识竞赛佩斯地区颁奖酒会”,酒会在佩斯的国际贸易大厦举行,获奖学生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也在被邀之例。Fred所在的CSH中学为体现学校的风采,提供了一套从领带、衬衫到印有学校校徽标志的彩色西装装扮两名获奖学生。会上主办方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及PWC国际金融公司澳大利亚区域总裁的精彩演讲及酒会高雅的气氛、丰盛的食物、窗外的美景无不让获奖者再次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澳大利亚的政府部门也会亲自策划并参与一些励志活动,与学校形成共教合力,激励学生。毕业前夕,Fred因在新一年度的"PWC全澳中学经济知识竞赛”中的出色成绩,被选派与另外三位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参加澳大利亚经济工业部已举办了11年的由各中学经济学科精英学生参加的“年度经济问题现场讨论会”。出席大会的有国家经济工业部首席执行官、州长、市长、州财政部部长、教育局局长等政要和银行分析师、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考经济科目改卷负责人等。会上就与时政有关的经济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听取学生对国家经济问题的看法。学生通过与政要、名流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外经济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长了见识、树立了自信。
五、教育部门的奖励措施
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中旬山花烂漫之时,西澳大利亚州正进行着一年一度的高考。次年1月,对在高考和平时学习中涌现出的各方面学业成绩优胜者,州教育部门将举行盛大颁奖典礼授予奖金、奖状以资鼓励。奖项设置有“最高奖”、“总体成就奖”、“单科成就奖”、“荣誉证书奖”、“杰出证书奖”、“特别奖”等六大类,计173项。奖项的设置面面俱到,包括了少数民族土著学生、难民学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方言的学生以及一些在特殊方面具才能的学生。如,2009年获得此奖励的学生约800名,按约22000名毕业生计算,获奖面占学生总数的3.6%。按参加高考的约11000人计算,获奖面占7.3%。各奖项介绍、获奖学生姓名及就读学校等信息将由州教育部印成画册赠与学生和学校留作纪念。在征得学生同意后,获奖信息还将刊登在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上,以彰显他(她)们的荣誉。如西澳报纸《The West Australian》在2010年1月8日用巨大版幅报道和刊登了“州大奖”各方面的信息和图片资料。在颁奖典礼暨酒会前夕,获奖学生及家长会收到来自州教育部的精美邀请函,获奖者的奖金、筹备发奖典礼的经费由社会各界如国家教育部、本州的几所大学、养老金管理公司、一些协会、企业等慷慨赞助。Fred在从初中毕业到澳求学两年q零三个月后,因出色的高考成绩——99.15%(含意为获得的高考总分成绩在100各学生中占0.85名),在首轮录取中一举获得了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阿德雷德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澳洲八大名校的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的八份录取通知书和部分学校的奖学金。Fred最后如愿地选择了世界名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实现了就读精算和金融专业双学位的梦想。同时,因在高中阶段11个所学科目的年度大考中取得的11个“A等”成绩及高考的出色成绩,获得西澳州教育部颁发的“学业杰出证书奖”及“99俱乐部奖”。Fred的相片和成绩介绍分别出现在校报和西澳报纸《The West Australian》上。在州教育部举行的盛大颁奖典礼暨酒会结束的当晚,Fred带着荣誉和祝福飞向了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迎接新的大学征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所孕育的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赏识教育像春雨般滋润,和风细雨。恰到好处,促使了千万个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它在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精英的同时,制造了更大一批带着成功心态走向社会的年轻人。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