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X”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创新应用路径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生源质量普遍偏低,这就使得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与今后就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从目前社会就业市场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较为激烈,学生就业困难并非市场紧张,而是其自身缺少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没有企业需要的能够尽快上手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技能型、符合经济发展的人才,是目前中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1+X”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创新应用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1+X”;中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
  长久以来,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民生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多数中职生就业困难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社会发展所需标准。1+X证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部分实践技能,其注重将企业所需技能融入到教学与考核中,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率。
  一、“1+X”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会计专业是较为注重实践与操作的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具体技能的培养,但受到教师在实际岗位经验的限制,很多训练课程与理论知识课程可能会和实际岗位出现一定偏差,与企业需求吻合度与适应性较为不足。在1+X证书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选取证书的方向与高度,或者对自己制定相应高度的目标,借助阶梯性证书提升自己,这样不仅可以获取专业相关证书,证明自身专业技能实力,还可以获得企业的认可,提升自身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学生,此教学模式对学校与企业同样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借助此形式定期检查证书中的职业标准与内部岗位的适应程度,及时对内部岗位门槛进行调整,对职业技能训练进行优化,实现产业技术的提升与技能的规范化,让人才培养始终与技术保持共同发展步伐。
  二、“1+X”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创新应用路径
  (一)立足实际岗位发展,重构培养目标
  目标是整体培养过程的核心所在,其引导着整个培养过程与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质量。针对中职会计专业来说,虽然各学校的目标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都是以行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设立的,在“1+X”模式重构培养目标中要注重这几点:一是正确认识“1+X”,其中“1”可以说是学生的基础,注重与职业相关的基础技术,“X”则代表了学生的无限可能,以新技术与新证书为代表的能力强化,注重与职业未来发展的应用能力。二是等级标准设定,证书难度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专业技能的标准,因此要将相关证书标准结合到教育培训中。三是广度与深度,广度是指学生获取证书的数量,深度则是学生获取证书的技术高度,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不断提升技能熟练程度。综合上述理念,中职会计专业要培养出能够面对区域中小微等企业,具备财务核算、票据制单与审核等能力,取得X证书,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会计人才。
  (二)实现证书考核融合,重构专业课程
  在该教学模式下,其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X证书板块,其注重以就业为指引的课程结合,体现了课程安排上的灵活性,主要针对某个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设定,促使专業核心课程与证书课程的有效融合,可以及时根据市场变化与岗位技能进行调整,对学生的教学与就业来说较为稳定。二是毕业证书板块,此类课程相较于上一板块灵活性特点更为明显,其建立于专业课程内在科学性与证书课程多重选择性特点之上,体现出充分的弹性,以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根据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技能,开设一定的课程,如电算化实训、综合训练等。三是技能大赛板块,参照相关技能大赛要求,设置相应的手工课程,如手工记账项目、点钞项目、珠算等技能,设置相应的实训课程,如模拟实习、综合实训等。此模式可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学习过程的应试心态,解决学校考核中存在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等问题,使得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三)结合职业教育方向,重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方式应与技术资格考试相结合,更好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可采取分阶段、分板块评价方式,让考核贯穿在上述三类课程中,促使过程与结果的综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包括专业知识评测、专题报告考核、实际操作等,注重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建立与目标相契合的评价体系,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学生在不断发展壮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中职会计中采取“1+X”教学模式,可以借助企业化制度,引进社会化训练与考核机制,推进财务知识与财税技能的改革,进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晴.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及其价值指向分析——以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3):133-134.
  [2]李桥英,陈志雄.探索“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深度融合——以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20(17):48-49.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下五千年,悠悠汉服情。近年来汉服作为中国最美的传统文化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本文依托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古蕴文化传媒”,开展古韵文化汉服市场需求调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汉服的分类、价格及主要受众,消费者购买需求、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以及设计师对汉服设计及销售的理解。分析大众对汉服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挖掘影响其销量的因素及产品设计的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深入地学习关于加强和抓好基层党建的重点讲话和指示,将从全面推进精准从严治党到全体基层向广大群众延伸,为全面融入建成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打造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基层党建;改革;全面从严治党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
期刊
摘要:立足全新的时代背景,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强化其精神建设以及能力培养,是党风建设、强化党组织的关键措施。特别是近几年,阿克陶县党委以及组织部宣传部门尤为侧重对党员干部整体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借此来构建强能力、高素养,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由此来看,立足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探究各地党员教育管理的全新方法,是确保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第五代移动网络(以下简称5G)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物联网、人机交互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研究了5G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5G技术的主要概念,其次总结了国内外主流物联网通信技术,重点介绍了5G的原理和特点。然后,深入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点和对通信服务的需求;研究了5G的三种主要应用场景以及每种场景下可能的电力业务,并指出现阶段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不仅关乎教育公平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组织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成为众多小学提升办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的方式。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农村中心小学在校本研训中的引领作用,以期提升当前农村地区中心小学的教育
期刊
摘要:测量技术是机械制造领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殊性,被称为机械制造行业的眼睛。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创新以及应用,直接决定了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在经济以及技术上的发展是比较快速的,而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则成为我国未来几年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机械制造测量理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然后根据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来对未来几年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进行预测,这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和2015年数据,本文考察了教育水平和个体教育不平等对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改善中老年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个体教育不平等却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测量个体教育不平等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对农村、女性和中年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而教育不平等对
期刊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如何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高,成为诸多群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部分生产者未能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打破传统农业的限制,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充分发挥农业环保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对农业环保技术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老师们都认为简便计算就是运算定律的运用,若不会进行简便计算,就是不会运用运算定律。但笔者认为简便计算跟运算定律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有些题目不运用运算定律也很简便,比如(28+72)×13=100×13。有些题目不能简便,却仍能用运算定律算,比如23×16×157=23×(16×157)。所以真正决定一道计算题能否简算,并不是运算定律,而是它的某種算法能否和特殊数据的相遇(这里的特殊数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此也造成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现象。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与方案,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进而提出有效教育的策略与方案。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