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驻岁月:在越南的日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本刊前一期《回首东南亚四十年》一文中提到,本人在东南亚国家曾有过四次常驻经历。这四次常驻对我而言,也是四个台阶。第一次(1978~1982,越南使馆)任科员、随员;第二次(1991~1993,越南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第三次(1993~1997,新加坡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公使衔参赞;第四次(2001~2004,马来西亚使馆)任特命全权大使。
  不同时期,有不同历练;不同岗位,有不同收获。既经历过惊涛骇浪,也感受过云淡风轻。
  一
  我是1976年秋进入外交部的。当时越战刚结束一年多,但中越关系已出现严重裂痕。既有国际大格局背景,又有地区特别是柬埔寨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更有双方在一系列双边关系中的利益冲突。
  我在亚洲司印支处工作了不到两年,感觉天天在处理两国之间的问题。其间有过两次高层会晤,但未能挽救两国关系急剧下滑的势头。
  到了1978年春,越柬边界已是炮声隆隆,中越之间矛盾也全面发酵。华人华侨问题成为舆论焦点,陆地边界形势日益恶化。是年5月1日,时任越南领导人在讲话中对我国颇多指责,从而公开了中越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中方自然要做出回应。一时间,双方舆论恶语相向,中越关系急转直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被派往驻越使馆工作。应该说,使馆这个环境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因为1973~1976年,我曾在河内留学,周末经常去使馆“改善伙食”。对河内市和整个越南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也十分熟悉。不同的是,过去天天生活在中越友好、“同志加兄弟”的氛围之中,对中越关系的急剧变化,没有心理准备,更没有预见到“狂风暴雨”即将到来。
  作为新人,我一切从头学起。先在领事部,天天加班加点处理华人华侨的接待和制证工作。不久又转到研究室,首先是做些最基础的工作,每天给大使读报并将十几份报纸的主要内容汇编成“每日要闻”。此项工作对掌握信息和提高文字综合、概括能力很有帮助,受用至今。第二是承担一些翻译任务。那段时间外交交涉多,涉及两国关系的方方面面。这对熟悉情况、掌握政策、学习提高谈判技巧很有帮助。第三是起草一些基础性报告,主要是越方报刊、电视、电台上有关两国关系的一些内容整编。这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务实客观、冷静,实事求是,不能凭好恶取舍,要言之有物,条理清楚,说明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关注一些新动向。例如当时越南报纸上一则有关在越柬边境地区成立柬埔寨某某“阵线”的消息就引起国内高度关注,因为这是要“另起炉灶”的强烈信号,后来形势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锻炼最大的还数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
  边境冲突发生前夕,使馆一多半同志陆续撤回。最后一班撤回的航班上既有使馆人员,还有两名外交信使。但他们在机场遇到了麻烦,越方人员要求开包检查外交邮袋,我方当然不干,双方僵持不下。而交涉一旦拖到天黑,当时河内内排机场的照明技术就不能支持飞机起飞了。我方人员给使馆打来电话请示,我直接去报告杨公素大使。杨大使是久经沙场的革命老前辈,曾随叶帅参加过北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参与处理西藏问题,上世纪60年代曾出任驻尼泊尔大使,是深得周恩来总理器重的一位外交家。对于这件当时在我看来已是十万火急的大事,杨大使只给了两句话八个字:“信使回馆,飞机起飞”。同时我们也向越南外交部做了交涉。结果是飞机赶在天黑前起飞,信使在使馆逗留数日后取道曼谷回国。前辈们遇事不慌、从容淡定的处事风格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我当时只是个翻译,但此类案例错综复杂,要求有很好的语言基础和临场不乱的基本素质。人都是锻炼出来的,外交官也一样,看得多了,多少能学到一些东西。我真的很感激那几年的常驻经历。
  而最大的考验当然是中越边境发生全线武装冲突的那17个日日夜夜。如前所述,冲突前夕,使馆工作人员从80多人减少到34人,大使临时回国,临时代办坐镇指挥。当时,我援越专家300多人以及教师、留学生等人员也已相继回国。好像只有我们使馆的30多名中国人还留在越南。研究室只剩两人,张青同志是主任,我那时年轻,算是个壮劳力,自然要坚守岗位。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我们每个人都做了最坏的准备。奇怪的是,人到了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更不会退缩和讨价还价,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30多年过去了,当时在会议室集体宣誓的画面仍记忆犹新!
  二
  1979年2月17日晚上9点多,“越南之声”电台率先打破沉默,发表了官方声明,承认中越边境全线发生了武装冲突,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抗击等。从那一刻起,我们使馆也进入到紧张忙碌的战时状态。一是搜集方方面面的反应;二是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一夜之间,使馆周围突然增加了大批荷枪实弹的军人。那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整个河内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张挂起谴责中国的横幅和标语。随后几天,陆续有一些群众队伍,喊着口号从使馆前面的马路上经过,好在没有发生冲击使馆的事件。与此同时,越方开足了一切宣传机器,报纸、电台和电视不断报道边境冲突情况,但河内市民生活基本正常。我们同越南官方的联系暂时中断,但同各国驻越使团的联系增多,有走出去的,也有请进来的。我们还继续外出办事,与老百姓接触不少。例如,每天几十人要吃饭,我们懂越南语的,轮流陪厨师到菜市场去买菜,人们看我们的眼神有些异样,但交易正常。给我的感觉是,中越两国长期友好惯了,老百姓一时不能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些人也向我们表达痛心,感叹胡志明主席不在了,才会出现这种“兄弟相残”的情况。有的则希望冲突早点过去,两国早日重归于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虽身处风暴中心,但处境却要好于驻苏联和东欧国家使馆的同事,他们受到的压力和冲击更大一些。尽管如此,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放松警惕,思想上的弦还是要紧绷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战事会怎么发展,我们使馆人员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此期间,越方也会向外交使团进行一些吹风和通报,不过中国使馆总是被排除在外的。我们能从朋友那儿听到一些二手的情况已属难能可贵了。   使馆各部门工作尚属井井有条,我们的应变方案也很周全,包括如断电断水怎么处置等。比较辛苦的是夜间院内巡逻。我是在那时学会做鸡蛋热汤面的,那就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的业余生活依然如故,体育锻炼未受影响。但在表面的平静之下,大家都心里有数,不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我因为年轻,一切奉命行事。但可以想见,当时的馆领导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从报纸电视可以感受到,武装冲突形势对越方来说日趋严峻。
  直到3月5日,越方再也沉不住气了,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我们得知,当天越外交部还向除中国使馆以外的外交使团通报了必要时撤离河内的设想。但也在同一天,中方宣布自卫还击目的已经达到,开始全线撤军。不久之后,中方又提出举行两国副外长级谈判的建议。在河内,鲁明代办奉命约见越南外交部中国司司长,通报中方上述建议,我本人作为译员陪同前往。这是自武装冲突爆发之后,我们第一次走进越南外交部。那次会晤,气氛冷到冰点。
  三
  1979年4月18日至5月18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率团赴河内同越南副外长潘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外交谈判。谈判虽未取得任何进展,但毕竟为稳住两国关系、缓解紧张局势做出了积极努力。代表团下榻在使馆,我的主要工作是笔译和打字。因发言稿篇幅较长,又有很强的时效性,免不了加班加点,“以馆为家”名副其实。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两国关系依然紧绷,边境地区局部冲突从未停息。我们在使馆基本处于“坐冷板凳”状态。航线中断、铁路中断、邮电中断,两国之间交往特别是高层交往也早已中断。同越南外交部的会晤只有外交交涉,一般都是各说各话。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求到外地为在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扫墓。对此,越方一直给予配合,安排也是周到的。但除此之外,我们想要离开河内,都须向越南外交部申请。由于两国关系气氛不好,去外地的可能性越发小了。
  从1978年至1982年,我在越南待了整整四年,却从未到过越南南方,也不知道胡志明市和古都顺化是个什么样子,实为憾事。
  那些年,我们馆内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影。越剧《红楼梦》和京剧《杨门女将》不知看了多少遍,有一位司机同志甚至能将《红楼梦》的台词倒背如流。由于身处逆境,馆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每逢有人调离,大家都主动列队,夹道欢送。这一习惯持续了多年,回想起来仍非常感动。
  四
  1982年回国之后,我又回到亚洲司印支处工作,继续主管中越关系事务。期间有几次到过中越边境地区,在那里凭吊牺牲的烈士。是的,和那些英年早逝的烈士相比,我们外交官的付出真的不算什么。
  重返河内是1991年的事了。全球范围的冷战以苏联垮台、东欧剧变宣告结束。越南决定从柬撤军。中越高层在成都举行了秘密会晤,中越关系开始改善。去使馆之前,我参与了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的接待工作。1992年底,又在河内参与接待李鹏总理正式访越。这两次高层互访标志中越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
  与第一次常驻相比,第二次工作、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使馆工作重心转向恢复和筹划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作为研究室主任,我在越南各部门结识了很多朋友,工作也充实顺手很多,是一段较为愉快的回忆。
  闲暇时,我们经常到使馆附近的巴亭广场散步。有一次,在那里偶遇同样在散步的越共总书记杜梅。他主动停下来同我聊天,问及在河内工作和生活是否习惯等。他对1991年率团访华记忆犹新,提到对深圳的印象,强调越中两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有希望的,深圳的改革开放指明了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
  我第二次常驻的任期结束时,有20多名越南各部门官员在河内胜利饭店为我送行。我与大家畅叙友情,一一话别。
  中越两国“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方向正确,任重道远。
  (作者为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31日,巴基斯坦特别法庭下令逮捕前总统穆沙拉夫,并拒绝其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特别法庭当天发布针对穆沙拉夫的可保释逮捕令,并以其仍为限制出境人员为由,拒绝了穆沙拉夫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巴基斯坦前总统,在被迫退出政坛并离开巴基斯坦之后,历尽坎坷。他对巴基斯坦曾有再造之恩,而未来的命运又殊难预料。随着他被以叛国罪起诉,国际舆论重新又聚焦到他的身上。其实,这位从前的政治强人
5月31日至6月2日,笔者有幸随解放军代表团一行参加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第12届亚洲安全峰会(又称香格里拉对话会,简称“香会”)。此次“香会”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5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有21位国防部长或副部长,10位三军司令或军种司令,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香会”历史上前所未有。  “香会”的性质是一轨半(既有官方背景,又有非官方的学者、专家参与),表现为二轨(非官
东盟的南海问题立场日趋统一和强硬,2015年4月东盟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可以说是东盟集体立场的表达。图为2015年4月27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第26届东盟峰会开幕式上的东盟国家领导人。  嘉 宾/魏 玲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  薛 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刘 琳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研究员  苏庆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
1994年4月6日至6月中旬,卢旺达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导致约100万人死于非命,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酿成了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今年4月7日是“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盧旺达政府从当日开始举行为期100天的官方纪念活动,以“铭记、团结、重生”为主题,纪念20年前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联合国秘书长表愧疚  卢旺达地处非洲中部,1992年
人类自从发生战争以来,就有了情报需求和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对手称之为“间谍”。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经有了近代情报意识,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情报准备。这是一个寂静的战场,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对华谍报战略布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之始,即以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逐步形成了以征服朝鲜、侵略中国并进一步染指周边亚洲国家的“大陆政策”。在整饬军备的同时,日本处心积虑地展开了对中
地狱客满,恶魔将重返人间。   5月26日下午,31岁的鲁迪·尤金全身赤裸,在迈阿密先驱报大楼旁用18分钟的时间袭击了流浪汉罗纳德·普普。监控录像显示,尤金从阴影里拖出普普,骑在他身上,不顾其蹬踢反抗,咬掉其大部分面孔。最后警方赶到现场将其击毙。  这仿佛是美国热播的“僵尸剧”《行尸走肉》的翻版。据《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尤金之所以出现“僵尸行为”,是因为他之前口服了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型毒
尼日利亚新总统布哈里上任后首访尼日尔、乍得,并于6月11日在首都阿布贾召开地区反恐峰会,接待了贝宁、乍得和尼日尔总统,此后又飞往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参加非盟峰会。如此频繁的出访却独独冷落了邻国喀麦隆。  1994年~2006年,尼喀两国曾因位于边境地区的巴卡西半岛爆发过多次边境冲突。尼日利亚前总统乔纳森不愿借助喀麦隆之力打击“博科圣地”,两国之间的猜忌与日俱增。此外,喀麦隆总统比亚和布哈里还有私人“恩
为了探寻郑和船队的遗迹,我误打误闯进入索马里,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片天地……    在当今世界,如果说哪个国家最“自由”,最无政府,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当之无愧在那里,陆地上土匪可以横行,海洋上强盗肆意猖獗    提起海盗,   肯尼亚船长大惊失色    我第一次听说索马里海盗是2002年3月初在肯尼亚海岛城市拉木那时为了踏寻郑和在非洲的足迹,我专程从南非去拉木群岛采访在拉木,当地人告诉我索马里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落实此访成果,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的势头,防止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局外交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基本国策都将保持内敛的主要特征。中国正着眼中共十九大以及2016年开始的第13个五年规划,布局下阶段改革发展,将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议程,而今后五到十年亦是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至
今年4月,美国正式从加拿大手里接棒,担任为期两年的“北极理事会主席国”。8月31日~9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北极事务全球领导力大会”并视察阿拉斯加州北极地区,成为第一位访问该地区的美国总统。  动因  在美国的官方媒体中,奥巴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策。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向外界传达美国重视北极事务的战略决心。近年来,美国接连颁布有关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