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共同体“冲刺”:搅动亚太风云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盟的南海问题立场日趋统一和强硬,2015年4月东盟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可以说是东盟集体立场的表达。图为2015年4月27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第26届东盟峰会开幕式上的东盟国家领导人。

  嘉 宾/魏 玲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教授
  薛 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刘 琳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研究员
  苏庆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副研究员
  主持人/王亚娟 《世界知识》杂志编审
  东盟的政治独立性和政治诉求会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成而越来越强烈。与此相应,中国会面对一个更加团结一致、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的东盟,尤其在相关争议领域,仅靠双边方式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同时进行多边磋商。这会让中国面临更大的挑战。
  中国支持东盟在地区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出,中国自己也主导了一些地区性机制的构建,一些东盟国家因而觉得自己不再被中国重视了,想知道中国将如何处理“两个主导权”的关系。迄今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成熟答案。
  东盟共同体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东盟这个标识和身份,对内是一个强化,对外是一个宣示
  三大支柱——
  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
  魏玲:
  东盟早在1997年时就提出过共同体建设。当时主要是为了政治上更加团结,经济上保持东盟活力、走向地区一体化,在社会文化方面能够增进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理解和友谊。
  2003年东盟国家在印尼巴厘岛开会,提出“东盟2020愿景”,表示2020年要正式建成共同体。而2007年通过的《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则提出共同体建设要提速,要在2015年之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2009年东盟出台的《东盟共同体(2009—2015)建设路线图》为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提出了具体目标、措施和时间表,是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东盟共同体包括三个支柱,即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东盟有一个评估体系,认为目前共同体建设已经完成了90%以上,今年年底建成没有问题。这个指标是东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定的,不同于欧盟标准。可以说,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主要是对内对外的政治宣示。
  东盟共同体的核心是自我身份的认同,首先是要加强“我们是一个整体、一个团体”的概念。打开东盟秘书处网站可以看到,东盟的口号就是“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即“同一个愿景、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共同体”。
  东盟在1967年成立时其实是被动的。当时在冷战两极格局下,为加强团结,保护自己的独立和中立,避免成为大国斗争的牺牲品,“东盟五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成立了东盟。不过,东盟在后来的建设过程中则越来越有了主动性,即主动抱团成为一个集体,发挥独立的作用。这也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身份建构过程,东盟共同体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东盟这个标识和身份,对内是一个强化,对外是一个宣示。
  东盟内部和周边的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疑问:东盟共同体究竟能达到怎样的紧密程度?就这点来讲,东盟共同体可能很难达到欧盟的程度,无论是经济一体化水平还是地区层面的制度化水平。不过只要它建成了,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东盟秘书长说:“我们就要在2015年底宣布建成。”
  一体化程度也应“量体裁衣”
  苏庆义:
  说到共同体,其实就是某种形式或程度上的一体化。从经济方面来讲就是经济一体化,是比自由贸易区更丰富的经济一体化,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流动,还包括要素流动。经济共同体在世界上并不稀有,根据维基百科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8个“经济共同体”,典型的有大家熟知的欧盟;非洲也有不少经济共同体,但发展程度不高,不过也在向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迈进。
  东盟已经成立了自由贸易区,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目前,东盟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如果想实现更高层次的一体化,那么这个一体化水平应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是说一体化程度越深就越好。因为对于某些国家来讲,只能适应低层次的一体化;如果一体化太超前,反而会影响经济发展。
  比如,欧洲的一体化也是分阶段、渐进式进行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欧盟而言,其实它的发展历史是这样的:先是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然后建立共同市场,随后整合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后加入政治和安全议题,成立欧盟。
  魏玲:
  我同意苏老师的观点。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在很多领域都是这样的,也可以说是效率和质量的争论。是不是一定要让东盟提高制度化水平和标准、一定要做到“最好”呢?
  举一个例子。西方人的共同安全理念就是集体安全,对一个国家的威胁就是对全体成员的威胁,对一个国家开战就等于对全体成员宣战。但是东盟没有接受集体安全理念,而是改成合作安全,这是一个更加温和的方式。东盟可以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本土环境中,自己慢慢培育和推进一些规范。
  有人说东盟效率不高,但东盟却吸引了大国,纷纷要以“东盟 ”的形式进入到以东盟为制度中心的地区进程中来,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一点。我们现在谈国际政治也好、经济也好,可能都是西方的经验、西方的理念、西方的模式,但东盟则恰恰提供了基于东方本土的经验、本土的制度环境或者是人文背景而摸索出的地区一体化路径——不正面冲突对抗,先从容易的和大家都能共同受益的地方做起,保持总体和谐的气氛。我觉得这很适合东方国家。从1967年到2015年的近50年时间里,它们确实做成了,就要宣布东盟共同体成立了,这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思考。   另外,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日本,而是东盟牵头的所谓“小马拉大车”模式,看似不可能,但却恰恰做成了。自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一体化飞速发展,地区合作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东亚能有今天的整体经济活力,能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地区务实合作进程,如果东盟不在驾驶席位上的话是做不到的。实践证明,哪个大国试图主导都做不成。
  在强主权地区,更需强政治意愿
  魏玲:
  东盟经济共同体在提出的时候有三个目标,一是服务和投资的自由流动;二是更加自由的货币流通;三是平等——要缩小发展差距,这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共同体建设中最难逾越的障碍。
  2007年发布的《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提到几个支柱,一是要建立单一市场和制造业基地;二是使整个东盟成为一个有经济竞争力的地区;三是平等,即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四是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东盟经济共同体可以给东盟和整个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有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东盟共同体能够全面建成,那么以东盟2004年的经济水平作为基准,东盟的实际收入可以提高690亿美元,GDP可以增长5.3%。另外还有很多“东盟 1”的自贸安排——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反过来又刺激了东盟经济的再增长。这样,相比2004年,东盟整体的实际收入要增长1500多亿美元,GDP要增长11.6%。这也有利于整个亚洲制造网络的布局与分工,贸易、金融也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最终是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但问题也有,首先是东盟成员发展差距太大。目前将关税水平基本降到零的只有“东盟五老”,这五国除了敏感领域之外,关税基本降到接近零。但东盟的四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则尚有难度。这是由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第二个问题是东盟本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东盟所在的东南亚和东亚是强主权的地区,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权利,没有高于主权之上的权威。因此,东盟和欧盟的最大差异在于,东盟的制度化程度不高,没有发展出欧盟那样的超国家机制;而且东盟的决策模式是协商一致,所以推进东盟一体化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政治意愿。如果东盟本身不能克服国家利益与地区总体利益的矛盾,或地区层面不能有很强的执行力,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效率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苏庆义:
  东盟为什么要一体化,我觉得有几点经济原因。首先,一个基本动因是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发展有利。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形成一体化的市场后,有助于它们扩大生产、深化分工合作。现在世界上一些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东盟也想由原来的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升级,迈向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
东盟一体化的稳步推进有利于其稳定、合作与发展,一个稳定、繁荣的东盟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图为2015年6月4日,第2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北京举行。

  第二,从经济总量来看,这些东南亚的国家如果要发挥经济影响力、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就得加速经济一体化,抱团取暖、以小博大。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发声,对亚太一体化的主导作用还是很强的。所以从经济方面考虑,动因是比较明确的。
  事实上,从经济总量来看,东盟也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出现停滞的情况下,WTO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功能相比以前有所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显得突出一些。亚洲的经济一体化似乎不像其他几个洲那么顺利,不过东盟经济一体化是亚洲最为成功的经济一体化,今年年底成立东盟共同体确实是里程碑式的一个事件。从经济数据来看,东盟确实也越来越重要。现在东盟人口是6.4亿,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4万亿美元(中国是9.5万亿美元),人均GDP在2000年时才1000多美元,现在已将近4000美元,上升很快。近年来,东盟对外贸易年均增长超过9%,高于世界平均增速。东盟的对外贸易额排在中国、美国、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2000年,东盟吸引外资仅有230亿美元,2013年增长到1220亿美元。
  而且,东盟各国发展差异大反而可能促进一体化。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新加坡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而缅甸、老挝仍属于比较贫穷的国家。经济发展差异大可能对东盟是个挑战——在降关税和其他方面较难协调,不过未尝没有好处。如果大家都是相似的,体量差不多,可能就会互不相让;而如果差异大,则大国提出议程,小国跟进,彼此做一些适当的妥协,反而容易谈成。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成,对美国在东南亚军事存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将面对一个更加团结一致的东盟
  刘琳:
  我来谈谈东盟的政治安全共同体,它主要是由印尼提出的。印尼从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之后,想在东盟继续发挥龙头老大的作用,提出构建政治安全共同体的设想。这些年我们看到和谈得比较多的是东盟在经济方面的整合做得比较成功,事实上东盟在军事和安全防务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存在一些基础,这也是它们构建共同体的前提。
  这些基础首先包括1994年成立的由东盟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刚建立的时候是亚太地区惟一的官方、多边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后来东盟又建立了如东盟武装部队首长非正式会议、东盟陆军司令会议、东盟海军司令会议、东盟空军司令会议、东盟军事情报非正式会议等军事安全防务合作机制。
  东盟提出构建政治安全共同体是为了提升其在亚太的战略地位。近些年来,亚太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印度崛起,日本要迈向政治军事大国,美国也逐渐对这个地区更加重视,包括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这让东盟感觉到,如果在政治安全方面不加强团结、不进行整合的话,很难体现它的作用和地位。   魏玲:
  政治安全共同体是东盟共同体的三大支柱之一。东盟这些年不断地推进政治安全领域中的几个机制,包括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会议、东盟司法部长会议等,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发展及地区层面的执行力和威望、充实合作内容等夯实基础。这些工作也是为了进一步让东盟以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其制度能力,扩大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加强东盟在地区政治安全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在更大范围的地区合作和制度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东盟中心”,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制度的中心地位,其他国家以东盟伙伴的身份,通过“东盟 ”的制度形式参与。所有相关会议都必须在东盟国家召开;会议议程都由东盟来设定,其他国家可以建议,但最后决策权在东盟;所有问题由东盟内部先达成一致,再和其他国家探讨。“东盟中心”已经成为“东盟方式”(ASEAN Way)的最新特点和最重要规范。
  一个更加一体化的东盟是否符合中国的利益?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是惟一一个在海上和陆上都直接与东盟毗邻的大国。东盟一体化的稳步推进有利于其稳定、合作与发展,一个稳定、繁荣的东盟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从安全方面来说,东盟倡导综合安全、合作安全等理念,这与我们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乐见它们去推动。东盟提倡开放的、包容的、非排他性的地区架构,在制度合作方面是积极拉着、甚至也是仰仗中国在做的。东盟在安全领域提出一些倡议,包括建立维和部队、救灾应急响应中心、救灾部队等,主要应对的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比如恐怖主义、灾害、传染病、跨国犯罪等。对于“东盟 ”的安全架构,如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并通过相应的“中国—东盟”机制发挥积极塑造作用;东盟主导的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增进了地区安全治理,符合中国利益。
近年来,美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军事关系不断强化。图为2014年2月11日,美国、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代表团出席在泰国举行的“金色眼镜蛇”多国军演的开幕式。

  当然,东盟的政治独立性和政治诉求会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成而越来越强烈。与此相应,我们会面对一个更加团结一致、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的东盟,尤其在相关争议领域,仅靠双边方式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同时进行多边磋商。这会让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东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东盟成员国不能再那么任性了,也要受到这个“共同体”的制约,要承担集体责任。
  刘琳:
  东盟提出要从三个方面来建设政治安全共同体。一是要建立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和规范的、基于规则的共同体;二是建设一个分担综合安全责任的、具有凝聚力的和平地区;三是在日益一体化和相互依赖的世界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的地区。
  我觉得从中可看出几个特点:一是强调规范、价值观,二是强调综合安全理念,三是强调与大国的合作。我同意魏老师的看法,东盟有一个核心考虑,就是它在地区安全合作架构中的中心地位一定要保持住。
  目前来看,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即便2015年建成了,也仍然是比较松散的共同体。尽管有东盟宪章等,在制度性的建设上迈出了一些步伐,但它还是很松散的,因为很多理念,比如“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等基本没变,不过东盟也会努力将分散的机制继续做强、做实。
  东盟共同体的影响还是有的。一方面,东盟在安全上的作用会增大,在安全事务上的自信心也会增强,这便有可能保持住甚至强化它在地区安全架构中的核心地位。但另一方面,在一些问题比如南海问题上,有可能使东盟更加强调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薛力:
  其实从字面上看,东盟应该翻译成东协,因为其全称是东南亚国家协会,用的是Association,而不是Union。从实际运作看,东盟的机制化程度不仅比不上欧盟,在有些方面甚至不如非盟,如非盟向成员国派出维和部队已经成为常态,而东盟现在还看不出成立维和部队的可能性。但是,东盟机制化程度在提高,在对外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个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与十年前相比,东南亚国家对“东盟方式”的强调已经相对弱化,反而是中国开始强调机制建设要照顾各方的舒适度。这折射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东盟政策正面对挑战:对东盟国家如果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中国看来是合理的,但东南亚国家可能会觉得中国的做法影响了东盟内部的团结与一体化进程。
  还有,中国支持东盟在地区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出,中国自己也主导了一些地区性机制的构建,一些东盟国家因而觉得自己不再被中国重视了,想知道中国将如何处理“两个主导权”的关系。迄今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成熟答案,但有必要开始摸索应对之方。依据功能领域进行适当的分工就是一种方式,在这方面,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中国倡议的亚投行就是例子。还可以有更多的划分,如中国主导南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东盟主导南海环境保护;中国主导南海海上航行安全相关制度的构建,东盟主导将反海盗机制从马六甲海峡扩展到南海。
  眼睛不要只盯着岛礁
  魏玲:
  谈到安全,大家想得比较多的是传统安全。事实上本地区安全合作、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更多侧重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而且这也是一个共识,就是大家现在真正面临的最大威胁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尤其是在印尼2004年海啸之后。所以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一是需求非常迫切,二是共同利益很大,三是合作在慢慢向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很受益,比如救灾演练,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在提高,我们也在通过这种方式“走出去”。我们目前和东盟的军事演习、训练都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的,如反恐联合训练、打击海盗、安保等。其中,反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现在东南亚国家,像印尼、马来西亚等,它们推行的温和伊斯兰运动对我们也是非常有利的。还有跨国打击犯罪的力度也很大。所以在安全领域,大家不要只盯着岛礁问题,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空间是很广阔的。   刘琳:
  9.11之后美国和东盟国家的演习曾经一度十分重视非传统安全,都是以反恐、救灾为主要科目。2010年东盟成立了东盟防长扩大会,确定了五个重点合作领域,都是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即维和、海上安全、军事医学、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反恐,后来增加了一个人道主义扫雷领域。同时也举行了一些实质层面的演习,想把这些机制做实。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升温,美国和东盟国家的演习又开始重新关注传统安全的科目。所以我觉得这与地区局势变化紧密相关。
  薛力:
  我在多篇文章中强调,南海问题仅仅是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一个局域问题,只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部分。今天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应该让自己的政策对东盟总体上起到吸引作用,避免“为渊驱鱼”。我们在批评美国找机会介入南海事务的同时,也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政策是否在客观上给美国提供了介入的机会。美国想介入马六甲海峡的反海盗巡逻,但因为海峡沿岸国家大部分反对,一直难以实现。如果南海沿岸国家坚决反对美国军舰在自己的港口停靠或者轮换驻扎,美军即使想“重返故地”也不容易实现。
  中美博弈走到台前,东盟对此持矛盾心态
  刘琳:
  我觉得东盟在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设中主要有这么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东盟各国之间还存在一些领土、岛礁争端。如泰柬之间的柏威夏寺争端,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安巴拉特海域的争端等。当然还有南海问题,除了东盟个别国家和中国的争端,它们相互之间也有争端,这影响到它们在安全上的整合。第二个挑战是东盟部分国家内部的局势也不稳甚至比较动荡。泰国自去年5月军事政变后尚未还政于民,马来西亚、柬埔寨也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挑战就是大国因素。东盟在安全和军事领域一体化的程度还比较低,特别是有些国家和美国有同盟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成以后,这些国家还是会与美国保持密切的双边军事合作,这方面对于美国—东盟合作的削弱作用不是很大。然而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很明显了。美国不断强化其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提出要构建一种“地理上分散、作战上灵活、政治上可持续”的亚太兵力架构。所谓的地理分散就是指要把兵力部署重点从东北亚往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转移。近年来,美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军事关系不断强化,不仅是与菲律宾、泰国这样的盟国,与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例如,美国2011年宣布向印尼提供24架F-16C/D战斗机,2013年又批准向印尼提供15.6亿美元军事援助。美国与越南建立了副部长级防务政策对话机制,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美国海军舰艇几乎每年都到访越南港口。近期美国主要有几个动向:第一个动向是强化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2014年4月美国和菲律宾达成了《强化防务合作协议》,将使美国更大程度地使用菲律宾军事设施和基地,在菲进行轮换部署,同时预置武器装备;第二个动向是军事部署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例如,美国5月份派出濒海战斗舰“沃思堡”号到南海巡航,还鼓动东盟国家组建联合力量巡逻南海,我觉得这是针对我们南海岛礁建设的一个举措;第三,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大会发言中提到,美国国防部将启动一项新的“东南亚海上安全倡议”,并将拨出4.25亿美元用于东南亚海上能力建设。
2015年5月27日,中国、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四个国家20余艘舰船齐聚马来西亚槟城东南部海域,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联合救灾演习。图为中国海军“井冈山”舰官兵接受海上队列检阅。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南海问题的凸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把更多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旦南海出现危机事态,美国就可以更快速地到达危机地点。美国的另一个重要考虑是要强化军事侦察能力和海上态势感知能力。美国现在比较重视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部署海岸监视系统。另外,如果兵力部署分散,他国在判断时会面临比较复杂的情况。实际上中美的这种博弈已经不再只是着眼于某一个具体问题了,而是着眼于地缘战略上的态势。
  东盟希望可以拉美国来对抗中国,搞“大国平衡”,但随着中美博弈走向台前,它们又开始担心如果中美博弈加剧,被迫要选边站;也担心美国、日本在这个地方介入过深,会加剧地区的不稳定。
  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安全和防务层面存在互信问题,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我们和印尼搞了“利刃”系列特种部队联合训练,与泰国举行了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与新加坡举行了安保联合训练。我们还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国防工业合作,以及教育训练的交流等。
  美国从二战结束后到现在,在东南亚经营了几十年,有很强的基础。东盟很多国家的军事领导人甚至政治领导人都曾在美国受训。基于美国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如果要继续推进中国和东盟的防务与安全合作,我们需要有一种长期经营的理念,不要急于求成。另外,要多边和双边相结合,美日在发展与东盟关系的时候,很多具体举措还是着眼于双边的,这是因为各国制度不同,具体的合作还是双边角度比较容易推进,特别是在军事安全领域。
  薛力:
  我觉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对于与大国的安全关系,持明显的矛盾心态,原因在于:一方面,东盟成员国是中小国家,东南亚是一块“柔弱的安全草地”,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它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除了抱团取暖外,还希望获得大国的安全保障。当它们觉得从区域内大国无法获得这种安全保障时,就会转而向区域外大国“购买”安全。但另一方面,东盟成员国也知道在安全问题上“请神容易送神难”。作为后起的民族国家,又有殖民地的痛苦经历,它们对于主权问题特别重视,不愿意让大国影响到自己的独立与主权。越南更是如此,由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其内心深处对美国并不信任。其次,不同的东盟成员国对于区域外大国介入本地区安全问题的接受程度不同。以马六甲海峡反海盗巡航为例:新加坡同意美国参与;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则坚决反对,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这涉及国家主权问题。还有就是,一旦大国在本地区打起架来,东盟这块“草地”也受不了。   基于上述几点,我认为,可能个别成员国不反对区域外大国比较深入地介入本地区的安全问题,但东盟总体上并不希望区域外大国在本地区安全问题上介入太深。
  东盟主张合作安全而不是集体安全,是反复权衡的结果:担心一旦建立“亚洲版北约”,自己就会像欧洲国家一样,主导不了本地区的安全事务。外国军事基地对于东盟成员国来说,是个难以接受的存在。即使是与美国关系非常紧密的菲律宾,上世纪90年代也通过修改宪法废除了外国军事基地,现在虽然大力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但也不大可能让美国像冷战时期那样使用本国的军事基地。
2015年6月1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访问美国国防部,并与美防长阿什顿·卡特举行会谈。会谈中,范长龙敦促美方继续秉持不“选边站队”立场,减少在南海地区的海空军事活动,以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参与多边安全机制、提出并实践新安全观,都与东南亚国家息息相关。大国崛起导致周边国家的安全顾虑,这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涉及领土争端时。在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中,只有不丹、印度还没有与中国解决领土争端。而南海争端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要短板。中国提出“双轨思路”后,东盟作为整体在南海问题上的影响力上升,南海争端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中国与东盟声索国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而随着美国的南海应对从“当幕后导演”调整为“当导演兼主演”,南海争端实际上增加了一个层次,即中美之间。这导致两种效果:一方面,上述两个层次受中美博弈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国博弈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对于危机的管控会更为严格,除了建立更多的管控机制外,各方对于每个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分析与计算也会更精细,因此,中美双方爆发直接冲突的概率反而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很难说“中美南海必有一战”,或认为进入了“中美南海军事冲突倒计时”。
  东盟共同体建设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造相得益彰
  各个力量间重新洗牌
  魏玲:
  总体上看,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上(主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海丝”);对地区的影响则涉及地区的自贸体系到底是RCEP,还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或是亚太自贸区,其实这是地区贸易体系和格局、领导权的竞争。中国—东盟经济上的依赖在不断加深,东盟对中国倡议的亚投行很欢迎,对这种务实合作的需求非常大。虽然现在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与中国有领海和岛礁争端,但普遍也重视中国的发展机遇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比如,今年印度尼西亚是东亚思想库网络的主席国,他们提出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海上合作;再比如,在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框架下,今年由马来西亚担任共同主席,他们也提出来希望今年年会可以讨论中国—东盟关系和“海丝”。
  苏庆义:
  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分别体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三方面。
  在贸易方面,多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速很快,年均增长18%左右。2014年,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804亿美元,仅次于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已经远超中国和日本、韩国的贸易额了。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自贸区。
  现在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占6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机械运输设备,这是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占30%左右;资源密集型产品更少。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排第二,然后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从贸易构成来看,中国和东盟现在是互补性的合作,竞争性没有那么强。当然,在东盟这几年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明显上升,说明东盟经济结构也在优化、提升。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后,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就是本来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会转向从区内进口,这个转移效应会对我们造成一个负面影响,效应的大小还有待评估。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东盟经济一体化加深之后,自身的经济活力会上升。因为东盟在高端产品方面没有能力和我们竞争,它要走我们以前走过的路,就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东盟生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如果在零部件生产上的优势比较强,则会带动我们零部件产品的出口。但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做好自身贸易结构的升级。
  这对我们的对外投资来说也是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对外投资来帮助东盟地区发展经济,就像曾经的日本对“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对我们所做的那样。同时应该想想:怎样借鉴“雁阵模式”,享受东盟的经济活力,享受它们经济发展的红利——就像别的经济体当初享受我们经济发展时的好处那样。要利用好这一点,企业可以投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东盟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投资,对我们也是很大的机遇。
  从金融方面来讲,主要看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亚投行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我们发起亚投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国际金融治理、经济领域能有自己的声音和作为,但大家要想想:东盟十国都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如果它们联合起来用一个声音说话,再联合英国、德国、法国等,那么中国在亚投行的“主导”能力将大受影响。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一方面要靠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的运行,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东盟等周边地区经济活力的上升。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基础就是我们周边地区能够使用人民币交易。东盟的外贸总额和区内贸易额很大,如果能够增加人民币的交易使用量,那对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TPP没包含中国,而RCEP是东盟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非常支持。东盟共同体建成后,自身的一体化程度会加深,这有利于RCEP达成。如果东盟能够带动亚太地区“10 6”(东盟加中、日、韩、印、澳、新)的经济一体化,之后再“ 1”,也就是加美国,那么,我们能不能往前走向亚太自贸区呢?东盟一体化的推进是有利于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对中国也是有利的。   薛力:
  我最近在福建调研时,听到一些地方企业家说,当地的一些产业(成衣、鞋帽、显示屏等)如果不进行升级换代,可能五年后就没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了。把这些产业或者某个环节转移出去是必由之路,只有转移出去,自己才有空间、动力进行产业升级,比如进入服装设计、特殊印染工艺、高端服装鞋帽生产等。中国固然可以把这些产业转移到非洲,但出于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至少有一部分还是应该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尼。现在的问题是,与来自韩国、日本的企业相比,中国本土企业缺乏跨境投资的经验与信息,迫切需要中国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投资信息、金融服务、配套人才培养等,并希望能在东南亚国家建立不同种类的开发区。中国政府正在力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需要从点滴入手。
  关于亚投行,最近的信息是,亚投行章程几乎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相同,各方已经就投票权达成了协议,中国获得亚投行约26%的投票权,亚洲以外国家投票权在25%~30%左右,而亚投行关键事项的决策要求75%以上通过。这说明,中国固然拥有否决权,但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也有否决权。这实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意味着各方都会尽量避免使用否决权,在涉及亚洲的投资事项时,更是如此。
  魏玲:
  其实中国的一些地方,如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也在抓住这样一些机遇。它们打通了走向东盟的通道,也就走向了世界。我们支持东盟的互联互通,其实也是在做自己的互联互通。带动中国内陆省份的发展、带动它们“走出去”,是“一带一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方设想在中国—东盟关系的“钻石十年”进一步塑造地区贸易体系、投融资体系、货币体系,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中国—东盟银联体、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国际化,等等,都是具体举措。总体而言,在演变的地区格局和秩序中,中方更加积极作为,主动塑造的能力不断提高。
  也就是说,东盟共同体本身先一体化了,再通过中国—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提一些倡议。自贸区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首先有东盟自贸区,然后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再往上就是RCEP。如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里面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则,我们就可以用更大的力度来影响、塑造RCEP,从而塑造地区的自贸规则和体系,这就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转型,地区各个力量重新布局和洗牌,大家都在调整。
  时刻想到东盟国家的双重身份与中国的政策效果
  苏庆义:
  东盟一体化后如果不参加“一带一路”,我们肯定就搞不起来“海丝”,所以肯定要争取东盟对“一带一路”的支持。东盟国家的政府层面对“一带一路”了解得比较多,因为它涉及国家的发展战略;但通过和这些国家的学者交流发现,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的了解比较少。我们下一步应该加大对民间的宣传,加强民间的交流,争取支持,获得群众基础。否则与政府已经签约了,但最后因民众的反对而落实不下来,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2014年5月21~27日,中国—东盟中心组织了六小龄童(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缅甸文化行活动,再次引爆“西游热”。图为六小龄童出席仰光影迷会。

  魏玲:
  要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目标,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一方面,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因为中国的利益不仅仅局限于周边的这些国家,不只在于某个岛礁一时一地的得失。另一方面,在具体政策推行的时候要细化,把理念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落实下去很重要。
  第二,在和东盟国家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更加成熟的大国心态。不要斤斤计较,在很多方面要带着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毕竟,中国个头体量不断增长,确实会令周边感到自己的空间受到挤压,它们有疑虑、会惧怕很自然。
  第三,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为重要的着眼点,这是很对的,关键在于怎么做好。“一带一路”本来就是内外统筹的宏大项目,涉及众多的合作领域和行为体。所以在对外打交道的过程中,地方或者企业怎么按照国家大的战略理念去做很重要。如果弄得不好,没能把地方部门利益与大的战略统一起来,就会把它做坏,我觉得这需要事先做好内部的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方的需求。中国国内搞基础设施建设有强烈的部门推动,很快就可以搞成。但是周边国家不是这个情况,可能需要很多的手续、层层审批、政党之间的辩论、利益之间的权衡,比如泰国高铁项目,是与中国合作还是与日本合作,有技术层面的考虑,可能也有大国平衡的考虑。
  另外,要多、双边结合,针对东盟各国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施策,其实“双轨思路”也体现出这一点。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立,其整体性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会不断加强。包括柬埔寨、缅甸,还有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是对华比较友好的,但是它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东盟成员。它们一个共同的认识是只有在东盟这个大的框架里面,它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政治独立性和政治保护。因此无论对华多么友好,它们的东盟身份认同会不断加强,首先要拥护的是东盟。对此我们必须要理解,不能从自己单方面来看,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们应该对华友好,而得有一个换位思考,必须考虑到它们作为东盟成员的身份。双边和多边同时做工作,即便在双边场合也要考虑到它们的双重身份,理解其既有自己国家的利益,也有东盟的身份和利益。
  薛力:
  我同意苏博士和魏教授的分析。我也注意到,泰国与日本合作的铁路项目与中泰合作的项目是两条线路,两者并非零和关系。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没有量化指标,因此不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概念。但可以视作中国领导人的一种愿景表述,说明了中国在欧亚大陆东端的角色定位:一个本地区的带头大哥,并与周边国家形成苦乐共担共享的伙伴关系。“命运共同体”概念适合于中国与周边的绝大部分国家。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通过一些路径、一些方法,于是有了“一带一路”。就东盟而言,中国公布的“海丝”的两条路线都要经过这一地区。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东南亚是中国“海丝”建设的试金石与重要枢纽。
  既然“一带一路”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关于对外战略的顶层设计,统领对外政策,那么就要思考一下:中国对东盟的战略与政策,是否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甚至是否会与之相冲突?如果有问题,又该如何调整?中国当然要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东盟国家也要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当两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使用国家力量时,会产生一些非意料后果。大国有可能、有能力做一些小国做不了的事情,因此,同样的行为,大小国家做所引发的效果不同。以处理海洋争端为例,也许中国觉得自己现在所做的都很正当,只是以前限于国力无法做而已,但在非声索国眼里,中国的南海主张与其他声索国不同,并在一些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同时又强化自己在南沙的存在,不大愿意通过一些机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非声索国普遍形成这种看法,很可能会影响中国为解决南海争端而做出的努力。这显然不是中国希望看到的。
  阅读链接: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前身是由马来亚、菲律宾和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
  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截至目前,东盟成员国有十个,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观察员国: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
  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由东盟各国轮流担任主席国并负责召集。现任主席国为马来西亚,2015年1月接任。东盟秘书长是东盟首席行政官,向东盟首脑会议负责,由东盟各国轮流推荐资深人士担任,任期五年。黎良明(越南前副外长)于2013年1月接任东盟秘书长,任期至2017年。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官方网址为:http://www.asean.org/。
其他文献
据法新社9月2日报道,印度数百万工人当天举行罢工,抗议总理莫迪的支持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抱怨这样的政策会让他们失去工作,伤害普通民众。大量来自银行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煤炭行业的工人参加了此次罢工。  报道称,此前印度工会曾与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利进行谈判,但是失败了。他们要求政府放弃廉价出清国有企业基金的计划,但印度政府称,这一计划是为了刺激公共资金和关闭落后产能。  据报道,此次罢工已经影响了印
4月11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对韩国展开历史性访问,引起了世人关注。这是北约秘书长首次到访韩国,并“恰逢”最近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之际。在与韩国政要会谈期间,拉斯穆森呼吁朝鲜“中断威胁性的言论和行为”,并承诺将在朝鲜问题上与韩国合作。此外,北约和韩国还宣布将加强合作以应对网络攻击。人们不禁要问:朝鲜半岛距北约何止万里?亚太局势又与北约何干?  “全球合作”: 北约触手伸向亚太  作为一个发源于欧洲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已经一年。一年来,中国外交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可以初步总结出下面四大新特征。  第一,重视新兴国家,推动国际力量格局的平衡发展。传统上,中国外交以大国关系为核心,其中对美外交是关键。可是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初,国家领导人没有选择访问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选择了俄罗斯,随后到访南非,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两个月后,习近平的第二次出访选择了拉美。随后他又
6月25日,由尼泊尔政府主办的尼地震灾后重建国际会议在加德满都举行。中国、印度、挪威、日本、欧盟、美国、联合国等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外交部长王毅与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参与尼灾后重建一揽子方案。  王毅表示,4·25特大地震让中尼两国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唇齿相依,什么是命运共同体。在尼泊尔重建进程中,中国人民将坚定地与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综合利用援助、贷款等多种方式,鼓励
2015年8月6日,美国克利夫兰,2016年大选共和党初选举行首场总统竞选人电视辩论,特朗普、杰布·布什等民调排名靠前的十人出场。  随着2015年8月6日共和党党内初选首场电视辩论的举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哨战”正式拉开帷幕。截至9月初,民主、共和两党已分别有5人和17人宣布参选意向,总人数达22人,平了2008年大选两党初选阶段参选人数的记录,而且还有可能随着竞选形势的变化继续增多。
当前制约中美互信的根源是什么?如何从战略文化差异理解中美关系?2014年5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战略再保证和决心: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一书,尝试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阐释上述问题,给我们以答案。该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詹姆斯·斯坦伯格和迈克尔·奥汉隆,前者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常务副国务卿,后者为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两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处理中美关系的实战经验,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值得我
在如此敏感的日子,来到如此敏感的地点,安排如此敏感的活动。  2012年3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问被称为“三八线”的韩朝非军事区,而3月25日正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去世100天,3月26号是“天安”号事件两周年。在如此敏感的日子,来到如此敏感的地点,安排如此敏感的活动,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其具有的敏感意义。  以“三八线”闻名的朝韩非军事区是世界上守卫最森严的边境地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之为“
【英】《经济学人》2015年9月11日  针对伊朗的制裁将被逐渐解除,这一前景刺激了国际资本对伊朗市场的热情。8月,伊朗商贸推介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吸引众多投资者。伊朗拥有和土耳其一样多的人口、和西欧一样大小的领土,以及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有大量潜在的投资机会可以发掘。投资者还有望通过伊朗市场把贸易拓展到周边其他不易进入的国家。有些行动迅速的投资者甚至已经动身前往德黑兰实地考察。  但是现实
2014年1月31日,巴基斯坦特别法庭下令逮捕前总统穆沙拉夫,并拒绝其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特别法庭当天发布针对穆沙拉夫的可保释逮捕令,并以其仍为限制出境人员为由,拒绝了穆沙拉夫出国接受治疗的请求。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巴基斯坦前总统,在被迫退出政坛并离开巴基斯坦之后,历尽坎坷。他对巴基斯坦曾有再造之恩,而未来的命运又殊难预料。随着他被以叛国罪起诉,国际舆论重新又聚焦到他的身上。其实,这位从前的政治强人
5月31日至6月2日,笔者有幸随解放军代表团一行参加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为期三天的第12届亚洲安全峰会(又称香格里拉对话会,简称“香会”)。此次“香会”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5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有21位国防部长或副部长,10位三军司令或军种司令,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香会”历史上前所未有。  “香会”的性质是一轨半(既有官方背景,又有非官方的学者、专家参与),表现为二轨(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