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茅盾文学奖简介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文学奖”一般是指“中国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中文名 中国茅盾文学奖
  参赛作品要求 13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
  评选时间 每四年评选一次
  首届时间 1982年
  主办方 中国作家协会
  1 设立背景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 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2 评选要求
  范围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 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藝术感染力的佳作。
  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奖作品分别作出简短的评价,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委员、审读小组成员以及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参评者的礼物,不得出席参评者的宴请,不得进行任何有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交易。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评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者的参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和参与评奖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应主动回避。
  3 机构程序 编辑
  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4 经费来源
  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以及吸收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
  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具体数额,由评委会确定。   自2011年起,因李嘉诚先生捐助茅奖奖金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5 外界评价
  茅盾文学奖是体制内最主流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但是从前6届的获奖作品和作家情况看,这个崇高的奖项也摆脱不了鸡肋的属性。茅盾文学奖和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样的问题——几个评委,带着凝固的评判标准,去给作家和作品量化打分,然后排位。当文学一旦异化为某种裁判的形式,文学立体复杂的审美空间就被忽略,而成为一种让“作家”成名的工具。
  茅盾文学奖一直因为“曲高”而太过“和寡”,纵观茅盾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品,大多都是现实主义的、史诗的、民族性的等,即多为现实主义文学,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首次被获准资格入围的网络小说,最后也是全军覆没。很多人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从评委到作品,都有脱离“群众”的嫌疑。因此茅盾文学奖存在着评委看不全,群众全不看的弊端,茅盾文学奖虽然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群众一直只是看客。而对于文学奖本身,在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作品来源单一,获奖作品模式单一,不够民主等现象都让茅盾文学奖变得神秘莫测。
  茅盾文学奖既想要保证体制内的传统价值取向不改,又想向新的读者诉求做出妥协,就难免呈现出一些矛盾性。正如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偏爱年轻人、不会向网络文学折服那样,茅盾文学奖也不会放弃传统价值这个根本。因为体制内的文学向来都有一种精英和经典的固执,不愿向多流变的文学低头。不过,在矛盾中行进的茅盾文学奖,还是让人读出了希望。
  6 历届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 东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 将军吟》, 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 芙蓉镇》,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 黄河东流去》, 北京出版社
  张洁,《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 钟鼓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 平凡的世界》,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 少年天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 余小惠,《 都市风流》, 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 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 浴血罗霄》,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 金瓯缺》, 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 战争和人》(一、二、三), 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 白鹿原》(修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 白门柳》(一、二), 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 骚动之秋》,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 抉择》
  阿来,《 尘埃落定》
  王安忆,《 长恨歌》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 张居正》, 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洁,《 无字》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人民文学出版社
  柳建伟,《 英雄时代》,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宗璞,《 东藏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 秦腔》,《收获》杂志、 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 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 作家出版社
  麦家,《 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 世界知识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 你在高原》
  刘醒龙,《 天行者》
  莫言,《 蛙》
  毕飞宇,《 推拿》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 江南三部曲》
  王蒙,《 这边风景》
  李佩甫,《 生命册》
  金宇澄,《 繁花》
  苏童,《 黄雀记》
  (以得票多少为序)。
  7 奖项之最
  最年轻获奖者:1982年 古华(40岁)
  最年老获奖者:2015年 王蒙(81岁)
  获奖次数最多: 张洁(两次)
  篇幅最长获奖小说: 张炜《 你在高原》450萬字
  篇幅最短获奖小说: 古华《 芙蓉镇》16万字
  8 茅盾介绍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其他文献
春游莘庄公园  清风拂柳生暗香,潭影白云喜欲狂。  绿竹梳妆落枯叶,黄莺唤醒荷半塘。  操琴高奏广陵散,赢得鲤鱼舞霓裳。  抬眼江山姿色好,庸人烦恼流水长。  2016年4月20日  临江仙·梦醒  何处薪荆起炉灶,  落井下石如山。  梦中放胆伊甸园。  箫娘玉面笑,  美酒杯莫闲。  春醒江山人未醒,  封存昨日千年。  几时洗似海愁颜。  水流伴吾恨,  泪洒月光寒。  2016年5月2日 
《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  《夢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赞歌集》、
话休烦絮,不多一时,迎春、尤二姐、尤三姐、秦氏一齐到来。叙过寒温,便吃早饭。饭罢,八个人分作两场子斗起牌来。黛玉、迎春、尤三姐、金钏儿斗的是纸牌。香菱、尤二姐、秦氏、晴雯斗的是骨牌。热闹了一天,至晚方散。黛玉留下迎春、香菱二人在绛珠宫作伴,以备朝夕下棋做诗,倒也快乐。  光阴荏苒,不觉过了月余。这一日闲暇无事,黛玉蓦然想起宝钗,便将那日与宝钗梦中相会之事告诉了迎春。迎春也不胜欢喜,道:“宝兄弟去了
这一天,马上快到94年的10月下旬了,这天上第一节课,学校的广播站开始播音了。“老师和同学们,今天下午在学校办公楼右侧,举办全校94年第一学期总结表彰大会,请各位同学带上自己的椅子,准时到会!”下午13:30分,学校的办公楼兼办公楼的东边空地上,在两棵梧桐树中间拉起了横幅“清河镇初级中学总结表彰大会”学生们按照初一年级在北边,初三在南边的排列顺序,初一·一班在最北边,初三·六班在最南边。学校的大喇
板仓地方上的人,似乎也不觉得事情有多么蹊跷。他们居然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上头,仿佛有一对父女俩,偶然地到板仓住了一些日子,现在不想再住了,终于回故乡去了。  过了些日子,桑桑对母亲说出去玩一会,却独自一人走到了浸月寺。  寺门关着。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寺庙的风铃,在风中寂寞地响着。  桑桑坐在台阶上,望着那条穿过林子的幽静小道。他想像着纸月独自一人走到寺庙来的样子。不知为什么,他在心里认
贾琏仍旧进来,回明了贾政。贾政便命宝玉晚上到庙里给贾母请安去,带着问问送嫁妆的缘故。起更之后,宝玉带了焙茗,骑马而去。约有两个时辰,宝玉、焙茗依旧回来,禀贾政、王夫人道:“老太太这两日很好,问了问送嫁妆的事,谁知道姑老爷才不知道,叫了冯渊来问,才知道送嫁妆的事都是冯渊闹的诡事。已作成,难以挽回,姑老爷只得笑道:‘这个赵堂官,原是个没才料儿的东西,况且又救了他的女儿,教他化几个钱儿也罢了。’”贾政听
骄傲,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犯的错误,我也不例外,也尝过骄傲的“甜头”。  有一次语文测试,我通过自己的刻苦用功、不懈努力考到了一个满意的成绩,于是在学校我喜笑颜开,在家里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飘飘然…… 而这次骄傲自满,却让我付出了可怕的代价。  刚一回到家的我,一进门,就把书包一扔,把拖鞋一穿,兴高采烈地抓起遥控器,翘起二郎腿,美滋滋的看起了电视。妈妈问我怎么回事,我满不在乎,继续得意忘形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广受年青人的欢迎,是日本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村上春树因此而更为人知悉。该书封面由村上春树亲手设计,以红绿色为上下册封面主体并加注:“百分之百的爱情小说”。  因直子死了以后,玲子仍给我来了几封信。信上说那既非我的责任,也不是某人的责任,而是如同大要下雨,不是任何人所能制止的。但对此我没有回信、我能说什么呢?况且毕竟已经无可挽回。直子已不在这个世上,已经化为一杯灰烬。
王升家原本并非只有一间房。  他家有一间半房。只不过,另半间与周木一家共有。是土改那阵分的汪家垭地主的房。地主就是汪根的爸爸。汪根的六间大瓦房,是他后来一间一间攒起来的。在汪家垭,别人攒日子。攒一天是一天。只有汪根最用心,攒了日子,还攒了六间房子。  一间房,两家人,怎么共用呢。中间又没一堵墙。筑一堵吧,谁来花这瞎功夫。是王升还是他周木,我看谁也不愿意。  不筑吧,这一间房,来来往往的。连粮食都堆
元妃见了,忙命住轿。下了轿,紧行了几步,搀起了惜春。只见他浑身道装打扮,不由的心中惨然,忙携了他的手,步入庙门。先到大雄宝殿,拈过了香,便到惜春的靜室来。  但见灯烛辉煌,窗明几净,瓶插丹桂,炉降沉檀,素罗帷帐,藤床竹枕,收拾的十分清雅。元妃叹道:“怪不得四妹妹必欲弃舍红尘,坚心修道。果然到了此地,令人心境豁然。”惜春道:“臣妹命小福薄,若必欲强恋红尘,定有不测之虞。”  正说时,只见入画捧上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