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好使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高考作文题目是可以预测的,他们声称自己能感觉到出题的趋势,并且在考前帮学生押题。
  其实,简单的系统容易预测。那么,高考是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
  当然是简单系统。高考的任务并不是探索先进文化,而是给大学招生。这个任务现在甚至不是给最好的大学招天才学生,而是给全国所有大学招各种水平的学生。每个考区只有一套试题,不管你报考的是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还是某地方大学的二级学院,你都要面对同样的作文题。
  在这种情况下,出题者要考虑让所有人都能有所发挥。他们不会让学生谈对乌克兰局势的看法,也不会像法国高考那样,让学生分析笛卡尔著作。否则,对那些只想上个普通大学、将来谋个普通工作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除了要考虑学生水平不一,还必须考虑各地文化氛围的差异。边远地区的孩子,可能根本没看过美剧。在这种情况下,出题可以涉及《非诚勿扰》,而不可能涉及类似《24小时》这样的美剧。
  不能考太深,不能考太广,出题者还剩下多少选择?
  出题者要确保那些稍微聪明一点、用功一点的孩子能考上,把偶然因素降到最低。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道标新立异的作文题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他们决不允许任何事故发生,不指望用高考题促进社会进步,也不打算通过出题让自己青史留名。他们的使命就是给不确定的世界增加一点确定性。
  所以,他們必然诉诸俗套。俗套最安全,数据分析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向哪里。那么,面对一道俗套的作文题,你应该怎么写作文呢?
  对大多数人而言,答案是写俗套的作文。事实上,何止是中国高考的阅卷人,美国中学的英文课老师,也看不出来真正的好作品。列纳德·蒙洛迪诺是一位科普作家,他跟霍金合写了《时间简史》和《大设计》。有一次,蒙洛迪诺替自己15岁的儿子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只得了A-。他在震惊之余,问一位作家朋友,那人经常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而他给女儿写的作文,只得了个B。
  在高考中,出题人的追求是“好使”,而受众则大多是普通学生,双方都没有什么创新的需求。还有什么项目也是这种情况呢?
  比如说,娱乐业。超人、蜘蛛人、蝙蝠侠、钢铁侠,好莱坞为什么翻来覆去总拍这些老超级英雄的故事?难道不应该经常推陈出新吗?
  因为这些人物的故事好使。这是一项完全成熟的业务,观众知道自己花钱买票能得到什么,好莱坞也知道这么拍,一定会获得稳定的回报。观众和电影制作者如同达成了默契,谁也不用担心谁。所以一部电影的投资规模越大,它的剧情就越容易落入俗套。大制作甚至常常重拍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因为大投入要求更小的风险。
  (屈彩玲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其他文献
早先有一种说法,说情侣在一起不管多么如胶似漆甜甜蜜蜜,出去旅次游,回来后很大一票人会分手。后来随着人和人之间相处关系的变化,这种说法发展到同居——谈恋爱怎么都成,同居过一段时间,才知道能不能真正在一起,很多人就彻底死心决定分手。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在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距离里,不管关系多么近,也还是可以保持一些假象,而只有在一起彻底经历过一些事,才可以看到人的本质。这几天打开各种新闻媒体和
这是一位印度籍版画家来日本旅游时发生的事。她对我说:“明天要去銀座,所以想顺便搜寻附近美术馆或美术展的相关信息。”于是我替她找了许多地方,并考虑前往的各种可能路线。   当天,我带她参观的第一个展览就让她激动不已。负责导览的我当然非常开心,于是不假思索地对她说:“那我们接着去下一个展览吧。”她向我表示:“今天这样就好了,刚才的展览已经令我非常满足了,要是再看的话,我怕会忘记刚才参观时的感动。若不
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   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听水看月,我的肉體和精神都溶解在月光水声里。   月里水里都有我么?我不知道。   然而我里面却装满了水声和月光,月亮和流水也未必知道。   侧着耳朵听水,抬起头来看月,我心此时水一样的清,月一样的亮。
1  2016年秋天,清晨六点多,搭着最早一班地铁,我赶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天还未亮,我攥着热乎乎的鸡蛋灌饼,在寒风中紧盯着北影正门,开始在那里蹲点。  我热爱化妆,深入接触化妆后,萌生了在剧组当化妆师的梦想。了解到剧组不对外招聘,我打算采取迂回战术——用群演角色混进去,再想办法接触化妆。  看不到未来时,我留意到化妆贴吧里的广告。很多化妆学校用学生和明星的合影进行招生,承诺毕业包推荐剧组,学费高
《论语》是一部现代派或后現代派或未来派的小说,虽是两千几百年以前的作品,但恐怕要到公元二千年以后才有可能逐渐被人真正认识。   我背诵《论语》,是在五岁前后。那时还不到“五四”,陈独秀才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批孔”不过是萌芽。从此一别《论语》,直到七十年代初期,不知为什么忽然“批孔”大潮掀起,《论语》又时兴。不过来潮快,退潮也快。到了八十年代才渐渐知道“批孔”只是借招牌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特別的存在,说过的很多话,做过的很多事,以及脑海里闪过的很多奇思妙想都是独一无二的。  长大后接触到了互联网,看到了许多陌生人分享的故事和想法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素未谋面之人,曾经与我有过相同的经历。1  八岁之前一直觉得数字都是有颜色的,1是白色,2是红色,3是蓝色,4是黑色,5是黄色,6是灰色,7是天蓝色,8是紫色,9是浅绿色。  而数字和数字是能结婚
我先说一个!小时候的夏天,我总是用席子把自己卷起来,卷得特别紧,然后像毛毛虫一样很艰难地爬出来,然后再把自己卷起来。    来说说你们小时候不正常的爱好吧!  蘑菇吃蛋:把脸上的肉用橡皮筋扎起来……  金里兜夫人:太多我都数不过来了,玩头发用发尖各种戳脸疼才舒服,抠各种结痂特别是头上的抠到大的特别开心,喜欢闻自己的臭袜子和天拿水,都没改过来我妈也是操碎了心。  Yep.:对着电风扇唱歌  江南府尔
艾荀  说起来我比较没出息,一共也就出过一次国,去的是前男友工作的驻地古巴。  前男友的工作是某国企的古巴在地销售及售后,早出晚归。因为技术人员都不懂西语,所以就连修车这种时候他也得在。鉴于此,那半个月我只做了一件事:给他做饭。  房东家做饭的炉灶比较老旧,直接拧开关拧不出火,打火枪也坏了,需要划火柴。我又比较怕火柴,每次都需要房东帮我划火柴。  早饭比较好糊弄,煎个鸡蛋热一下面包就好了。比较重头
亲爱的小果:  你好吗?经常失眠的我今天凌晨看到你还在微博上发动态,于是便留言说“小果还没睡啊”。后来想想,会不自觉说这句多余的话,是希望你看到之后能快快入眠,有个好梦——就像之前一次你告诉我,后来的确做了好梦一样。  当然,我等了挺长一会儿,你没有回复,或许,已如我所愿了罢。  清晨再醒来时,自己的心情一下子落到了谷底——我的手机终于彻底坏了(此前一周,手机一直会莫名自动重启,且一些软件无法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