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八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领悟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能靠“死读书”来完成,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背景下,实现学生智力、能力、品格等多方面优化。当前以课堂引入的方式优化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渐被采纳,鉴于初中生课程安排紧凑的现状,初中英语教学呈现出效能不高、引入效果平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适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导入办法,重点分析并研究八年级英语课堂导入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应当如何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八年级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陈齐辉(1988.12-),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中学,中学英语初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英语课堂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在一个成功的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的开始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导入更是一门艺术。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堂的行为是艺术的和有美感的。面对相同的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体现的是教师的特色。
  课堂教学内容是综合处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并将三者融合的活动。导入内容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课堂导入的内容是否合理,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合理地利用了教材中的切入点,以及他们所教授的东西是否准确、实用。其次,课堂导入内容的合理性取决于教师对所选材料的科学处理,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应该科学有效,介绍方法要恰当、科学,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并结合教学目的进行设计。最后,即使是同一本教科书也可以创造许多新的不同的导入方法,好的课堂导入将使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必要性
  1. 抓住学习重点,明确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的本质是学生的心理和认知上的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不容易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加持,那么很可能导致学生的盲从和随意。而课堂导入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是什么,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自身学习活动才能得以开展。
  2.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望。初中生课堂的起始阶段起到的作用是“定调”,在该过程需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初中生的探索意识很强烈,具有探索和求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首要内容。英语课程的优质导入,能让学生对另一种语言报以好奇心态,在课堂伊始就给学生种下探索未知事物的种子。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发动机”,充分配合教师探索英语的奇妙,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
  3. 调整学习状态,引起学生注意。研究表明,在一节课45分钟的前提下,初中生所保持的注意力并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10-30分钟的时间,在经过这个时间段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课堂最开始的3-5分钟时间内,是学生投入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这一个时段,学生不但不能在最开始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其在课堂活动进行到一定时间后,也难以调整自身状态,导致学生在后续上课阶段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教师付出多少努力,教学成效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4. 联系新旧知识,提升学习迁移程度。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呈现逐渐发展的趋势,但是因为对英语课程了解不多,学习二语本身就有难度,因此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是相对匮乏的,因此在新课导入的基础之上联系新旧知识,促进学习迁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原则
  1. 灵活性。课堂导入环节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设定,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学习规划,不能每一堂课都采取一样的导入方式,千篇一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可以借鉴他人,但是一定要有自身的风格,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好教学,顺势将学生带入知识情境之中。
  2. 针对性。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一定的课堂导入原则,课堂导入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需要有针对性。每一堂课的内容、知识点均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导入方式,根据实际的课程进行定向导入。初中生整体的年龄在八岁到15岁之间,身心迅速发展,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培養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处于全面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需要针对学情的特点,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
  3. 趣味性。课堂导入需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演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趣味的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下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爱好等进行导入,以“亲身经历”快速调动全班学生的眼球,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以高度自觉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
  4. 简洁性。在授课导入中,导入占用时间较长,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混淆,导入过多不仅会占用课堂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后续的授课,导致头重脚轻。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应当重视整个课堂的协调性,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整体规划,规定好课堂导入时间,一旦超过时间就需要作出调整。
  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分析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我导入。教师应当积极统筹班级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做“小老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可以将全班分组,每组4~6人,小组成员的构成为优、中、差学生适当穿插配置。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预习,共同研究导入的内容,站在讲台上展示。基于课堂时间较短的限制,讨论和预习阶段在课下进行,课上小组成员直接上台展示成果。尽管上台展示的只有一名学生,但是因为课前学生都参与准备了,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预习、复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合理把控课堂导入的时间,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   2. 重视课堂导入的规范性,明确导入流程。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当总结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导入方式,重视课堂导入流程。例如在实际教学中,以下课堂导入法取得的效果较好:在上一堂课的结尾,教师拿出三分钟的时间导入教学任务,点明下一堂课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点明下节课所需要准备的单词、短语和课文重点句子,告诉学生主要预习什么内容。在本堂课上,教师在上课伊始就需要根据上一堂课布置的任务进行导入,并且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深入课题并以板书示意,逐渐让学生吸收内化导入知识,最后进行正课授课。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引导能力,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学情特点。在导入的过程中可能有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学生不会读、学生对于某一个语法认识混淆等,教师需要提升备课导入的能力,让课堂导入灵活变通。
  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导入需多样化。教师需灵活应变,优选导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更有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1 Section C为例,教师可以让给学生观看关于奥运会的视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有什么Sports interests等,先对jump、baseball、take part in等单詞和短语有一定认识,再引出“spend time (in)doing sth”和“It’s good for”等重点内容短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前置知识点为出发点开展新教学,复习上一单元、上一册课本中学习的知识,在旧知识的承接下递进新课程,让旧课程成为新课的巩固和铺垫,让学生快速做好学习准备。仁爱版教材中比较注重前后的递进,以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为例,在Section C的导入中,就可以从Section A和Section B的学习中递进并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Section A讲了比较级和最高级,Section B讲了与动植物相关的环境保护讨论,教师就可以从一个教学情境导入,如看《动物世界》等纪录片片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Section A、B中的知识点开展教学;也可以利用音乐导入,如在课堂开始之前准备歌星的照片,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都是非常不错的导入方法。根据英语课本中不同的学习内容,当选择不同导入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课堂学习。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做好带头作用责无旁贷,而导入环节是不是兼顾到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素质的培养,在于教师对于导入环节是否认知深刻。导入环节在英语课堂中不可缺少,巧妙地导入能提升教学效率,对英语课堂产生积极的影响。导入环节应当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符合初中生心理行为和审美特点的方式,控制课堂导入时间,明确导入中心,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好课堂的优化和讲解,加强课堂导入意识,保障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淑霞.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0(30):27-28.
  [2]蔡卓颖.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导入探究[J].校园英语,2019(31):93.
  [3]邹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堂导入探究——以同课异构课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5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 2017(1):114-11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有所不同,职业高中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制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于普通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高中更加看重实际。因此,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应用,希望学生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并以此作为专业手段与人进行交流和谈判工作。但是,目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使得人们越来越关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想要帮助学生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助推力。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向学生展示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让学生看到了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课本中的渗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借助大数据、生活、问题、资源储备、实践、课外阅读等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深刻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迈入了深度
Ⅰ.Introduction  IELTS,a test serves as a standard of speakers’English level.Recently,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set academic IELTS course to support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IELTS writing exam
【摘要】核心素养和信息化教学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两种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活动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基于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对英语学习活动观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信息化教学  【作者简介】费玲爽,江苏省常州市华润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活动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还可以驱动学生们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质量。在本文中,本人将以微课为基础,从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和课后有效复习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翻转”小学英语课堂,提升教学效率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英语;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刘博,酒泉市肃州区西洞学校。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旨思想。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英语写作与核心素养所表达的主旨思想相结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写作;方法  【作者简介】王萱(1985.08-),女,汉族,甘肃白银白银人,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金山中心小学,本科,小教一级(二级教师),教师,研究方向
【摘要】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大学英语如何实现思政育人、教师如何解决学生缺乏本国文化自信和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仍存在,因而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开展大学英语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本文分析大学生思政素养缺失的原因,创建陕西省二本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模式,最终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雨菲,陜西学前师范学院
【摘要】分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任务课的教学设计原则,紧扣目标、逐步递进、整合统一。以冀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FRIENDSHIP Section 2 Task One Telling Stories of Friendship为教学案例,阐明围绕主题意义的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高中英语;任务课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董芳,河北教育出版
【摘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对话为媒介,作为训练学生英语口语、提高学生英语规范性表达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学生的课堂对话准确性,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程对话插图,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插图的借鉴创编属于自己的对话,在反复更换情境的新鲜感中逐步攻克英语单词和重难点句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将课文知识点加以规划,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交流的障碍,让学生在口语对话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以口语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life, some people like to buy things beyond their ability and enjoy material fun in advance, but they have to make continuous repayments later, but some people can control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