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生性状的内源脱落酸和乙烯调节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所用主要矮源及其衍生的半矮秆品种,以及与其有关的高秆品种植株内源ABA含量和乙烯释放率。结果表明,矮源及其衍生的半矮秆品种,其植株内源ABA含量和乙烯释放率都明显高于相应的高秆品种。可见,矮秆特性除受内源GA和IAA的调节外,还受内源ABA和乙烯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对水稻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水稻生长有促进效果的有益微生物.从稻田土壤和水稻纹枯菌菌核上分离到312个细菌分离物,通过离体拮抗性能、细菌悬浮液对病原菌
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姜曲海猪的染色体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姜曲海猪有38条染色体,属XY型。常染色体可分为四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亚端部着丝点染
在辐射资源差异较大的三个生态区:四川盆地,长江下游,河西走廊设点试验。以适应于当地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调查了冠层结构,光辐射量分布,产量与籽粒成分,据此分析灌浆期中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SDS-PAGE测定南方冬麦区10个省(市)主要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并探讨与加工品质的关系。通过15个品种的分析比较,初步看出不同
麦(油)后棉,巳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种植制度之一。即大元麦后移栽棉,油菜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大元麦后直播棉,油菜后直播棉。该种植制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80年代以来,以辣椒的子叶、胚轴、子叶节、茎尖和叶花盘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均诱导分化出了再生株(Fari et al,1981;Sripichitt et al,1987)。本试验在不同生长调节剂中离
光敏核不育水稻(PGMSR)在南京(32°03′N)自然温光条件下从不育到可育的转换期因材料不同而异,粳型早于籼型。中粳型和早、中籼型PGMSR的不育期长,但多数材料的不育性易
<正> 近年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分析方法(王公金等,1988、1989;赖文姜等,1989;谢关林等,1991)对正确制订水稻细条病的防治措施起到了较好的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14)C同化物在叶片中的累积与抗病病斑扩展的关系。穗期,~(14)C同化物在IR_(26)(抗病品种)接种剑叶中的累积率高于金刚30(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