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探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新材料作文在高中作文中越来越常见,更是高考的常客。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写作主题。写作主题可能不止一个,但必须在材料的含义范围之内。
  写新材料作文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判断选择能力,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新材料作文具有内容开放、不给出明确的作文核心及主旨等特点。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确定写作主旨,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力,开发发散思维,促进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新材料作文呢?
  1.指导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信息进行挖掘及提取
  在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于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材料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基础,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材料,难以把握材料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是材料中模棱两可的信息阻碍了学生确定立意及后续的写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跨越障碍,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及提炼深层次的信息,在完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领悟材料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理解及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立意,能显著提高立意的准确性,提高新材料作文写作质量,降低写作难度。
  如对著名球星贝利接受采访时说“下一个球踢得最好”的材料,多数学生看到材料后无从下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一材料的过程中对重要信息进行提炼,引导学生明确“下一个”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分析贝利说出“下一个球更好”的寓意——“不断超越自我、进步是永无止境的”等,在把握及提炼关键信息后审题立意,进而写作。
  2.追究因果关系,仔细寻找材料的写作主题
  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有很多是陈述部分成果或结果的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追因溯果的能力,明确材料中的因果关系,理清思路,找到准确的写作主题,提高写作质量及效率。
  比如下面这则趣味性较强的材料:玻璃生产商为了更好地销售玻璃,建造了一个玻璃房子,并在里面放了100万美金,告诉人们打破玻璃就能拿到这100万美金。人们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无法打破玻璃。厂商用这个办法,证明了自己产品的坚固性,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玻璃的销量急剧上升。读完这一材料后,学生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理解材料,找到最为准确的立意和写作角度。教师不妨在分析这一材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取追溯因果关系法,在追溯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换一种方式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通过这一故事可以认识到什么道理?通过追溯因果关系打开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找准写作的立意点及着手点,促进写作效率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质量
  审题立意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对作文进行创新。要想写好新材料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基于材料而不囿于材料,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联想能力与发散思维。很多学生写新材料作文时围着所给材料打转,就事论事或者对材料进行解读,虽不离题,但这样的作文,想得高分绝无可能。想写好新材料作文,思维必须开阔,根据所给材料找准立意之后,要进行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旁征博引,用新鲜且具有说服力的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此才能产生让读者信服并眼前一亮的效果。比如上段厂商销售玻璃出奇招的材料,其主旨是告诉我们思维一变天地宽,学会变通,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就可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寻找记忆中与转变思维有关的素材。
  结语:
  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指导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信息进行挖掘及提取、追究因果关系,仔细寻找材料的写作主题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等多元化的审题立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材料,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写作,进而提高写作质量及效率。
其他文献
为了让桥梁更好地进行工作,后期的预防和养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这样可以增加桥梁的使用年限,避免出现危害,而且因为桥梁的作用,当出现危害的时候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
写作是一个人遣词造句及辞藻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的分值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应加大对写作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语文考试分数,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受益。本文总结了写作学习中应注意的几项要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为学生日后完成更高层次的写作任务打下基础。  一、高考作文结构的分析  高考的阅卷教师
【摘 要】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要热爱祖国,遵循社会公德,对生活抱有健康积极的态度,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在对文章的理解上要有更精准的水平,尤其是作者情感认同方面。”“根植热爱祖国的思想”。在过去,语文教学一直是很无聊枯燥的,因为掺和了政治因素,加之语文的理论体系庞大,语法枯燥等,忽视了感情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学生对语文的喜欢和文化的传承会得到提高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和写作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板块,而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广大师生重视。小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语言组织能力的高低,更和小学生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分不开的。教师让学生掌握好写作能力,对他们进一步学好语文,掌握沟通等能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行改良和改正。这篇论文就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语文课程组成的一部分,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目前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转移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年龄不断增长之后,其特定形象思维的成分将逐渐减少,逻辑性思维逐渐增多,这一系列的改变为高中的学生思想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1.现存问题  1.1 生活体验较为缺乏  现代学生的生活经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