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坐在一辆密闭的汽车里,看着车外的人来人往,这种被隔离后的私密让很多人对汽车产生了依赖,安全感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然而人天生就是要和社会接触的,除了打开车门,还有另外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敞篷。很多人认为敞篷车不过是年轻人对于自由和个性的一种表达,但我看来,敞篷车是让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变得多样化,这里面有理智的诉求,也有情感上的依赖。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的演变翻天覆地,但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到真正的技术都是为了人们的理智或者情感服务的,不会有单纯的技术,这一点在敞篷车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敞篷车的气质
  其实追根溯源,敞篷车的历史一定跟汽车的历史一样长,在那个马车统治的年代,顶篷的存在是地位的象征,所以当第一辆汽车诞生时,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奢侈品,因为它没有顶。这时候的汽车还只是一种工具,但是欧洲人不会甘心仅仅是工具的坐驾,在原有车身上增加一个可以折叠的顶篷,除了实用之外,还毫无保留地向世人证明:敞篷车与普通汽车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气质,所以在二战爆发之前,无论是英国莱斯莱斯还是德国奔驰,都在其元首坐驾上实现了这种贵族气质。
  然而,战争可以改变一切,包括对于气质的追求。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等国家,依旧延续着这种敞篷车的贵族感,甚至为它赋予了运动特质、并演化出硬顶结构;然而对于遭受经济和精神重创的德国人,敞篷车渐渐地不再是对豪华的定义,而可以变成普通人精神的诉求,于是甲壳虫这种绝对大众化的产品,也有了软顶敞篷版。从一个方面看,当时的普通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对于生活的态度,而这种权利以前只有贵族才能拥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世纪60年代,运动敞篷车开始大行其道,试图在高贵与平民之间寻找敞篷车的另一种气质,无论是法拉利、保时捷还是捷豹,推出了众多堪称经典的敞篷跑车,这些车型甚至影响到了当今的跑车流行趋势。
  作为世界上最自由的一个国家——美国,它的敞篷文化似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与美国人的生活态度相得益彰,在二战前,像凯迪拉克V16 Sport Phaeton这样的豪华车还保持着与欧洲汽车类似的设计,但是进入50年代,美国人本性中狂妄不羁、追求自由的基因开始影响到敞篷车的设计,黄金之国,这款经典敞篷车,采用了极为夸张的细节装饰、超长的车身尺寸,以及电影中梦露的演绎,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美国人对于敞篷的态度是更宽容的,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坐在后座上弹着吉他唱歌,在海滩公路上载着美女飘然而过,没有地位之分,没有速度要求,大马力发动机的轰鸣是对这些画面最好的配音。
  这就是上世纪后半程敞篷车带给人们的改变,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在回首看这些不应该只把敞篷车归类于一种车型,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诉求。遗憾的是,随着各种领域的全球化,现在敞篷车的气质明显有些退缩了,不知道是人们心智进化得成熟了还是麻木了。
  敞篷技术带来的变化
  说到技术,其实敞篷车最明显的还是顶篷设计,但实际上还有对车身结构的影响。早期汽车车身的流线感并不那么强,还有一点点马车的影子,自然软顶是最好的搭配,随着车身比例的进化,单一形状的软顶从各个角度看都有些突兀,而且材质、安全、密封性等环节的弊病开始显露,设计师开始探索一种与硬顶轿车类似的解决方法——硬顶敞篷。其实早在1937年,标致就推出了402 eclipse硬顶敞篷,只不过需要手动操作,自然它的命运不会太好。真正的硬顶敞篷要追溯到1996年奔驰SLK,将顶篷分割成独立的两块,通过电机操作连杆,将其优雅地收纳到后备箱里,这种技术上的进化直接带来了设计的革命,甚至很多人认为硬顶敞篷最性感的地方不在于敞篷的状态,而是开闭的几十秒钟。
  自SLK开始,硬顶敞篷在技术的推动下演变的越来越神奇,从两片式到三片式、多片式,从简单收纳到行李箱到有专门的收纳空间,甚至像大众EOS这样的敞篷车,不仅顶篷变成5片式,而且还有天窗,宝马Z4更是突发奇想地将后窗部分折叠到车顶,再一起向后收起,犹如一段精彩的舞蹈动作,最新的迈凯轮MP4-12C更过分地将顶篷收纳到后发动机罩下,整个过程犹如变形金刚。
  在硬顶敞篷风靡近20年后,软顶又开始了复兴之旅,此前人们担心的安全性问题、软顶材质、车身结构等问题都被技术与材料的进步弥补了,此前坚定不移地采用硬顶的宝马3系,终于在新一代车型上回归软顶,虽然在敞篷机构上的限制,让软顶看上去还是跟车身不太协调,但是半个世纪以来对于软顶的精神定义让欧洲人不能舍弃这种情结。
  说了这么多,其实跟中国目前的消费理念基本没有关系,但是就像两厢车、旅行车一样,中国市场的接受速度远远比其他国家快,目前敞篷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些突然,但是随着人们在理智与情感上的进化,敞篷车最终会进入我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项目简介】  徐州市北辰小学根据“北极星”象征之意探索学校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成功立项2019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建设项目“向着明亮那方:‘北极星’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了让无形文化有形呈现,实现“以文化人”,学校基于“指引人生,点亮未来”的办学理念,秉承“基于学生需求、尊重教师冀求、关注家长诉求、恪守学校追求”原则,指向学校场域中每一个“教育在场者”,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育人环境,努力
车型平台源自雅科仕,外观造型出自大师手笔  一如K2与瑞纳、K5与索纳塔的兄弟关系,K9也自然而然地继承了雅科仕的车型平台。不过出自设计大师彼得·希瑞尔手笔的K9显然不像保守的雅科仕那么死气沉沉,流畅的侧面轮廓与略带轿跑风格的车尾让K9在大气之余透还露出一丝灵动的气息。诚然,我们不难在K9的身上发现一些宝马7系和5系GT的痕迹,但个人更倾向于称其为借鉴而非抄袭。  经过重新设计的虎啸式前格栅改用了
和欧洲成熟的汽车品牌比起来,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车型换代上显得比较谨慎而缓慢,并且也没有按照常理出牌。相比较而言,即便是爱玩花样的日本车和韩国车,也几乎都遵守着一款车型6-7年换代一次的游戏规则。不过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奇瑞实在是“太忙了”,忙着发布一系列的新品牌、新车型还有新发动机,也忙到几乎无暇顾及这款早期的顶梁柱车型。其实东方之子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也历经过一次Facelift(改脸
上一代蛮牛Murcielago经历了10年的市场考验,终于退役,新蛮牛Aventador LP700-4接班上台。这个名字来自西班牙一头勇猛的公牛,而它的骁勇只需看看名字后面的最大功率——700马力(515kW),就知道了    给你做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如果有这么一辆车摆在面前:上下车有点费力,驾驶当中比较吵,油耗仅次于卡车,前后视野都不大......你会有“开一下”的冲动吗?可能很多人会说“不”
如果把“先声夺人”作为标准,那么观致一定会摘得头筹。从2007年立项开始,一直到今年初的日内瓦车展前,观致都处于没有产品可说的阶段,却生生把品牌做到了如今的知名度,尽管离家喻户晓还很远很远,但业内的关注度非常高。即使是竞争对手,也在翘首盼新车,看一看自己的前途是不是会被这个后来者狠狠地搅和一下。  这招险棋如何成真  中国汽车市场从爆发到竞争过度的时间短得令人发指。就在观致还被称作“量子汽车”的2
2012大众汽车中国赛车Scirocco R杯又来了。4月29日首场比赛结束后,中国车手袁波包揽两回合比赛冠军。这是该赛组建四年后,首次由中国车手包揽冠军。  首站比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揭幕。第一回合,中国车手袁波击败意大利老将蒙特西取得冠军,另一位中国车手尹海涛获得季军。第二天进行的第二回合旧戏重演,袁波、蒙特西和尹海涛再次登上颁奖台,前三名的顺序都没有变。  这个局面来自今年Scirocco R
在这一款福克斯的身后,未来数年将涌现出十来款基于福特全球C级车平台的新车。作为这一系列的头炮,新福克斯的标杆作用毋庸置疑,它的成败基本能决定未来十年福特集团的酸甜苦辣。其定位也很明确:在设计草图阶段就以驾驶员为中心。其实福克斯的出现更多的压力应该会是在竞争对手的身上,上一代福克斯进入中国的时候,一度牢牢占据了同级别前三的位置。此番卷土重来,你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地方都已经更新换代,包括发动机、变速器
1  一个鄂伦春人曾经与一只虎朝夕相伴。   一双人类的手,曾握住东北虎那有力的四蹄。现在,那个鄂伦春人已经老了,他再也走不出卡伦山村浩荡的大雪。他说,王者也内敛、多疑,王者也会分外小心。   越小心就越强大。   他曾经看到自己的东北虎,把虎崽藏起来,然后出去寻找猎物。他静静地守在远处,凝神静气。当东北虎叼着猎物返回,在山岩间左冲右突,如洁净的闪电般迅疾、利落,一点痕迹也没有。   我也
近些年来,意大利有众多的公务车行驶在路上,种种“恶行”让辛苦的意大利纳税人很是反感。  这是因为这些公务车不仅花费了纳税人年复一年缴纳的大量税钱,而且在一些比如罗马市中心和有所谓的“当地政府”的19个区域首府,这些载着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很过国家机构企业的高管们的公务车,经常闪着“蓝灯”(因为车顶有蓝色灯闪烁,通常也把这样的公务车叫做蓝车)在路上横行霸道,无视限速和交规。这对他们来说很危险,也同样
关于日系家用车,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普遍都有柔弱的一面,印记最深的Tags无非与省油、安静、好开以及安全性差有关,但这并不能还原一辆真实而完整的日系车全貌。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人就已经在涡轮增压发动机领域小有建树。分水岭出现在1989年,日产在当时复活了停产达16年之久的GT-R车型,顺势推出了搭载RB26DETT发动机的R32型GT-R。将GT-R丢在城市里游车河似乎有些浪费和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