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和品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水平的分子标记技术能够提供便捷、准确、稳定的遗传标记。近年来,在小麦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定位目标基因以及鉴定外源染色体片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以及小麦麦谷蛋白、淀粉、硬度等品质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江苏省新课改已经进入第六年,新课标的理念正在深入我们一线物理教师的头脑和实践中。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做到有效呢?如何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些分析探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环节,课堂导入一般来说用时较短,但比较重要.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建立良好的师生间感情,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打开智慧的思维大门,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有效导入,成就高效